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阅读之路,让阅读如影随形

2019-09-10 07:22林玉梅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阅读环境阅读方法

林玉梅

摘 要:“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于语文、于高考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阅读要从娃娃抓起。这里的阅读,多指阅读课外书。加大阅读量,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本文旨在探讨从学校层面来看,如何打造书香校园,引导小学生爱上阅读,使阅读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关键词:课外書阅读 阅读环境 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9-0112-02

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学好其他一切学科的基础。而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则需依赖于大量的课外阅读,有效阅读。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更有质量,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对此,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和阅读活动中,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浅谈如下几点。

1.创造良好的课外书阅读环境,爱上阅读

掌握一种技能,榜样带动是最佳的效果;学习一门语言,创造语境是最好的方法;培养一种习惯,营造氛围是最快的秘诀。阅读同样如此。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说:“人与书并不是先天互相吸引的,开始时,必须有媒介——父母、亲戚、邻居、老师或图书馆员,将书带到孩子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阅读的喜欢程度自然都是不一样的。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软件补给,鼓动人心

校园的全民阅读,指全体学生、全体老师以及全体学生背后的家长们都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鼓励学生阅读,不能只是空口白话,要让所有人都行动起来。

第一,家长陪读。制定一个计划,使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坚持阅读,每个阶段都能摘得到桃子。如“挑战21天阅读计划”,让家长陪同孩子每天阅读半小时,做摘抄笔记,写读书心得,21天不间断;接着是50天,100天,150天等,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奖励。

通过奖励,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增加了家长陪伴的时间,还促进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

第二,师生共读。拟定一份书单,顺应年龄特征,彰显个性,让各年级老师和学生共同阅读,经历“共读”“分享”“感悟”,拉近与老师的距离,在书海里碰撞出精彩的火花。把老师“拉下神坛”,让老师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共同交流分享,说出

对书中内容的看法和感受,看似疯狂,实则是对学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师生共读,让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与老师的竞争意识,阅读过程更用心,感悟更多更深。

在与老师的定期交流中,也从老师和同学身上学到更多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外阅读能力。

(2)硬件加强,书香沁人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硬件设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座充满书香的校园,它一定目之所及皆是书。或古朴或现代的学生专属图书馆,摆满了学生所需阅读所想阅读的书籍,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教室里的图书角,是本年级学生的必读书目,还有那布置得温馨舒适的阅读角,让人想在那儿安静地看上几个小时的书;走廊上、台阶拐角的地方,都有适合三三两两的小伙伴们遨游书海的长椅;还有那“长满书的大树”,用一本本书将校园里的大榕树也装点得如此具有书香诗韵。

让学生在书香中浸润着,使之自然而然地读书,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3)活动丰富,习惯阅读

尝到阅读的甜头,学生的阅读动力就能大大提高。为了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积极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随着《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节目的横空出世,阅读成为了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展开碎片式阅读,让阅读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是我们的追求。晨读古诗词,定期开展古诗词考级活动;午阅课外书,撰写读书心得,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上台展示;课间朗读经典,在校园朗读亭里,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经典片段……不管你喜欢哪一种阅读方式,总有一种适合你。

在浓郁的读书氛围包围下,阅读早已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引导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阅读

采用对的方法,事半功倍。阅读自然也是如此。引导学生正确阅读课外书,小到书目的选择,大到读整本书,牵着学生的手,亦步亦趋,让学生少走弯路,能有效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

(1)确定书目,有效阅读

学生进行有效阅读,首先就得依靠教师的推荐和引导。美国人类学家麦尔福德?E斯皮罗指出:“文化上的获得是始于童年期,而孩子们是从那些作为他们的‘重要他人’那儿获得文化的,这些‘重要他人’通常是父母或父母代理人。”教师自然是其中的“重要他人”。学生对教师自然是信赖的,所以教师的推荐必须是优秀的,而不是将网上截取下来的推荐书单如数发给学生,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所谓适合学生阅读,能帮助学生成长的优秀书目,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内容是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语言是通俗易懂又兼具艺术性的,价值观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具有一定启发性的。这样筛选出来的作品才能促进学生发展,才是有效阅读,否则就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2)思维导图,读进心里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扩散思维的展开。而思维导图笔记富有逻辑的架构,可以让我们很快看出内容的类别或因果关系。

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整本书阅读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阅读整本书,是对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前,先将书名、作者、主题等内容写在中心处,阅读作者简介,了解扉页内容;阅读过程中,边读边摘抄好词佳句,边读边写下批注和感受;阅读之后,从中心出发,借助在书上的批注、随笔像树状枝干一样发散出去,文章脉络便一目了然,人物性格也得以体现。再读时,更容易从书中找到新的知识,再补充进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式的阅读笔记,让思路变得更清晰,让书变得更薄,让学生的畏难情绪大减。

(3)直面名家,激荡心灵

名人效应不只对成人有效,对儿童一样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儿童文学作家从书中走来,与儿童面对面,这对儿童来说,是何等幸福,对他们的心灵是一次成功的洗礼,也是唤醒他们内心对文学的美好向往。

我们曾经邀请过香橼老师,厦门本土儿童文学作家。在见到她之前,许多学生都不是很了解她和她的作品。见面会之后,大部分学生纷纷到图书馆找出她的作品,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对创作也更有激情了。敬爱一个作家的最好方式,就是潜心阅读他的作品。这就是名人的魅力所在。不仅如此,学校郑重其事地召开“见面会”也功不可没。

趁机造势,是邀请作家来到校园之前的准备工作。大肆宣扬其作品,塑造作家形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探究想象作品背后的作家是什么样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达到积极阅读的目的。

接着,作家从书中走来,带来了她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思路,与学生分享创作历程,引起学生的共鸣。为学生创造“名人见面会”的问答环节,让学生代表与名家对话,交流感受,产生心灵的碰撞。

最后,作家亲自传授阅读与写作独家秘籍,更是成功征服了学生们的心。

这样,作家走出书本,也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阅读,又开启了一个新的征程。

3.结语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对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吕叔湘先生就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 爱上书,爱上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学会有效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综上所述,学校、教师、家长都应致力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学会阅读,让学生愉悦地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在阅读中得以充实,成为一个热爱阅读、会阅读的人。

参考文献

[1](美)吉姆·崔利斯著. 朗读手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9

[2]周益民著.童年爱上一本书——教师、父母如何伴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3]孙易新著.小学生思维导图学习法.笔记力[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

猜你喜欢
阅读环境阅读方法
高校图书馆阅览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试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方法的思考与研究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浅谈班级阅读环境的现状和改善策略
开展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