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江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力是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策略、评价、鉴赏以及运用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其核心是高阶的思维力。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力,主要基于教材,关联阅读内容,拓宽阅读视野,保证阅读的“量”,并通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学习方式与练习活动,培养学生信息提取、意义理解、观点阐释、形成观点、表达创新等能力,达成阅读的“质”。在此过程中,教材是重要的“孵化器”。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既是学生阅读感悟的对象,也是其语言学习的凭借。因此,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并提供一些铺垫性资料,助推他们去学习、掌握、运用阅读策略,方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正确方式,也是发展学生阅读力的正确途径。
一、厘清:教学内容与文本内容的辩证关系
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做了明确的界定,强调它“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还应着力让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语文教材为阅读教学提供培养学生表达、交流、沟通能力的系列文字范式,承载着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用好教材,对于学生的成长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因而更需要我们智慧地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文本内容的辩证关系,让阅读教学更为丰满,更有价值。
1.教材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
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一篇篇按照一定主题进行组合的课文,恰是中外文化经典的荟萃,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文化内涵、思想认知,都堪称学生学习的典范。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离开教材这个阅读实践的平台,而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借口,在对文本内容稍稍疏通后就恣意发挥,让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沦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让文本的文化内涵、思想熏陶等诸多有价值的隐性资源白白流失。如《海伦·凯勒》一文,要让学生通过对小海伦失明失聪语句的学习感受她的绝望,通过她感受水的清凉和对应的单词学习体悟她从未有过的喜悦,通过不停地拼写单词且努力学习的句段发现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刻苦精神。重视这些文本资源的发掘,可以培养学生品悟语言的能力,激起思维的涌动,从内心去敬佩海伦·凯勒,从而有表达的冲动。如匆忙撇开课文,恣意引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课外阅读的快餐式点评,不断给海伦·凯勒贴上种种标签,或者大谈特谈还有哪些跟海伦·凯勒相似的名人,以概念式的宣讲代替学生的阅读自悟,长此以往,将会熄灭学生思维碰撞的智慧火花。
2.课堂教学是对文本内容的“文质”开掘
裴娣娜教授说:“现代教学,必须以文化的主体形态进入教学过程,即作为一种建构性与生成性的文化,承担起培养学生的生成与建构意识、能力及文化主体身份的使命。”以教材为“例子”,引导学生在教材语言文字平台上起舞,挖掘出“文质”兼备的言语材料,但又不唯教材是上,努力实现源于课文而高于课文、学习熏陶与个体感悟并重的阅读追求。根据学段要求对文本内容进行有选择的运用,促进学生去深度阅读、个性阅读,积淀文化基因,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厚、深刻、精彩。如《神奇的克隆》一文以高度概括而又平实生动的语言,科普了克隆的相关知识,但详细地了解克隆是什么、有什么好处、又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并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应当借助课文材料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学习文本深入浅出地介绍某一科技的方法,并通过想象练笔“假如我会克隆,我最想……”,树立学生服务人类、造福人类的意识和愿望。这样的语文课堂,文质兼备,才有浓浓的语文味,也才能切实地促进学生阅读力的发展。
二、追寻:阅读力基于阅读活动的形成机制
听、说、读、写是阅读教学最为基本的学习方式与活动形式。听和读是学习者学习时摄入信息的过程,好比是一个输入信息的过程,说和写则是经过学习者大脑中枢对摄入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判断推理等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后而作出的语言表达形式,好比是一个输出过程。可以用下图简单表现:
