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梅
我国拥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其中古典诗词就是博大灿烂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不仅积淀了民族精神的内核思想,还传承了民族精神的情感和文化,读起来或意境悠远,或气象万千,或令人动容,或情趣盎然……但当这些民族文化的经典进入教材,走进学生的视野时,却往往变得索然无趣,这就需要教师对当下的古诗词教学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审视,让古典诗词教学充满灵性。下面笔者以《江雪》这首诗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紧扣古典诗词的本质特点,构建情趣盎然、诗意浓郁的语文课堂。
一、依托主题,回归诗文,正确解读古诗的教学内容
我曾经聆听过一位骨干教师执教的《江雪》,执教者以诗词中“渔翁”为抓手架构教学。首先,在导入环节为学生讲述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在具体理解诗词大意时,执教者相机拓展了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中的“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和李颀《渔父歌》中的“白首何老人,蓑笠蔽其身”等相关诗句,让学生将三首诗统整起来进行理解,感受酒、歌、蓑笠已经成为了古典渔翁形象的标志,最后还补充了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词作,将关注的视野拓展到课外,使学生对渔翁形象的理解从自然层面上升为文化层面。古典诗词中描写渔翁形象的作品不在少数,借助于这首诗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将研究古诗中的渔翁形象作为一个主题展开阅读。
从表面上看,执教者的教学拓展多、容量大,也具有较强的思维深度,但细细考量就不难发现,这样的教学,诗词的文体意识被严重淡化,教学目标也相对模糊,已经严重脱离了文本,无论是借助渔翁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诵读不同诗人笔下的渔翁形象,亦或者是梳理故事作品中渔翁的文化意蕴,都使得整首诗的教学俨然成为了对“渔翁”的单独探究。其实,《江雪》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流传的佳作,在于其精妙而凝练的语言,在于其悠远而独到的意境,而这一切在教学中都没有得到根本性体现。上述案例中的教学就完全背离了文本的内在价值,毫无文体意识可言,将原本诗意盎然的古诗课上成了语文综合实践课。
鉴于此,《江雪》这首诗的教学目标就应该定位为多重诵读,品味诗词中独特的语言,并在想象画面的过程中体悟诗境,体会诗词的内在意境,感受诗人内在孤独而不屈的精神品质。为此,教学就应该回归诗词文本自身,让阅读教学回归到诗词的本源上来。
二、统整联系,回归诗性,深入开掘古诗的教学价值
后来,我在一次公开课活动中执教《江雪》,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1)准确、流利而有韵律地诵读古诗,相机理解“蓑笠”的意思;(2)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想象画面,读出诗词的内在意蕴;(3)出示历代著名画家围绕着柳宗元这首《江雪》所创作的“江雪图”,展开文图对照式的阅读,紧扣诗作对作品进行探究评析;(4)各自抒发情感,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阅读《江雪》这首诗所产出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5)指导学生实践练笔,紧扣诗作中“千山”“万径”“人踪灭”“寒江雪”等词语描写诗词展现的画面;(6)拓展补充背景,了解诗人创作这首诗时的心境,感受诗人孤傲而坚强的内心世界。
六个环节均相对独立,并对应解决1~2个核心知识点,彼此既独立又相互承接,构建出一个相对有机的整体。这样的教学得到了与会教师和专家的较高评价。但是,会后的研讨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教学环节相对密集,学生在慌乱仓促中如同赶场子一般,没有驻足欣赏诗词意境的空间,尤其是环节越多,教师之“教”就相对零散,导致学生的认知相对零散化、片面化。这样的意见令我醍醐灌顶,再细细考量还会发现,这六个环节也存在相对重复之处,第五环节中紧扣关键词描写画面再现的实践练笔,其实与前面的理解一脉相承,却被第三、四环节隔离开来,在质上也没有飞越,学生的认知还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和层次上,这就造成了教学的重复。最后关键的是,本课的教学过于关注在语言文字所描摹的画面上,而缺少对诗词情境的感知与体悟,即便后面的环节有所涉及,也相对孤立而草率。柳宗元为什么要在这冰天雪地里垂钓?他的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他究竟想通过这样的举动来表明什么?后续拓展的背景也都与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政治腐败相关,但与学生内在认知严重脱节,难以使学生形成认知性的共鸣。
鉴于此,就需要对之前设置的六个环节进行必要统整,将原本封闭、孤立的教学元素在重新整合之后最大程度地优化,最终形成三大核心板块。
第一板块——潜心吟诵,感知诗作的音韵和谐
1.正确诵读古诗,并学会合理停顿和扬抑,读出诗词节奏。
2.关注诗词的平仄和最后的韵脚,感知诗词的韵律感。
第二板块——据言想象,感知诗作的画面之美
1.紧扣关键词,在理解大意、想象画面的过程中,感受诗词的寒冷与寂静。
2.依据后两句中的“孤舟”“独钓”等关键词想象画面,感受诗人内心的孤独。
第三板块——直抵内心,感知诗作的文化之美
1.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你看到了这样一位在严冬中垂钓的老人,你有什么困惑想问问他吗?教师相机拓展创作背景,重点关注诗人被政敌排挤、被贬的坎坷经历。
2.组织讨论:诗人想借助垂钓的方式表达什么?
3.相机拓展诗词《别舍弟宗一》,从而丰富学生对诗人柳宗元的认知。
三、凸显内核,回归文化,精准折射故事的文化内涵
在当下古诗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意识:精细研读一首诗,然后再拓展一首诗或者一组诗,借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但关键在于,拓展的诗词该如何选择?拓展板块的教学目标该如何研制?在教学这首《江雪》时,由于整体设计的着眼点已经发生了变化,其拓展的内容也会随之而变化。
以整合后形成的三大板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展开这样的拓展教学。首先,向学生简介古诗创作的背景:柳宗元在永州时就已经被贬十年,重新回到长安,但因为看不惯那些逢迎拍马的做法,被贬到了更远的柳州。今天我们学习了他的这首《江雪》,可以再来读读他的另一首诗作《别舍弟宗一》:“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教师紧扣注释解释诗词的基本大意,聚焦于诗中的数字,组织学生思考:你此刻想到了什么?借此感受诗人被贬时路途之遥远,命运之坎坷。紧接着,教师相机扩展古诗情境:在这漫长的12年里,柳宗元的母亲、妻子和女儿相继离开人世;在这漫长的12年里,他励精图治,废除了当地众多不合理的旧制度;在这漫长的12年里,他带领着当地的老百姓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让百姓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一首被贬永州的《江雪》,一段柳州的离别,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屈不挠、坚强孤傲的柳宗元,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在漫长的岁月里,依然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从文化背景的角度来看,《江雪》不是一首纯粹描写自然之景的诗词,其中恶劣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了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的代表。在如此严寒的季节里,柳宗元毅然决然地出门钓鱼,不仅是在磨砺自己的意志,更是在向政敌宣告自己的态度,让暴风雪来得更猛烈些吧!因此,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中国文人独有的傲骨与坚韧,这也是《江雪》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的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板块中拓展的《别舍弟宗一》这首诗与《江雪》同作者同主题,正好切中教学的目标需求。
古诗教学只有重新回归诗文、回归诗性、回归到丰富的文化中,才能让学生感受诗词中的画面之美、音韵之美和精神之美,最终摆脱传统教学中机械生硬、支离破碎的课堂结构,守住古诗教学的灵性,开启属于学生内在意识状态下的一段诗意的旅程。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
責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