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梅 李善同 许召元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差距经历了重大演變。基于现价人均GDP加权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和最大最小值之比,将区域差距演变划分为五个阶段:1978〜1990年的大幅缩小阶段、1991〜1996年的快速扩大阶段、1997〜2004年的缓慢扩大阶段、2005〜2014年的显著缩小阶段、2015年至今出现缓慢扩大现象的阶段。我国区域差距的演变主要受区域政策及全球经济状况、国家发展战略、宏观经济结构等的影响。区域政策的设计顺应了国内外经济形势,且控制好了设计的时间节点,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差距在缩小。
关键词:改革开放;区域差距;区域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19)04-0078-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由1978年的0.37万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90.03万亿元,人均GDP由1978年的383.89元增长到2018年的64 644元。与此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距明显。区域差距不仅关乎全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关乎社会稳定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因而成为决策者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一、相关文献综述
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区域差距的演变趋势,二是区域差距的影响因素。
就演变趋势而言,相关研究结论尚存在分歧。首先,对于改革开放前的区域差距,有人认为它呈缩小趋势,有人认为它呈扩大趋势,还有人认为由于数据缺乏区域差距的发展趋势难以确证。其次,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区域差距,学术界也有不同结论。魏后凯等认为1978〜1992年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在不断扩大;Li&Xu通过计算现价人均GDP加权和未加权基尼系数得出省际差距有所减小的结论;杨开忠运用人均GNP并采用加权变异系数研究省际差距,得出1978年以后差距缩小的结论;Li et al.运用人均GDP指标,研究得出我国省际差异减小。再次,对于20世纪90年代的区域差距,学术界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即区域差距扩大。宋德勇研究得出我国区域差距由1990年前的缩小趋势转变为1990年以后的扩大趋势;Li&Xu通过计算现价人均GDP加权和未加权基尼系数得出20世纪90年代我国省际差距扩大的结论;吴三忙、李善同采用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得出1990〜2003年区域差距呈扩大趋势;徐建华等认为1991〜2000年东中西部的差距呈缓慢扩大的趋势。最后,对于21世纪之后的区域差距,学术界比较一致地认为该阶段我国区域差距呈缩小趋势,如许召元和李善同采用人均GDP指标并运用基尼系数发现2004年之后我国区域差距出现缩小的迹象;吴三忙、李善同研究得出2003〜2008年区域差距呈缩小趋势。
在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大多数研究认为生产要素、经济环境、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等是区域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王小鲁、樊纲发现,区域间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差异以及制度和结构的差异等是造成区域差距的主要因素;彭文斌、刘有金认为,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差异是造成东中西部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许召元、李善同认为,地理位置、经济环境、受教育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市场经济体制等是区域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
可见,现有文献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统计指标、研究方法和时空尺度的不同。归纳来看,统计指标包括: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类发展指数。我国区域差距演变趋势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运用度量方法作描述性分析,常用的度量方法包括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等;另一种是利用计量模型作回归分析,判断经济增长是否收敛。在空间尺度上,现有文献研究了不同空间单元之间的差距,包括省际差距、县际差距、东中西和东北差距、南北差距、城乡差距。在时间尺度上,有的文献研究的是1952~2008年,有的研究的是1987〜2007年,总体上来看研究集中在1978〜2010年。
虽然有关我国区域差距问题的研究成果颇丰,但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分歧,且从研究的时间尺度来看,还没有文献全面地研究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差距问题。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差距的演变情况并分析其变化原因,对于构建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区域差距演变趋势及阶段划分
反映区域发展状况的指标很多,包括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类发展指数等。其中,人均GDP是最常用的反映区域发展状况的指标,它能够综合反映区域发展的水平,本文使用它来反映区域发展状况。度量不同区域人均GDP差异的方法(即区域差距测度指标;)也有多种,包括基尼系数(Gini)、泰尔指数(Theil)、变异系数(CV)、最大最小值之比和方差等。其中,基尼系数是最常用的指标;泰尔指数能够对区域差距进行分解;变异系数和最大最小值之比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区域差距的总体情况。本文使用人口加权基尼系数、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和最大最小值之比来度量区域差距的大小,并用泰尔指数将区域差距分解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之间的差距以及四大区域各自内部的差距(见表1)。
运用改革开放以来31个省份的现价人均GDP数据(數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计算全国整体的加权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和最大最小值之比。由图下页)可见,虽然三个指数反映的区域差距演变趋势局部稍有差异,但整体比较相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差距经历了重大演变,可以把这种演变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1978〜1990年的大幅缩小阶段、1991〜1996年的快速扩大阶段、1997~2004年的缓慢扩大阶段、2005〜2014年的显著缩小阶段、2015年至今出现缓慢扩大现象的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0年,我国现价人均GDP的区域差距大幅缩小。加权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24下降到1990年的0.21,加权变异系数从0.71下降到0.45,人均GDP最大最小值之比由14.76大幅下降至7.15。如图2所示,1978年,东部地区内部差距十分突出,是形成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内部差距逐渐缩小,对区域差距的贡献率由1978年的70.05%下降至1990年的44.36%(见表1),从而带动了全国整体区域差距的缩小。
