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习作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 ”

2019-09-10 07:22顾焱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9期
关键词:活水爬山虎经历

顾焱

生活是习作的土壤,灵感的源头。基于“生活经历”的习作教学,应注重先经历体验,再写作表达,写真实的生活经历,反映真实的见闻和感受,从而使生活经历成为学生习作的不竭源头,为习作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彰显生命的活力。

一、观察生活,让习作素材丰盈

习作一直是学生学习中的“老大难”问题。在日常的习作中,学生常常会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观察生活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对于习作,观察是永不枯竭的源泉,观察生活,参加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可以获得最丰富、最真切的习作素材,激发最自然、最真实的情感表达。

那怎样才能让学生从司空见惯的生活经历中感悟出一点心动的东西来呢?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放大镜的眼睛,一颗显微镜的心,做生活的有心人,耐心引导,多多提醒,慢慢培养起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

比如写一种动物,如果学生养过宠物,平时又留意观察,就不至于言之无物。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动物的了解大多是从电视、书本中得来,与生活实际相对脱节。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观察机会,获取真实鲜活的一手素材,教师可以分几个层次展开:(1)全班一起养“萌宠”。比如养一只小乌龟,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小乌龟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并及时让学生记录观察所得,最终由观察日记连缀成一篇完整习作。(2)微视频展播——“我家的……”。鼓励学生亲自养一回小动物,坚持观察,反复观察,然后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特点拍成微视频,向全班同学介紹展示。学生观看时不仅要听清“小解说员”的讲解,更要仔细观察小动物的独特之处。(3)我和萌宠的小插曲。小主人讲解与动物之间的点滴故事,增添真实的生活情趣。

全班一起养“萌宠”,便于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坚持观察、及时记录、日积月累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建立习作框架。“微视频”展示小动物的独特之处,增加了生活色彩,拓宽了习作视野,让学生对小动物有了全新的认知,顺利推进习作。我和萌宠的小插曲,通过讲解小主人与小动物之间的情趣故事,凸显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情感主题。

当然,学生日常的生活多姿多彩,其中蕴含的写作素材也极为丰富。在具体引导时,教师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生活,坚持写观察日记。从日常生活入手,于细微处着眼,从而使学生的眼睛和大脑迅速敏锐起来,及时把生活中的点滴感受装进自己的“习作素材库”,逐步养成随时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其次,注重开辟第二课堂活动阵地。组织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如种植花草、饲养虫鱼、课本剧创编等,也可以走出校园,春游秋游、实地参观、参与公益活动等。在活动中,记录见闻和感受,交流所思和所得,这样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个个鲜活的习作素材,更是一串串真实的生活印记。最后,引导学生尝试参与各类社会调查。此类素材一般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而是引导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深入生活,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调查、分析,凸显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个性思考,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追求真实与实用。

二、体验生活,让习作情感真实

情感表达是学生习作的重要目标,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情感探索时,要观照学生情感基础和审美取向,贴近生活实际。小学生表达情感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教师不妨给学生创设一些灵动的创作机会。看图写话、观察展示、童话续写、诗歌大会、故事创编等,让学生在多种习作中凝聚情感,展示个性,这是生活化习作训练的重要追求。教师利用生活画面展开习作引导,自然能够点燃学生习作热情,增强其习作自信心,让习作的情感表达更真实、更饱满、更鲜活。

学生接触到的习作内容大多与生活经历有多重联系,在具体引导时,教师要从学生生活经历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如要求学生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把事情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为让学生能够找到切入点,教师先组织学生展开信息交互活动:仔细回想一下,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哪些事让你记忆犹新呢?在小组中讲述给大家听。学生打开丰富多彩的记忆闸门,开始思考。小组交流开始,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认真听取学生的讲述,适当点拨。当学生交流结束后,教师给出具体引导:这些鲜活的生活记忆都是非常可贵的写作素材,因为亲身经历过,自然有更深的情感体验。在习作时,要将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交代清楚,再现真实的场景,表达真实的情感。学生根据教师引导,结合生活经历进行习作,真实的情感便自然流露:因为满足愿望而开心,因为遇到不平而气愤,因为受到委屈而伤心,因为获得成功而激动……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生活经历,进行素材交流,给更多学生带来启迪,顺利搜索到值得一写的事件,而且能够呈现鲜明的情感元素,促使学生的习作更具生活的气息,情感的表达也更加饱满、真实。

三、实践生活,让习作立意独特

立意是选材的前提,在生活化习作主旨确定时,教师需要给出更多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操作途径。小学生习作立意意识大多比较淡薄,在习作点题时也显得比较生硬和牵强,很多学生只会简单地照应性点题,难以凸显个人的独特感受,提升习作的内涵品格。教师在引导学生确立习作主题时,不妨结合生活认知基础,通过生活实践展开体验和思考,让生活实践与习作内涵有机融合,形成鲜活的习作主旨。

一次,我带领学生去学校保健室测视力,无意中听到学生驻足议论墙上的爬山虎。时值初冬,绿叶凋零,只剩下满墙深褐色的枯茎。我意识到,这是非常宝贵的生活画面,要及时捕捉这稍纵即逝的习作灵感。于是,我分步引导学生建构习作框架,提炼习作主题。

(1)仔细找一找:带领学生一起寻找爬山虎的“脚”,并仔细观察这些“脚”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2)动脑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爬山虎究竟能爬多高,引导得出“楼有多高,爬山虎就能爬多高”“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结论。

(3)用心想一想:爬山虎为什么能爬这么高?畅谈自己独特的思考。

(4)立志比一比:看看爬山虎,再想想自己,你每天、每年又向上“爬”了多少米。

最后,学生落笔成文,一气呵成。有学生这样写道:“从爬山虎的种子扎根泥土的那一刻起,它的心中就萌生了一个信念,那就是向上,向上,再向上……因此,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大雪纷飞,它都朝着心中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向上,向上,再向上!”还有学生这样写道:“此时,一阵微风拂来,我睁开眼,再次抬头,仰望这满墙的小脚丫,忽然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颗小小的吸盘,朝着心中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向上,向上,再向上!”读着学生的习作,我不禁为他们独特的感悟喝彩、鼓掌。我想此时,在每个学生的心中,一定都播下了一颗向上的种子。本次习作的立意也显得独特而深刻。

真实的生活经历是学生习作根植的土壤,只有扎根生活,才能远离胡编乱造,才能摒除虚假浮夸,学生才能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才能写出真实的、独特的体验,表达出美好的、高尚的情感。当然,由于小学生生活认知基础还比较单薄,教师在具体引导时,需要从学生生活认知的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习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生活经历中习作,在体验感知中形成能力,在认知内化中成长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习作热情,让学生的习作从生活的土壤里,从平凡的微尘里,开出一朵朵花来。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活水爬山虎经历
金溪县:“金融活水”赋能乡村振兴
画与理
冰尜8级 经历风雨
爬山虎
观书有感(其一)
爬山虎
爬山虎
渠清源于活水
寻找思路源头 发现解题活水
经历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