浅谈我校融合教育的实施困境及发展策略

2019-09-10 13:41:01黄琴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9期
关键词:随班教室班级

黄琴

我校作为一所兼有特殊学校和普通学校的综合型小学,具有实现融合教育的先天优势,故近年来我校引进“融合教育”理念,积极打造“平等、融合、共享”的精品小学。几年来在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做出了很多努力,如举行各种普特融合活动,建立资源教室,进行“随班就读”尝试等。但万事开头难,在身为本校一线教师的笔者看来,我校以随班就读为主的融合教育依旧面临着诸多困境,影响着融合教育的实施、推进。

一、我校融合教育的实施困境

(一)融合教育的相关理念缺乏

我国长期以来在特殊儿童教育方面实行的是隔离教育,即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分开在不同的学校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暴露了许多缺陷,例如隔绝了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的联系,不利于特殊儿童融入社会等。鉴于此,“融合教育”才被引入我国。融合教育不仅是教育方式的改变,还是教育理念的巨大转变。西方融合教育从人权和平等的角度强调接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教育要尊重个体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我们缺乏这方面的理念,通常我们帮助和救助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是基于同情,多数人缺乏权利意識,没有意识到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再加上普遍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教育现状,当面临特殊儿童在班级整体学业成绩和课堂教学中的负面影响时,不仅普通儿童及其家长甚至教师都容易产生排斥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心理。这也跟我校开展融合教育时间短有关系,大家对融合教育了解有限,心存疑虑和担忧。

(二)融合性环境建设不足

融合性校园环境建设包括物理环境建设和文化环境建设两个方面。在融合性文化环境方面,我校做了一些努力。在校园文化氛围上,在笔者看来,学校目前正在致力于为特殊学生创设一个更加接纳和包容的校园氛围,比如,多次通过学术讲座、教务会议等方式对我校教师进行融合教育理念传递,多次在学生之间开展普特融合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对象仅限于教师和普通学生,家长尤其是普通学生的家长被有意无意地忽略。

在融合性物理环境方面,我校虽设有资源教室,但使用率不高,且缺乏专业的资源教室教师常驻,而随班就读班级的教室环境调整更是尚未起步,更没有专门的适合特殊儿童的课本等。

二、我校融合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加大融合教育宣传力度,转变特殊教育理念

学校要利用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宣传融合教育理念,宣传不能只是理念的灌输,要采用让人信服的方式,让教师、学生及家长真正认识到融合教育的必要性和有益之处。第一,普及相关法律,增强权利意识。让大家充分认识到特殊儿童享有平等的权利。第二,引导优势视角,发现闪光之处。引导大家从优势视角来看待特殊儿童,残障只是个体部分机能的丧失并不影响个体其他部分机能的正常发挥,甚至某些特殊儿童在某些方面还具有超于常人的特殊能力。第三,拿出融合实绩,证明融合双赢。一切天花乱坠的口头宣传都没有实际成绩更有说服力。学校可以拿出真实的融合成绩向公众证明,融合教育不单单是对特殊学生的关照,也是对普通学生的同步提高,这是一场双赢。

(二)积极开展融合性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融合教育环境

学校要从物理环境建设和文化环境建设双管齐下。在文化环境建设方面,身为随班就读班级的班主任,笔者不止一次遭遇普通学生家长的质问,为什么要让特殊儿童“扰乱”课堂。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学校不能做好家长的工作,尤其是普通学生家长的工作,不能获得家长的认可和支持,那么我校的融合工作将举步维艰。接下来,学校无论是进行普特融合宣传还是开展普特融合活动都必须考虑学生家长,尤其是普校学生家长。在物理环境建设方面,要提高资源教室的使用率,设专业专职的资源教室教师常驻。而随着我校融合教育的发展、实力的增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援,一步步地对随班就读班级的教室环境进行调整,让特殊儿童拥有专门的适合特殊儿童的课本、教具等。相信通过不断努力,未来我校可以完成无障碍环境建设,让各种类型的特殊儿童在学校学习、生活无障碍。

(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对随班就读教师的支持

(1)调动各方资源,支持促进特殊儿童发展。充分利用本校的特殊学校教师资源,有规划地对普校教师进行专业性指导,同时学校还要注重当地康复、医学等专业人员的作用,积极争取多方机构和社区的支持,充分调动社区资源,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促进其发展。

(2)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先行军,大胆推动政策创新。我国“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决定了大部分的资源和权力掌握在政府手里,政府有能力也有责任做好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政府主导融合教育的相关福利政策,也可以对融合教育中特殊儿童的考核制度进行调控。这方面,笔者也有较赞同的假设,例如,让当地的随班就读教师与当地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享有同等待遇或者相对提高待遇,并在评先、评优、评职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政府制定一项政策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笔者认为学校可以作为先行军,在不违背国策的条件下,在本校进行政策创新。例如,将承担随班就读任务的普通教育教师工作量纳入教师岗位绩效考核指标;要么给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制定专门的考核标准进行内部考核,要么按普通考核得出的超低成绩不计入班级成绩、不计入教师绩效考核。有政策护航、支持,随班就读教师才能放开手,鼓足干劲促融合。

(3)由点到面开展随班就读,让更多普通教师加入随班就读教师行列。既然我校要致力打造融合教育精品小学,那就要逐渐加大融合教育发展投入,加大相关力度。一方面可以分担个别班级随班就读超额人员,更有利于特殊儿童的发展;另一方面让更多的普通教师亲身接触随班就读班级,才能形成整体的合作研讨氛围,而不是置身事外。就算一下子不能全部变成普特融合教师,随班就读的专业培养也应该面向全体教师,这样才能普遍提高教师的随班就读能力,有专业能力支持才能支持同事,同时也提前为成为随班就读教师做准备。当然一切还是要以学校的发展规划为准。另外,学校还要加强普校教师与特殊学校教师的交流合作,适当扩大特殊教育老师在随班就读中的管理权限,让其咨询或者指导作用明确化、制度化,尽力将合作、支持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随班教室班级
“313”教室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28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基于社会工作对随班就读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研究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积极利用数学实践活动 促进随班就读学生成长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8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14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我国随班就读政策演变与发展
——基于“渐进主义模式”的分析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