第二阶段:1991〜1996年,我国现价人均GDP的区域差距快速扩大。加权基尼系数从1991年的0.22上升到1996年的0.24,加权变异系数从0.46上升到0.47,人均GDP最大最小值之比由7.3上升到9.32。此阶段差距逐渐扩大主要是区域间差距所致,且主要源于东部地区与其他三大区域间的差距扩大。1990年的区域间差距的贡献率为30.01%,次于东部地区内部差距贡献率。但到1993年,区域间差距的贡献率增长到37.53%,首次超过东部地区内部差距的贡献率,成为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到1996年更是达到42.65%。
第三阶段:1997〜2004年,我国现价人均GDP的区域差距缓慢扩大。加权基尼系数从1997年的0.24扩大到2004年的0.27,加权变异系数从0.48上升到0.59,人均GDP最大最小值之比由9.7上升到10.57。此阶段差距扩大主要还是区域间差距造成的,区域间差距贡献率从1996年的42.65%缓慢上升到2004年的44.86%。同时,东部地区内部差距贡献率也较大,在30%左右。
第四阶段:2005〜2014年,我国现价人均GDP的区域差距显著缩小。加权基尼系数从2005年的0.27缩小到2014年的0.20,加权变异系数从0.59下降到0.41,人均GDP最大最小值之比由10.7下降到4.32。西部地区内部差距的贡献率由2004年的17.20%升至2014年的29.83%,成为此阶段区域差距缩小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差距仍然是构成区域差距的重要部分,但2004年之后,区域间差距逐渐缩小,其对区域差距的贡献率由2004年的44.86%下降至2014年的26.59%。同时,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内部的差距也在缩小,这三者的缩小共同促使我国区域差距显著缩小。
第五阶段:2015年至今,中国现价人均GDP的区域差距出现缓慢扩大的现象。加权基尼系数从2015年的0.20扩大到2017年的0.21,加权变异系数从0.41微升到0.42,人均GDP最大最小值之比由2015年的4.1扩大到2017年的4.28。此阶段,区域间差距又开始扩大,再次成为区域差距缓慢扩大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更为突出的一个特征是各区域内部的分化,且主要是由于南北方经济增速差距的扩大所致。
三、我国区域差距演变的原因
这里大致按照表2的框架,从区域政策及其背景分析上述五个阶段区域差距形成和变化的原因。
(一)1978〜1990年区域差距大幅缩小的原因
1978年之前,东部地区内部的差距是造成我国区域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亚洲“四小龙”产业转移、改革开放、消费品工业蓬勃发展以及非均衡区域政策的共同作用下,1978年之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广东、浙江和福建等地迅速发展,经济增速远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上海、北京和天津等地,从而使东部沿海地区的内部差距逐渐缩小,进而使我国区域差距在1978〜1990年大幅缩小。
首先,亚洲“四小龙”产业转移为东部的广东和福建等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的省份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契机。“二战”后,亚洲“四小龙”抓住机遇,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承接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从而迅速实现经济腾飞。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瓶颈、境内市场狭小等使亚洲“四小龙”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上渐渐失去比较优势,进而促使这些产业向中国、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转移。在这次产业转移中,基于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广阔的市场优势等,福建和广东等地成为台湾传统产业转移的承接地,珠江三角洲则成为香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不仅如此,东南沿海地区的广东和福建等省份还吸引了美、日、欧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大规模投资,促进了出口,创造了大批就业岗位,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其次,改革开放为沿海部分省份的经济起飞铺路。1980年,中央批准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4个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等多方面先行先试、大胆尝试。经济特区的设立成效显著,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80〜1984年,深圳和珠海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8%和32%,远远高于全国10%的平均增长率,而厦门和汕头也分别达到了13%和9%。在成功经验的鼓舞下,1984年,我国开放大连和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并在城市中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多种形式的经济功能区;1985年,又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这些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在增加就业和出口、吸引外资和技术、利用现代管理方式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助力了沿海部分省份的经济起飞。
再次,我国由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向重视发展消费品工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推动了沿海部分省份的经济发展。为扭转消费品市场紧张的局面,改变长期以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不合理状况以及人民生活需要与消费品供给的不协调状态,我国开始调整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重,尤其是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轻工业的改革……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而在承接亚洲“四小龙”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沿海省份主要承接的是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工业。消费品工业在广东等地首先发展起来,拉动了经济增长。
最后,区域发展战略从均衡发展转向非均衡发展,既缩小了东部内部的差距,又缩小了东部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差距。1978年之前,以国家安全为目标,我国实施向“大三线”转移等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把大部分资源和项目安排到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沿海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在全国的占比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最低的年份不足30%。在这种战略作用之下,我国区域差距扩大。改革开放伊始,我国转而实施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在非均衡发展战略指导下,政策和资源都向东部地区倾斜,从而缩小了东部与其他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成为1978〜1990年我国区域差距大幅缩小的原因之一。
