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需要“小火慢煨”

2019-09-10 07:22程香
关键词:三位数竖式小棒

程香

摘要:王东敏老师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系列课,似乎并没有什么泾渭分明的课时界限,有的只是从表内除法开始,到口算、笔算的复习结束;而过程中的每一节课总是基于上一节课学生遗留的问题,脱离了教材的编排限制,看似天马行空,实则收放自如:让学生说着说着就明白了,辨着辨着就掌握了,分着分着就会算了。学习真的是一个发乎心的过程,也许只有“小火慢煨”,数学的味道才能更加浓厚、深远。

关键词:数学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学生主体自然生成

一节课上完,竟然允许学生没学会!竟然允许个别学生暂时不完成作业!数学教学不是阶梯式前行的吗?学生这一节课没弄懂,下节课还怎么上?……带着对特级教师王东敏这些“稀奇古怪”理论的疑惑,一连几天我都走进了他《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系列课的课堂。

一、说着说着就明白了

【片段1】

师6÷2=,想到了哪一句口诀?

生“二三得六”,所以等于3。

师60÷2=?

生因为“二三得六”,所以等于30。

师60和6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也用“二三得六”这句口诀呢?

生把60就看成6。

师好一个目中无“0”!6个什么?

生6个十。

师600÷2=?想到了哪一句口诀?

生目中无“0”,看成6个百,还是想“二三得六”。

师20÷5=?

生“四五二十”,等于4。

师这时为什么就不能目中无“0”了呢?

生因为2除以5不够除。

师200÷5=?

生“四五二十”,等于40。

师这时目中又有1个“0”了,那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目中有“0”,什么时候该目中无“0”呢?

生如果目中无“0”,2÷5就不够除,所以目中要有1个“0”。

生200÷5看成20个十÷5等于4(20÷5)个十,也就是40。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这个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后续竖式计算的基础。对此,学生大多有一种朦胧的直觉,能借助乘法口诀直接找到计算结果,但欠缺对算理的解释。王老师把准了学生学习的起点,课堂上看起来只是随意的交谈,但却使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关键,就这样慢慢地渗入了学生的内心。好一个目中无“0”!

二、辨着辨着就掌握了

儿童的思维是活跃的,儿童的想法是新鲜的。关于竖式计算的规则,整节课中王老師都没有任何针对性的告知,有的只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是带着学生画小棒、分小棒,只是让学生去大胆尝试,只是不吝时间去一一板书学生各式各样的写法。从单根小棒开始分还是先分整捆小棒?是分一次还是分两次?从计算46÷2时的自由选择,到56÷2时8种原生态方法的辨析,学生每一次指出别人错误的同时也就是对竖式计算认识的一种提升。从个(低)位分起,发现剩下的1捆再分时没有办法记录;从十(高)位分起,不够时先拆再分,自然顺畅。根本无须老师强调,层层推进地交流,哪条路走得顺畅,学生已经心如明镜。有什么比思维“打架”后发自内心的认同更能让人激动和心情愉悦的呢?学生如此,教师又何尝不是?

三、分着分着就会算了

在学生的脑海里,竖式早已不是什么神秘的新知,只不过是整捆和单根小棒平均分的过程记录而已。每一步的除法计算,都有着分小棒的过程作为原理支撑:小棒每一次的平均分,也就是竖式书写的过程;竖式中每一步的书写,学生都能从小棒中找到原型。这哪里还是一般人眼中枯燥的计算教学啊?简直就要把小棒图刻到学生脑海里了。抽象的指导与说教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数形结合的思想运用似乎已至大音希声的境界,除法竖式的学习就这样在学生真实思想的交流碰撞下,一气呵成。

四、听着听着就有味了

王老师的这一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系列课,似乎并没有什么泾渭分明的课时界限,有的只是从表内除法开始,到口算、笔算的复习结束;而过程中的每一节课总是基于上一节课学生遗留的问题,脱离了教材的编排限制,看似天马行空,实则收放自如。

原先我一直以为“今日事今日毕”是一个好的、尽职尽责的数学教师的基本标准,所以这么多年的数学教学生涯,我不允许自己有丝毫的懈怠,准备好的教学内容就算拖堂、占课时也要完成;我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偷懒,当天作业过不了关,放学就别想跨出校门。我一直以为数学学习就是一个简单累加的过程,只有每天都会,若干个“会”相加才能等于最终学会。

现在我发现真的错了,错在所谓的“当堂目标”只是基于教材而不是基于学生,错在这样的课堂仍然是教师本位,忽视了学生的个体特点,错在急功近利……学习真的是一个发乎心的过程,也许只有“小火慢煨”,数学的味道才能更加浓厚、深远。

猜你喜欢
三位数竖式小棒
云朵装礼物——三位数
东东“闯关”记
巧移小棒
三位数密码
循理入法 以理驭法
关注教材文本中言语表达的“序”
乘除法竖式内容这样调整是合理的
弄脏的竖式
风车转转转
摆六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