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佩晶
阅读能力是学习中要培养的能力之一。随着课改的深入,阅读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比较阅读教学是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方式,把比较阅读融入教学中,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喜欢阅读、懂得阅读。
一、不同阅读材料间的内容对比
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先要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字水平,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阅读教学目标,并选择适合现阶段学生水平的教材进行比较阅读教学。一开始,教师可以采用阅读难度和阅读题材都比较接近的文章进行对比分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让学生从中体会不同的感情色彩。
如《小松鼠找花生》和《小蝌蚪找妈妈》,由于这两篇文章的题材相近,都是叙述故事型文体且都在寻找某样东西,教师可以用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从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在探讨中让学生学习文章的叙事手法并体验其中的感情色彩,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又如老舍先生的文章《猫》,学生阅读后能感受到作者对猫的怜爱。而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养花》,学生通过阅读作者描写养花的过程,能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并由此收获人生启发。通过对两篇文章的对比阅读,加上对老舍先生生活的了解,可以发现老舍先生在生活中是一个富有情趣的人,即使经历了人生的一些挫折,依然对生活充满了激情。
二、阅读材料中语言文字的对比
阅读材料中的语言文字对比,也是在比较阅读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教师可以对同一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语言文字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更仔细地阅读文字内容,在文字中更深刻地体会到文章的内涵。
如《少年闰土》一文,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形象的语句,对比闰土形象前后的变化。之后再找出对作者情感描写的语句,对比分析不同阶段作者对闰土情感的变化,让学生从不同语言的描写中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不同感情,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又如,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对文中“一根火柴”和“一把火柴”進行比较,感受二者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经过探讨比较之后,学生会发现作者用“一把”一词突出了小女孩渴望把疼爱她的奶奶留住的心情,从而表现出小女孩最终极度失望之情,而用“一根”则无法表达小女孩内心那种绝望的感情。
三、不同作家之间阅读作品的对比
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不能仅限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阅读分析范围进行扩大,通过对不同写作风格的作家的作品进行阅读对比,让学生学会分析对比不同作家所使用的不同写作手法,分别表达出什么思想感情,形成什么样的写作风格。在这种方式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扩散,从单一变为多元,打破固有模式,提高阅读能力。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两篇文章,都是对某一地方的景物进行描写,却是属于不同风格作家的作品。两篇文章写法同为“总分总”,而前者是从海面、海底、海滩和岛上四个方位介绍西沙群岛的富饶,后者则是通过四季的景物描写表现小兴安岭的美丽。通过两者对比,学生了解了不同写作方法都能表达感情,而且能形成不同风格。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可通过不同材料的内容对比,同一材料中不同语言的对比以及不同风格作者的作品的对比,层层递进地进行对比分析,循序渐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对比分析的能力,以达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