(二)1991〜1996年区域差距快速扩大的原因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东部大部分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且经济增速较高,相比而言,中西部大部分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速都较低,从而导致我国的区域差距扩大。
这背后除了1978〜1990年促进东部地区发展的各种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进一步提升了东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促使其快速发展。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强调坚定不移地推动对外开放。此后,基于自身比较优势,继续承接世界产业转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东部地区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由表3(下页)可见,1993年,东部地区的外商投资额相对于1992年增长了近3倍,1994〜1996年的平均增速达到了23.4%,从而获得了巨大推动力,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幅提高。同时,东部地区外商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在1992〜1996年达到了78.7%;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占比不足30%,經济增长则相对趋缓,收入水平也不如东部,与东部之间的区域差距拉大。
(三)1997-2004年区域差距缓慢扩大的原因
这一阶段,东部地区平均增速仍然快于其他地区,我国区域差距仍在扩大。但相对前两个阶段而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省份的经济增速相对放缓,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省份的经济增速相对提升,从而使区域差距扩大的速度有所缓和。缓和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我国更加注重公平,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缓和区域差距扩大趋势起到了重要作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1999年,我国决定从2000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很大程度上使四川、重庆、内蒙古、陕西、西藏等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提升,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缓和了区域差距扩大趋势。
二是亚洲金融危机间接地使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和外资下降,从而相对前两个阶段而言,东部经济增速相对放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打开国门,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生产、国际贸易当中,与外部世界形成了较紧密的经济联系。这虽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使自身更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虽然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且对外开放也走的是稳健的渐进式道路,从而避免了直接卷入这场危机之中,但难免也受到了一些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和外资下降两方面。一方面,东南亚国家由于市场萎缩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下降;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如,东南亚与日、韩是我国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危机之后,它们对外投资的能力和欲望下降,反而出台政策来吸引外资,造成我国吸收和利用外资下降。东部沿海地区是受危机间接影响的主要地区,因此经济增速相对之前放缓。
(四)2005〜2014年区域差距显著缩小的原因
1997~2004年,我国区域差距扩大速度放缓,但扩大的势头未能逆转。2004年之后,在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等的作用下,中西部和东北许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的经济增长较快,而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速放缓,从而使我国区域差距进入了缩小阶段。
首先,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作用凸显,同时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的作用也开始显现,区域间差距大幅缩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作用在此阶段进一步凸显,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促进了重化工业的发展。在东北振兴战略指引下,国家不断加大对东北地区的投入力度。2003〜2014年,各类财政转移支付累计达33 061.33亿元,国债、预算内建设资金和部门建设资金累计达10 638.1亿元,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使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分别净增1.2个、1.6个、1.1个百分点。中部崛起战略较好地促进了中部地区经济增长。2005〜2014年,中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GDP年均增长率为12.50%,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在三大战略的助推下,西部、中部、东北三个地区与东部之间的区域差距缩小。
其次,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距扩大。此阶段,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尤其是东部地区,其城镇化水平比中西部高出许多,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距扩大。东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使一大批中西部农村劳动力向东部城市跨区域流动。2012年,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吸纳的外来人口总规模相比2000年增长了两倍多,由1772万扩大到5322万。东部地区的常住人口数量增加,而中西部的常住人口数量减少,因此,中西部人均GDP相对提升,与东部的人均GDP差距缩小。
