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诗人灵魂的“关键词”(评论)

2019-09-10 01:36吴作歆
作品 2019年6期
关键词:关键词组诗自卑

吴作歆

《关键词》(组诗)是陈会玲的一次冒险,是诗人裸露的内心与充满粘性的词语的一次博弈,也是有着强烈自省意识的诗人的一份精神履历。

早期记忆和生活模式提供了最本源的生存状态,这一状态一直影响着陈会玲的写作——比如致命的孤独和自卑:“五岁时我独自到河边汲水/坐在一块圆石上,看着水底的影子/蜡黄的脸蛋,腼腆的笑容/我有点喜欢她,又有点讨厌她。”这是一种纳西索斯式的略带自恋的孤独,这种孤独症候特征在很多诗人身上都有,比如屈原和海子。它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保持一定距离的疏远感和体验,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才能感觉到自由。但是陈会玲的孤独并不一定是消极的,其中有着强烈的对爱的渴望:“如果它有一双手,它一定会拥抱我”。可能是童年时贫穷而艰辛的农村生活,造成了陈会玲自身的自卑情结,她总是在退却和转移:“傍晚的落日把我逼回向南的屋子/或者登上一列绿皮火车,托腮看着窗外”“那张沾着墨水的脸,一再被岁月推远”;总是甘愿置身于“边缘”,“但我只想退到桉树林的那边/阳光照亮前面的枝叶,我与树荫在一起”,就如现实生活中的她,一贯地低调、谦逊。她通过诗歌,来挑战自己的孤独和自卑,并以此来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和对生命的超越,其中,人性的光芒始终不离不弃。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所说:“自卑感本身并非异常,它是人类处境得以改善的动力之源。”一个有强烈自省意识的诗人永远是自卑的,因为他对现实和自我永远都是不满的,他始终在追求一种理想的存在方式,而理想永远在别处。陈会玲的这种追求,是认真而执拗的,甚至因为追求而导致了“迷失”——“我沿着村子的道路寻找,道路泥濘,道路丢失了自己”。可以说,《关键词》(组诗)是其灵魂的自画像,它展现一位诗人隐秘的心灵角落,并以此来完成对生命的抗争和灵魂的探寻。

陈会玲又永远是冷静和超脱的,她朴素的语言和对词语的“冷处理”,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却是匠心独具,经常在平常的叙述和描写中,产生巨大的语言张力:“春风清柔,我有了和你一样的硬心肠”,“清柔”的春风和“硬心肠”这种强烈对比造成的撕裂,一下子就把感情的决绝呈现出来;“我吃了一块烙饼,接着又吃了一块……/直到双唇紧闭,无字可漏”,这种“错位”的手法而导致的巨大沉默;“七岁的女儿侧身让过同学,往后站了站/这是不是人生的隐喻?但她有着明媚的笑容”,这种从现实的叙述中突然“抽离”造成的意味深长的“彻悟”,都是她常用的手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陈会玲对语言良好的整合能力,她既能在平常处攫取诗意,把当下的生活状态入诗,又惯于细节的刻画、镜头的穿梭、片段的裁剪和空间的超越,同时善于利用语言与现实的紧张关系来强化诗歌的弹性。由此,她的诗歌也形成了客观叙述与陌生化交替、冷峻抒情与深度意象交错的多重性风格,在广东女诗人中,具有很强的异质性特征。

责编:郑小琼

猜你喜欢
关键词组诗自卑
可见光(组诗)
滋养组诗
饭后闲笔组诗
苍凉组诗
自卑的三个真相,你知道吗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关键词”
“关键词”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腰椎前凸不是病:掌握护腰“关键词”
自卑,本质上是自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