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心理健康的话题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在群体意识中也愈加重要。以课堂情境的“此时此地”为契机,以元认知策略为有效“杠杆解”,提出可操作的干预方案,促进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促进其元认知理解,敦促学生自己制订具体计划并实施自我监控与评估,最终独立解决问题,推动学生的人格结构系统健康、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自我效能感;元认知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48-0048-03
【作者简介】邓晨,江苏省泰州实验学校(江苏泰州,225300)教师,二级教师。
一、研究背景
(一)理论基础
1.自我效能感。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1977年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班杜拉强调个体关于自我的认知在行为动机和个人信念层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包括影响个人判断和行為选择、影响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遇到难题时能否坚持挑战并完成等。自我效能感与个人良好习惯的维持、积极归因等关系密切,有助于维持心理健康,提升主观幸福感。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个体对自身应激能力的信念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如果个体认为自己可以有效控制应激事件和超负荷环境压力,便不会受其困扰,如此,个体可将身心调节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2.元认知和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1979年正式提出,指的是人们关于自己信息加工技能的知识,包括有关认知任务特性的知识、应对这些任务的策略以及与检测和自我调节认知活动有关的执行技能。“个体对自己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是元认知概念的重要内核,其探讨的是一种关于个体知道什么、怎么学习,同时帮助自己调控学习过程的能力。
元认知策略指个体为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而采取的管理步骤,具体包括:计划策略、选择注意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将元认知策略应用于学生对自己思维活动及心理过程的观察、监控和调节,有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二)实践意义
小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学生要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学习大量新知识和新技能。复杂的情况既为学生带来成长的契机,也带来不小的成长压力。当困境出现时,学生一时无力应对,消极的情绪、对自我的怀疑甚至否定会对学生的心理平衡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帮助学生建立积极自我效能感并学会提升自身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以高自我效能感为前提评估自己的能力及面对的情况时,可以得出更加客观的结论,能有效降低心理困扰的发生率。
自我效能感是对个体自信程度的描述,偏理论、抽象,而元认知概念则是关于个体自我认知的管理和调控。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持学生的心理系统稳定。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董奇等人通过对10~17岁儿童元认知发展的研究指出,在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能力发展非常迅速。这一时期,学生接受大量知识和学习任务,认知水平快速发展,对自我的认识也随之逐渐清晰,在合理引导下有能力达到自我觉察、把握自身所处环境和变化,实现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监控—调节过程,促进自我效能感的主动提升。
二、策略应用
(一)应用时机
美国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提出,“此时此地”是教育引导的最佳时机。在其著作《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中提到:“团体治疗中,同样一个刺激会引发不同的反应,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内部世界,同一个刺激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个体治疗也如此,治疗就像生活中的罗夏墨迹测验——病人把自己无意识的知觉、态度和意义投射在治疗中。”实际上,不仅心理治疗如此,教育也是一样,对于同样的情境,不同的人基于自己的经验和认知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也正是关注“此时此地”的重要意义所在。
“此时此地”并非强调某一时刻,“其工作并不总是非历史性的,因为它可能会涵盖任何在我与病人的关系中发生的事件。”同理,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关注具体的时刻,却不可局限于该时间点,而是抓住时机,在过程中及时干预。
课堂情境便是一个重要的“此时此地”。如课堂上让学生讨论有关“学业挫折”的应对方法,有学生给出了“跳楼”的回答。针对这一情境,教师可以和学生探讨:为什么会有人提出“轻生”的应对方法?提出者对此有何看法?给在场其他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其他人提出的方法有效性、可行性如何?如果他们遇到类似的事情,是否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渡过难关?许多问题在当时情境下生成,需在“此时此地”与学生探讨,做简单的分析评估,并以此为素材制订详细的元认知策略干预计划,指导学生以具体操作提升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
(二)具体方法
将元认知策略的“计划—监控—评估”融入日常策略训练,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自主能力。策略训练分为明示策略训练和融入式策略训练:明示策略训练是告知学生可使用的学习策略有哪些,区别在于告知的时间点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融入式策略训练则是将策略和任务融为一体,在过程中习得。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
1.元认知理解。
在心理课堂中适当渗透元认知知识和自我效能感的理念,引导学生觉察自身的潜在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在遇到难题时个体有力量应对且有多种选择,事情解决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拥有的内外资源及最终的选择。当这一理念进入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模式:办法总比问题多,自己还可以通过经验积累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2.制订具体计划。
以“挫折”主题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类列出个人未来可能遇到的挫折情境,包括:学习困难、人际矛盾、亲子关系、生活困扰及其他。学生先独立列出具体条目,再将自己遇到此类情境后的感受、认识、设想的具体应对方法等依次列出。然后以小组讨论与教师、家长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将计划进一步具体、完善。每人还需要制定阶段目标,如此前我不敢当众演讲,我的阶段目标是能站在讲台前面向观众讲话。学生可与小組成员约定,或与教师、家长约定,坚持执行计划内容,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抗挫能力。
3.实施自我监控、评估。
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完成,可以在师长和同学的协助下适当调整,但执行的主体一定是学生本人。
自我监控可以通过周期日记、事件反思、案例探讨等方式落实。监控的内容包括:问题情境出现前后分别以何种方式应对、行为是否符合计划要求、具体执行效果如何、计划本身是否完善、能否在执行过程中积极调整使之更有利于自己应对问题等。
评估则可分为阶段评估和整体评估。阶段评估可以短周期或具体小事例为标记;整体评估可采取长周期或重大事例为标记。主要评估内容是总结这段时间以来自己经历的各种事件;归纳自己在准备期间、应对时刻、事后反思等方面的情况;检查是否符合最初制订的计划,自己能否达到此前定下的阶段终极目标,查找原因、总结经验。
一个阶段完成后再制定新的阶段目标,确保新计划和目标比前一个阶段更上一个台阶。
4.培养独立应用能力。
学生通过对元认知的了解,发现自己有能力应对困难,遇到问题时不至于惊慌失措,基于对自己的了解,此时学生的“心理自助管理系统”便可自如运转。面对陌生情境时,鼓励学生积极评估、合理判断,引导其独立应对,成功的体验会强化自我效能感,促进积极归因,使其内心力量更强。
心理健康教育是积极的塑造,以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很多时候人们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对自身潜能的发掘,特别是在自我意识形成初期,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他人的干扰而影响对自我的信念。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寻找自我认同的意义,学会对自己的认知和行为进行积极赋义,以元认知策略为支点,支持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让积极、自信成为学生的心理常态,使其健康的人格系统稳定、持久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1999(1):39-43.
[2]李新宇,季皓洁,李伟健.国内外有关小学儿童元认知发展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进展,2015(4):20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