再次,在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和城镇化的带动下,各地都很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重化工业快速发展,推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之后,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上马,包括铁路、公路和机场的建设,以及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同时城镇化快速发展也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从而扩大了重化工业的需求,为拥有资源禀赋优势的中西部和东北的重化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进而促进了这三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因此,这三个地区与东部的区域间差距缩小。
最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东部地区经济增速相对放缓。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对外开放的机会更均等,中西部的对外开放逐步深化。一方面,中西部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增速稳步提升;另一方面,中西部对外贸易增长强劲,虽然对外贸易占全国的比重远不如东部,但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见图3)。改革开放以来,出口逐渐成为我国尤其是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东部经济发展也因此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更强。金融危机之后,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占全国的比重大幅下滑,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放缓,北京和上海成为全国人均GDP增速最低的省份,同时东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低于其他三个地区(见图4,下页)。
(五)2015年至今区域差距出现缓慢扩大现象的原因
2015年至今,我国区域差距依然主要源于区域间差距,但区域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和特征在于各区域内部的分化,且主要是由于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我国南北方经济增速差距的扩大所致。
一方面,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趋缓和我国国内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出现全国性的投资增速放缓。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趋缓。与此同时,我国整体进入工业化后期,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国内经济需要转型。在两方面的作用下,2009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资本形成增长率明显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由30.4%下降到2017年的7.2%,资本形成增长率由19.1%下降到2016年的6.3%。
另一方面,北方经济咼度依赖投资拉动的重化工业价值链,投资增速放缓使其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且难以恢复。受自然资源禀赋影响,北方形成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結构特征。在全国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时期,重化工业的发展确实带动了北方经济的较快增长,但也对生态环境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我国整体进入工业化后期,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能源、原材料等重化工业逐步进入增长的瓶颈期,以致北方经济转型压力较大,许多省份的工业和财政收入持续低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其中,东北三省、甘肃、山西、河北等增速下滑最为明显。以东北为例,此前四个阶段,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速一路飙升,尤其是2005〜2014年,其人均GDP增长率高达11.4%,但2015〜2017年跌落至4.2%,明显比以往发展阶段都低。同时,高度依赖投资拉动的重化工业价值链使得北方地区的经济缺乏韧性。因此,当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后,北方经济增速不仅大幅下滑,而且难以恢复。
总之,受全球经济放缓和国内经济转型等的影响,全国投资趋势性大幅减速,高度依赖投资拉动的重化工业价值链的北方经济缺乏韧性,从而经济增速明显下滑且难以恢复,进而使南北方经济增速的差距扩大。南北方经济增速差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使四大区域间的差距扩大,而更重要的是促使区域内部出现分化,从而导致我国的区域差距在此阶段出现缓慢扩大现象。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现价人均GDP加权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和最大最小值之比,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差距演变划分为五个阶段,并从区域政策及其三个背景因素——全球经济状况、国家发展战略、宏观经济结构对各阶段区域差距演变的成因进行了剖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差距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区域差距总体缩小。改革开放之前,东部地区内部差距十分突出,是形成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推行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实施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尤其是“两个大局”的提出,加快了东部地区对外开放,使得东部地区在承接亚洲“四小龙”产业转移中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东部地区内部差距逐渐缩小,对区域差距的贡献率由1978年的70.05%下降到1990年的44.36%,从而使得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区域差距大幅缩小。但也正是东部地区的这种快速发展,使我国区域差距从1990年开始长期处于扩大趋势。直到2004年之后,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等的作用下,非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速放缓,区域差距才逐步缩小。近年来,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和国内经济的转型,一些严重依赖投资的省份的经济增速明显下滑,从而使区域差距又出现了扩大的现象。但2017年的人口加权基尼系数、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和最大最小值之比都相对1978年下降了,分别从0.24下降到0.21,从0.71下降到0.42,从14.8下降到4.3,所以整体上我国的区域差距缩小了。