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处理好学习者听、说、读、写诸因素关系与组织好听、说、读、写的操练形式,对学生阅读力的形成很有意义。
1.听、说、读、写的差异影响阅读力形成的深度
小学生的文本阅读,往往关注于文本的情节内容,而对于阅读中碰到的生僻字词都会采用跳读的方式模糊掠过,更不会纠结于文本的表达特色。阅读教学的展开,应该从学生的阅读差异出发,通过设计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找到自身阅读的生长点,这样的教学“多了几分融通和圆润,少了几分生硬和机械”,很好地呵护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成全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如课文《二泉映月》,带给我们的有“二泉映月”这一景点的美,《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旋律美,以及瞎子阿炳命运坎坷之凄美,景色与命运催生优美旋律的原因,这首曲子在国内、国际的影响,等等。然而,读着课文,学生的感受会停留在对阿炳的深深同情上,而后会随着作者的结尾内容心生赞叹。这些都是粗浅的感受,我们要将学生引入课文意境,就要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如,为让学生感受到月光下二泉的景美,我们可以引导他们通过提取关键词逐个品悟的方法来阅读感悟,既积累了语言又活化了词语;旋律的跌宕起伏,则通过倾听和运用课文中语言适时评价的方式将语言学活,阿炳的坎坷命运,通过情境想象说话的方式去描摹(阿炳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你看: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出去卖艺,他 ;也许,是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阿炳 ;也许,在 ,阿炳 ;也许 ,在 ,阿炳……),以貼合学生的认知设计相应的阅读单,可以让他们的学习更真实,更扎实,更丰实。
2.听、说、读、写的形式制约阅读力表现的维度
现代教学理论倡导“为理解而教”。促进知识理解,关键要把握学科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这体现了学科本质的要求, 是深度学习的显著标志。阅读教学,当紧紧围绕课标对学段的具体要求进行导学设计,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发展,形成相应的阅读能力,既不随意降低标准,又不随意拔高。如《早》可以生发的语文能力培养目标有很多,词语上如理解“酿雪”“停云小憩”“八仙桌”“二十四番花信风”“子曰”“东风第一枝”以及悬挂梅花鹿画的寓意,辨析8个应知应会生字的音、形、义等,理解上如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表达情感等。根据第三学段课标“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等要求,我们就不能将本课的重点放在理解词语的指导上,而应根据课文表达的“珍惜时间、敢于争先”的思想,去发掘梅花和鲁迅的精神特点,在复述与交流中完成道德情操的熏陶、写作思路的迁移,学习按空间顺序写一处熟悉处所的方法。
三、探索:小学生阅读力提升的实施路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主任郝志军认为,学生阅读的成效,需要真正的阅读实践来支撑:“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活动催生着质量,课程内容蕴含着质量,课堂文化环境孕育着质量,教师应该充分调动一切合理方式和形式,聚合这些内在的质量因素,使之由潜在的质量变为外显的真正发挥效用的质量。”创设符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思维实际的阅读导学单,让阅读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一切拓展都为学生当前的理解、体验起助推作用,让一切交流、分享都能促进每一个个体的充分发展,这样的接地气的导学,方能彰显教材的“阅读例子”功能,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1.借助文本:唤醒学生生活经验,激活听、说、读、写的表现欲望
叶圣陶先生一直强调“不要把阅读课上成表达准备课”,王荣生教授也说:“不存在抽象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很具体的,和文章的体式有关。”重视阅读教学对课文文本的解读,努力建立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联系,在一步步唤醒学生相关的生活体验中对文本表达去陌生化,可以让学生更顺畅地走进课文,触摸作者跃动的脉搏,感知多种形式的表达,为自己今后的表达奠定基础。
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以整齐的排比句式,写出了园子里的“我”,还有那些动物、植物,都非常自由。学生读着这样的句子,总能不时会心一笑,或许,这些画面勾起了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回忆,或许他们也羡慕这种自由。然而,学生在初读课文时的这种感觉是模糊的,他们如看客般稳坐一旁看着热闹,却不知道作者萧红的写作门道。如果这时我们就让他们去仿写课文的句式,进行“祖父栽花,我就 ;祖父拔草,我就 ;祖父,我就 ;祖父,我就 ”这样的练习,然后形成统一意见“作者很任性,祖父很宽容,祖孙关系非常亲密”,就会将充满灵性的描写,抽象成概念式的陈述性知识,学生读过了就忘记了。如果我们将此描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联,去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在你的生活里,也曾有过这样的模仿秀吗?”这时,学生的感受就精彩纷呈了:“我妈妈常常在我生气的时候逗我,我撅起嘴巴,她也撅起嘴巴;我扭过脸去,她也凑上来扭着脸,我跺一下脚,她也跺一下脚。”“妹妹常常像跟屁虫似的跟着我,我写作业,她也从笔袋里抽出一支笔要往我本子上画;我读书,她也拿起书来,拿倒了也不管。”……思维成了表达的需要,表达成了思维的自由形式,思维活动与生活表达相映成趣,学生在双重快乐中理解了课文,阅读能力获得了提升。
