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医学研究论文,美国科学家描述了睡眠影响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斑块积聚)风险的机制。这一新发现表明,充足的睡眠和心血管健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此次,美国麻省总医院及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菲利普·斯维斯基及其同事,研究了长期睡眠片段化(睡眠中断或睡眠不足)对于易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基因改造小鼠的影响。研究团队报告称,长期睡眠片段化的小鼠比对照组小鼠更加焦虑,会产生更多的炎症细胞,并且会形成更大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小鼠的大腦外侧下丘脑区域产生的食欲肽(一种调节觉醒的神经肽)也较少。研究人员解释,食欲肽通过一种名为CSF1的信号传导蛋白,控制血细胞(包括免疫细胞)的生成。他们观察发现,在睡眠不足的小鼠体内,免疫细胞的生成增加,且动脉粥样硬化加速发展。他们认为这是由食欲肽减少和CSF1水平升高引起的。恢复这些小鼠的食欲肽水平,动脉粥样硬化便减少。下一步研究,是检验这些发现是否也存在于人类中。研究人员认为,不受干扰的睡眠,可以保持下丘脑适当释放食欲肽,并对心血管健康起到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