第二,区域政策的设计顺应了国内外经济形势,且控制好了设计的时间节点。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全球经济重心转移,尤其是亚洲“四小龙”产业转移,在国内重视发展消费品工业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我国适时地实施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东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助力了沿海部分省份的经济起飞。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突飞猛进的成就,以及区域差距的扩大,我国提出实施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战略,包括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在缩小区域差距上起到了直接作用。近年来,区域分化现象显现,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第三,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转化是影响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上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这个进程初期是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经济增速较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较慢,区域差距扩大。先富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再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这些地区凭借后发优势等实现经济高速发展,从而使区域差距缩小。
第四,政策导向是影响区域差距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区域经济的政策目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改革开放之初“效率优先”被较好地贯彻,政策和投资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兼顾公平”的实施较为缓慢,使中西部发展速度相对滞缓,区域差距扩大,并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转而强调“兼顾公平”,并保证其贯彻实施。在保持东部发展势头的前提下,政策和投资开始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从而使区域差距逐渐缩小。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区域差距缩小是区域政策等的综合作用结果。为了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必要遏制区域间人均GDP差距的扩大,使之保持在一定限度内。为此,应从如下方面着手:第一,推动传统重化工业价值链升级。现阶段我国区域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各区域内部的分化,且主要是由于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我国南北方经济增速差距的扩大所致,因此,要助推北方地区的经济转型,恢复其经济增长活力,就应推动原有重化工业价值链升级,同时构建新的价值链。第二,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成为全球组织生产的重要形式的背景下,对于现阶段和未來较长一段时间而言,区域政策的制定都需要考虑全球价值链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第三,延伸和拓展全球价值链的国内环节,构建国内价值链,从而推动国内区域价值链分工的协同升级,促进各区域协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利用成本优势和政策优惠,通过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集聚大量国外高级生产要素,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东部沿海地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优势某种程度上建立在压制中西部地区原材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应商地位的基础之上,这种分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西部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因此,抑制区域差异的扩大,既需要推动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又需要构建国内价值链,培育更多能够引领价值链分工的跨区域企业,促进我国不同区域在价值链分工中深度融合和协同升级。
参考文献
[1]RISKIN C.China’s Political Economy:The Quest for Development since 1949[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2]徐建华,鲁凤,苏方林,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1):57-68.
[3]LARDYNR.Economic Growth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M].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4]魏后凯,刘楷.我国地区差异变动趋势分析与预测[J].中国工业经济,1994(4):28-36.
[5]LI Shantong,XU Zhaoyuan.The Trend of Regional Income Disparit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ADB Institute Discussion Paper No.85,2008.
[6]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28-33.
[7]LI Shantong,FENG Jie,HOU Yongzhi.Ten major trends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J].China Development Review,2004,6(1):89-93.
[8]宋德勇.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状况[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3):15-18.
[9]吴三忙,李善同.中国区域差距的历史考察与演变新趋势:1952〜2008[J].宁夏社会科学,2010(2):23-30.
[10]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变化趋势[J].研究,2006(7):106-116.
[11]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济研究,2004(1):33-44.
[12]彭文斌,刘有金.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特征[J].经济地理,2010(4):574-578.
[13]李善同,侯永志,冯杰,等.我国地区差距的历史、现状和未来[J].改革,2004(5):5-18.
[14]徐现祥,陈小飞.经济特区;中国渐进改革开放的起点[J].世界经济文汇,2008(1):14-26.
[15]蔡之兵,张可云.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60年历程回顾(1953〜2013)[J].甘肃社会科学,2015(2):153-157.
[16]卫兴华,桑百川.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影响和对我国的启示[J].学术月刊,1999(1):18-23.
[17]杨天宇,荣雨菲.区域发展战略能促进经济增长吗——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10):88-99.
[18]徐林,范毅.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城市化[J].比较,2018(6).
[19]赵明亮,臧旭恒.国际贸易新动能塑造与全球价值链重构[J].改革,2018(7):14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