2.消除隔阂:建构学生认知框架,助推言意共生的表达形式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承载着拓宽自我间接经验、开阔视野和学习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等诸多任务。教师作为学习的引领者,需要帮助学生减小当前认知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落差,带着学生走向理解不了、欣赏不到、感受不着的地方,由此触类旁通,彰显阅读力的力量,习得读懂这一类文章的方法,实现认知的超越。
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篇幅较长,对学生来说很难一下子抓住文本主要内容。教学时,就要帮助学生建构认知框架,将文本读薄。不妨这样引导初读:“儿童在慈爱的冰心奶奶眼里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学生通过阅读汇报将课文读短。而后,可将阅读分成“儿童是天使”“儿童是花儿”“儿童是春天”三个探究板块,依次让他们讨论交流冰心奶奶这样比喻的理由。在这样的导思中,学生不断深入文本,捕捉关键词句,从“成千盈百”“闹嚷嚷”“挤了出来”“飞涌”“一群接着一群”“小天使”读到孩子的活泼可爱;从“密密层层”“不留一点空隙”“喷花的飞泉”读到春光的饱满与烂漫,联想到孩子也如花儿、如春光般欢畅活泼、生命力旺盛,并一次又一次在充满爱意的朗读语气里,感受洋溢在字里行间的冰心奶奶发自内心的夸赞,每个人都从心里产生对儿童的新认识、对自己的新期待。学生在理解了原本不理解的、欣赏了原本没能欣赏的、感受到原本不深刻的阅读过程中,得言又得意,言意共生,阅读力有了提高。
3.思维漫溯:形成自我见解,畅达听、说、读、写的融通之境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力最核心的是思维力和表达力,培育学生的思维力,必须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之门,找到思维的切入点和方法,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才会强烈,精彩的自我见解才会生成,才有以思维为内核、以体验为过程的言语实践。确实,当我们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的阅读交流平台,他们的个性化阅读行为才能得以完成,阅读的多角度、有创意才有了活水之源。而且,他们在相近认知层面上的交流,宛如容易被接收的多方鲜活资源,他们的想法、看法、理解在这里互相碰撞、互相辨析、互相吸纳。认同的,大家相视一笑;不同的,大家唇枪舌剑,在争辩中再思、互补,最终达成新的统一。如此交流、讨论、分享,既是认识的过程,又是再学习、再完善、再提高的过程,课堂上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充分的张扬、发展,进入了阅读力表现的融通之境。
如《望月》向我们展示了江中月的朦胧美,诗中月的圣洁、清幽之美,心中月的浪漫想象美,如何让学生去感悟“月亮”这一亘古至今柔美、安詳、高贵的文学意象之美呢?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阅读自我想象月光下景色的模样,借助多媒体进行组合呈现,学生在文字、画面的交互刺激下,情思放飞,当画面拼图趋于完善后,我播放起贝多芬的《月光曲》,这样,月儿缓缓移动,江轮慢慢前行,学生的思绪不断放飞,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他们的个性感悟的倾诉,不断让人眼前一亮,且又不断激起其他学生新的感受。在充分交流分享之后,再让学生朗读这段文字,印象更加深刻。
在对诗部分,我则放手让学生在同桌间互扮角色进行素读。因为有了前面的画面铺垫,学生对每句诗的意境都能有所认知,对诗人的情感也会有所感触。因此,此处可以省略诗意的串讲,而是将时间节省出来让他们继续将月亮的诗对下去,以有趣的方式来促进经典的积累,积淀传统文化底蕴。
在对月亮有了深厚文化品悟之后,其高贵、圣洁、美满的文学形象已经逐渐渗入到每个学生心里。此时,他们对之前比作的大饼、圆盘、镜子都产生了不屑,认为这样的比喻缺少了月的神韵。在欣赏了小外甥比作“天的眼睛”的比喻之后,他们惊叹于小外甥的想象,并不甘服输地进行着自己的想象,试图超出课文。这时,我给予他们充分交流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在自我否定和同伴否定中发现不足,主动再思。不管他们给出的比喻如何,至少他们是在真正思考着、放飞着想象,情、意、志都在不断否定中得到强化。
经过编者精心遴选、编改、整合、重组的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载体,是我们借以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更是促进学生精神发育的营养材料。用“教材教”而不单单地“教教材”,将教材中适合学生能力、素养提高的文化基因放大,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力的根本保证。
【注:本文系江苏省第十二期教研课题“基于农诗文化课程的小学生阅读力提升研究”(2017JK12-L145)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