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如何在新课标指导下在一轮复习教学中培养学科素养,是高中历史教师思考并付诸实践的现实问题。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就提出了长时段的历史观,他认为只有借助长时段的观点,研究长时段的历史,才可以更好地把握整体历史,我们很有必要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引导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学习历史,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微观历史更加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更喜欢在细节中去认识和理解历史。“历史叙事是历史学与生俱来的基本形态,既是它的形式,也是它的内容……叙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是将人们对于世界的感知、人们的经历组织起来的一种模式”[1],高三复习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宏观构架,倘若能在构架的过程中做好历史叙事,学生会在“吸引”中对历史问题产生探索的欲望,进而拓宽知识的广度,加深认识的深度。
笔者对“新航路开辟与全球联系的建立”这一主题进行了课堂实践,新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2]本文将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尝试从生活出发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中回望历史,从长时段历史中展现历史事物的发展与联系,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和加强学科素养的培养。
一、源于现实生活的“小情境”——建立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我们总担心在复习课中情境的设置会冲淡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知,害怕情境会带来碎片化知识的学习,而笔者认为情境的设置非常重要,它能弥补高三复习课中死气沉沉的知识框架构建,高考题、模拟题的训练带来的无趣与不足,让学生在情境设置中体验学习历史的乐趣,甚至是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课堂设计中情境设置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此不一一赘述。此次一轮复习的导入,笔者采取的情境设置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思考,让学生在感知、体验的情境中带着问题开始本课的复习。上课伊始,笔者让学生品尝了爆米花,学生一边吃着爆米花一边思考着:“爆米花的原材料是玉米,玉米的原产地在中国吗?如果不是,为什么此时此刻,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吃着爆米花?”学生立即将所学的《新航路开辟》一课联系起来,回顾其时间及从物种交流的角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教师呈现地图,介绍玉米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线:玉米在15世纪中期,即中国明朝时传入我国,原产地在美洲。据学者研究认为,“玉米传入中国的途径分为海路和陆路。陆路又分为两条:一条由印度、缅甸入云南的西南路线,另一条经波斯、中亚到甘肃的西北线。海路则经东南沿海省份再传入到内地。”[3]教师在地图上用路线图标出玉米传入中国的三条路线。
用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现实与历史的联系,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笔者呈現地图的同时介绍了玉米传入中国的时间,意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为中国明朝时期历史与世界历史初步建立联系,能够为后来学生评价新航路开辟提供思路。再者,这部分本身也隐藏着教师对本课的价值定位:笔者希望能够从小切口切入,提醒学生学习历史应具有的价值关怀,关注现实中的事物与问题,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置于历史长河中的“小情境”——建立整体与发展的联系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学习目标应是理解新航路开辟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关注全球联系的发展史,认识并评价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区域、人类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一轮复习中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思维与方法,具备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因此,笔者设置“玉米的旅行”为情境,进一步呈现小玉米的发展与整体世界之间的关系,在这个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放眼世界,理解玉米这一物种通过新航路的传播,如何建立世界的联系。笔者呈现世界地图,展示并介绍玉米在全世界的传播路线:第一条是美洲大陆传到西班牙,然后沿地中海航线传播到意大利、希腊和土耳其,经此由比利牛斯山传入法国和德国,1562年玉米传入英国,其后由土耳其再传入罗马尼亚、波兰等一些东欧国家,大约在17世纪末传入俄国;第二条是突尼斯传入埃及、埃塞俄比亚、苏丹等国家,其后沿着贩卖黑奴的路线,传入南非许多国家;第三条是大约16世纪30年代,玉米通过陆路从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传入东亚,另一路通过东方航线传播至印度和东南亚各国。从时间和传播路线看,这正印证了新航路开辟的历程及其带来的部分影响。笔者还呈现新航路开辟的地图和时间坐标轴,让学生回顾并说出新航路开辟主要航海家的航行时间、开辟的航线与发现。
