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用大事”

2019-09-10 07:22:44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常念梁氏风骨

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这正是世人如此敬慕梁氏一家的原因:国士风骨。在迭遭

巨变的20世纪之中国,这般风骨撑起了民族的存续

在梁启超的心中,国家占有非比寻常的分量。他曾说:“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退出政坛后的梁启超,晚年一直在天津寓所安心著书立说,潜心思考中国社会的走向。在这期间,他的家国情怀并未磨灭,而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传给自己的孩子们。满门俊杰的背后,是梁家感人至深、令人钦佩的家教家风。

1919年12月2日,梁启超在致梁思顺的书信中写道:“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

1927年2月16日,他在给孩子们的书信中写道:“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透过浓重的笔墨,梁启超把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人民强烈的责任感,灌注到子女的精神世界里。他所希望子女成为的,绝对不是那种旧式家庭的孝子贤孙,而是一个致力于奉献社会的“新民”:

谈人生:“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两年来所境较安适,而不知不识之间德业已日退,在我犹然,况于汝辈,今复还我忧患生涯,而心境之愉快视前此乃不啻天壤,此亦天之所以玉成汝辈也。”

谈立业:“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樣。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谈爱国:“我今日若还不理会政治,实在对不起国家,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国家生命民族生命总是永久的(比个人长的),我们总是做我们责任内的事,成效如何,自己能否看见,都不必管。”

……

从他写给子女们的400余封家书中,可以窥见梁氏家教的魅力。梁启超的家风与家教,往往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写给孩子们的每一封信,都透着平和、真挚和暖意,种种人生道理就这样在“润物细无声”的诉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纵观梁启超的一生,他就像一个辛勤的园丁,耕耘劳作,浇灌心血,最终结出丰硕果实,九个子女,个个成才,而且把梁氏家风与家教传给了一代又一代。

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大师们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无论时代怎样变迁,在中华文明的价值谱系中,家国情怀始终是一抹最亮眼的底色。这正是世人如此敬慕梁氏一家的原因:国士风骨。在迭遭巨变的20世纪之中国,这般风骨撑起了民族的存续;岁月已安稳,这风骨仍不曾离去,是真正值得我们仰望的星空。

(责编/袁栋梁 责校/陈小婷 来源/《中国家规》,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17年3月第1版)

猜你喜欢
常念梁氏风骨
赞半边天
当代作家(2024年2期)2024-06-17 17:20:17
你喜欢谁
研以一文章,读出千风骨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2
风骨傲然 英雄当时
华人时刊(2022年5期)2022-06-05 07:32:40
辽代定州梁氏兴盛原因研究
新生代(2019年3期)2019-11-14 09:13:35
为哥常念三月三
三月三(2018年2期)2018-08-22 08:54:08
为哥常念三月三
三月三(2018年2期)2018-08-22 08:54:08
美国梁氏文化交流基金会白内障复明项目已惠及百余名患者
华人时刊(2017年12期)2017-12-16 22:27:28
直言才见真风骨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2:02
改造国民性:梁氏译政治小说之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