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帅
日前,省政府正式发布了《辽宁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标志着我省作为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正式开始启动新高考。要贯彻《实施方案》精神,适应高考改革,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高中教师如伺适应新高考带来的高中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
(一)“自上而下”的改革
本轮高考改革是由党中央国务院进行顶层设计,教育部具体组织各省市对标对表、分期分批进行实施的,因此“高考改革只能进,不能退”,这次改革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就是从“指挥棒”变为服务人才成长发展的“服务器”。
(二)“全方位”的改革
本轮改革涉及到教学、考试、招生、管理等各个环节,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层次,是一次全方位、立体式的改革。特别是本轮高考改革给高中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变化,促使高中教育必然要走上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高考综合改革对高中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必然会推动教育观、教师观、课程观、教与学的方式、学校管理模式以及学生评价方式的变革。
(三)“国家战略”层面的改革
这次改革是党中央确定的重大政治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的重大教育改革。
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教师,在改革的大趋势下,就需要充分理解和执行国家政策,让自己成为这次高考综合改革的推动者和践行者,以自己崇高的师德修养来完成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
那么,这次高考改革给高中教育教学带来哪些变化?
(一)课程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本轮高考综合改革是与高中课程改革同步进行的,因此,改革后各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是按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计的。一是保留原有学习科目,调整外语规划语种,由原来英、日、俄调整为英、日、俄、德、法和西班牙六个语种;二是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三是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四是合理确定各类课程学分比例。
(二)执行了新的学科课程标准
这次高考改革随着高中课改同步运行,除课程变化外,有一项重要变化就是执行新的学科课程标准。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一是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二是更新了教学内容,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新的课程标准更加引导教学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深度和广度,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命题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
(三)高中学科教学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是由于新旧课程标准的变化,学科教学体系也进行了调整;其次是基于新课程标编制的新版教科书内容的大面积调整;最后是教学要求是基于“核心素养”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四)高中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高考改革由于是增加学生自主“选科制”,所以教师的组织教学必然是采用“走班”教学组织形式。过去是“一案多班”,改革后可变为“一班多案”,即一个“行政班”变成几个“教学班”。
(五)学生学习方式会有重大改革
过去是在统一学业水平下的文理分班学习,改革后是在语、数、外统一高考下的学业水平分类选科学习。特别是由报考高校采用“专业+学校”模式,所以学生从高一入学开始就需要专业了解和人生规划的学习。
(六)对教师素养要求进一步提高
新的高考改革在过去仅强调教师的学科基本功,教学能力,教育水平和管理策略基础上还需要教师具备学生学业专业指导能力,生涯规划的指导能力,即进一步增强育人能力。
(一)进一步明确新高考改革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对2018年入学的高一年级来说面临“三新一旧”(新课程、新课标、新高考、旧教材)的调整时期的高中教育形势,只有精准地定位教师角色,才能促进和实现高中教育的改革目标,增强教师的综合素养,完成高考改革的基本任务。
1.教师在高考改革中要从“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品格引领者”
高考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高中课程与考试招生制度的高度衔接和统一,核心目标是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因此,教师必须从“知识灌输者”变为“人生引路人”,运用教育智慧挖掘知识的价值意义,带领学生探索知识的本真,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
2.教师在高考改革中要从“观念守旧者”转变为“时代创新者”
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已远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新高考改革要求的教学是以核心素养为中心,體现新课改精神,全面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符合时代发展的主题,符合教学内容和选科要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教学要让学生能耳目一新,从新颖生动、多元变化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在批判思想中自主辩识,自主选择,创新发展。
3.教师在高考改革中要从“重复劳动者”转变为“实践反思者”
教师几乎每天都要进行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不是演出前的彩排,需要教师进行思考和调整,总结教学得失教师就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从过去“重复劳动者”转变为“实践反思者”,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时代、新的课程、新的高考。
(二)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构建适应新课程改革及高考改革要求的教学策略体系
对教学内容研究即包括对学科课程标准的研究、对教材内容研究、对学科教学评价方式(学业质量标准)的研究。要认真研究与探索什么是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个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具有自身特点和学科特征的教学体系。
1.把“教案”变成“范本”
教案不仅仅是“教学方案”,更是“学习方案”。特别是在旧新教学调整时期,(用旧教材执行新课标),就要求教师的“教案”变成学习的“范本”。
2.建立自己的“知识评价体系”
教学调整既是知识体系的调整,又是能力要求的细化。优秀教师都有自己的“知识评价”手段与方式。高考改革的一大变化也是命题内容与方式的变化,目前还没有按新课标命制的试题。这就需要教师建立自己的“知识评价”方法。
3.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根本任务。除过去的三维知识目标体系外,还应加上专业引领与发展目标。这次课改与高考改革一项重大变化就是增加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教师都是学生人生发展与生涯规划教育的引导者,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导师”。因此课堂教学就要体现学生对学科及专业的认识,为学生科学选科创造条件。
我坚信,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省高考综合改革一定会实现既定的目标,全面提升我省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李迪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