笔者希望用玉米传播图让学生对整体世界的联系有更加形象的认识,学生会发现在新航路开辟以后玉米开始了较为广泛的传播,而在传播过程中几个重要大洲大洋之间也早已建立了联系,如从美洲传到西欧之后,地中海航线,比利牛斯山脉的翻越,西欧到东欧的传播,都可以说明欧洲大陆很早就已建立了联系,第二条路线沿着黑奴贸易的路线进行传播,可以理解殖民扩张,奴隶贸易与新航路开辟如影随形,殖民扩张也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之一。玉米传播的第三条路线可以看出欧亚大陆之间的早期联系,也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新航路开辟后,欧洲、非洲和亚洲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新航路开辟的回顾是在短时间思维中对重大历史史实的掌握,对应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业质量的评价标准,笔者希望学生能够达到水平层次3,即能够把握新航路开辟的时间、空间联系,运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近代世界史、跨区域、跨国家的联系加以概括和说明,进而认识整个世界在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之后的重大发展。
笔者期待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玉米既是一种最低生存保障,又能提供社会商品,这正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玉米成为新移民的朋友,这正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玉米是整个殖民计划的战略物资,与奴隶贸易如影随形,这是殖民掠夺之路。实际上在20分钟的微课中笔者没有对玉米的旅行进行展开,课后觉得很遗憾。情境设置在这一部分应该更加深入与出彩,笔者应该呈现玉米在亚洲、非洲、欧洲的旅行故事,让情境更加丰满,在细节中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更深的层次。
三、基于高考试题的“小情境”——建立能力与素养的联系
本次微课展示的要求是要有当堂的纸笔训练,笔者选择了利用高考原题设置情境的方式。笔者设置了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做出评价:除了玉米的传播与交流之外,还有哪些物种在新航路开辟之后得以广泛交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呈现了2015年四川高考原题图: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新旧大陆之间的“交换”。在此追问: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笔者受到2018年全国二卷“中国大豆传播美洲”题目的启发,希望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接着,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新航路开辟除了带来了物种的大交流、疾病的传播,还有哪些影响?请学生按小组讨论,从多角度对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客观评价。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教师拓展提供更多的角度来认识和评价新航路开辟,让学生理解全球联系建立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提供的角度如下图:
对应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业评价,笔者希望学生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来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变化,在评述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时,尝试提出新的解释,能够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全面、客观地论述这一历史问题。实际上在准备这一课时,笔者查阅了大量有关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史料、材料、书籍和论文,收集到的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角度非常多,倘若在20分钟的课堂上呈现大量的史料会影响学生的当堂纸笔训练,史料的不足也会导致评价片面,因此最终选择了不使用任何史料,在学生现有的学历基础上进行讨论,得出评价和认识,教师进行补充与点拨。事实证明,在学历基础较好的学校,学生基本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这一历史做出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和认识。
本课教学纸笔训练部分教师主要利用了2018年全国卷1卷的42题。(关于《鲁宾逊漂流记》的小论文题不在此呈现)笔者原本的思路是通过这道高考原题进行情境设置,以学生所学的历史史实为依据,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以期待学生能够达到水平层次3、4的要求,能够史论结合,实事求是地论述历史问题,尝试从多角度多方面对历史事件加以评析,在正确的历史观、方法论的指导下对史实做出解释。然而,当天在进行到纸笔训练时时间已经不足,学生只是口头回答了对殖民扩张、三角贸易的评价。
最后,笔者呈现地图与时间轴,带领学生回顾15世纪前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直至全球化的广泛建立与发展。用长时段思维来审视新航路开辟,将其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考量,构建宏观历史在一轮复习中很有必要,让学生能够把握全球联系史中的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空间联系,运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较大范围的史实加以概述,能够选用恰当的时空尺度对新航路开辟进行分析、综合比较,认识其在世界发展史、全球联系史中的重要地位。
本课上完之后有很多遗憾,例如我将宏观搭建、情景设置和纸笔训练相对孤立,特别是在20分钟的微课中选择一道小论文的纸笔训练题实际上并不可取,在情景设置中去完成成文纸笔训练才更能够既节约时间又提高课堂效率。接下来的课堂教学,笔者想更加深入地去学习史学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更加深刻地去理解核心素养,理解水平分层,尝试着研究新教材、新课标,努力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堂的实践与尝试。
【注释】
[1]许兆昌:《深刻认识历史叙事的价值》,《人民日报》2018年10月15日第16版。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7页。
[3]穆祥桐:《玉米传入中国的历史》,《农民日报》2011年7月28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