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的科学思维

2019-09-10 07:22谢卓芝
邓小平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扶贫开发科学思维新时代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扶贫开发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思想深邃、战略高远的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内蕴着三个层面的科学思维方法:在顶层设计维度体现为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在规范要求维度体现为人民中心思维、党建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在具体实践维度体现为创新思维、精准思维、务实思维、合作思维。对这些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归纳总结,并在实践中充分掌握和运用这些科学思维方法,对于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科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9)01-0076-11

〔基金项目〕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地区精准扶贫模式创新与实践路径研究"(2015YZD14)

〔作者〕 谢卓芝,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4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扶贫开发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和新论断,形成了系统完整、实践有效的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对这一战略所内蕴的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条分缕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其精神实质和本质意涵,在实践中更准确地贯彻这一战略,助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顶层设计维度中的科学思维

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的科学思维在宏观思考层面集中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善于以战略思维把全局、思长远、抓根本;注重用系统思维把握扶贫开发系统内部之间的互相耦合以及與外部系统的相互关联;坚持以辩证思维谋划、开展扶贫开发工作。

(一)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就是高瞻远瞩,能够从宏观整体、长远发展和根本性上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正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扶贫开发工作置于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执政基础""人民群众满意度"以及"国际社会认可度"的战略高度,以此为引领擘画出一整套运行有效的战略布局,充分彰显出高远的战略思维。具体来说,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的战略思维主要体现在能够从运筹全局、谋划长远和立足根本三个向度推进脱贫攻坚战。

从运筹全局来看,习近平作出了扶贫开发是"两个重中之重"的具体战略定位;明确提出了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战略目标;以精准扶贫、内源扶贫、绿色扶贫、合力扶贫作为战略内核;将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作为战略重点;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引入激励机制、加强考核督查作为战略保障。曾维伦、谢卓芝:《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红旗文稿》2018年第6期。通过这一系列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为扶贫开发工作谋篇布局。

从谋划长远来看,习近平从三个方面作出了增强扶贫开发成果长效性的战略举措:一是"扶贫先扶志"《习近平扶贫新论断: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和精准扶贫》,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103/c1001-28006150.html。。即把扶贫同扶志结合起来,改造精神贫困和意识贫困,消除"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小康送上门"的消极思想,增强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避免陷入"一扶就富,一走就穷"的窘境。二是"扶贫必扶智"《习近平扶贫新论断: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和精准扶贫》,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103/c1001-28006150.html。。着力增强贫困主体的自身能力素质,避免产生贫困现象的长期延滞和代际传递。三是落实"健康扶贫政策"《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人民日报》2017年2月23日。。必须补上贫困地区医疗服务"短板",力阻"病根"变"穷根",充分预计和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

从立足根本来看,习近平强调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习近平论扶贫工作--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党建》2015年第12期。。2013年11月,他在同菏泽市及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时强调,抓扶贫开发,必须"紧紧扭住发展这个促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第一要务",立足贫困地区的自然禀赋、区位优势等,"因地制宜找准发展路子"。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29-30页。2015年1月,在云南考察时他再次指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习近平谈扶贫》,《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9月1日。可以看出,习近平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7日。。

(二)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是指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出发、从系统与外界的联系出发观察和思考事物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存在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任何工作时都必须坚持系统观点、树立系统思维,从事物的内在联系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项十分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更是如此。习近平在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过程中就十分注重其系统性,注重从扶贫开发与外界系统的联系以及扶贫开发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上来开展工作。

首先,在扶贫开发与外界系统联系上,他指出必须"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不能将扶贫工作孤立起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5年12月8日。

其次,在扶贫方式的内在联系上,必须多种举措同时进行,加强多种扶贫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非此即彼地看待这些不同的扶贫方式,将它们人为地隔离开来。

再次,在扶贫工作机制的互相关联上,他提出要"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84页。,做到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协调运转、协同发力。

最后,在扶贫力量的有机结合上,不能单兵突进,必须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 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人民日报》2015年6月20日。也就是说,要更为注重"多方力量"之间的协同发力以及"多种举措"之间的相得益彰,有效发挥各要素之间分工合作的系统效应。

(三)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的核心要义就是承认矛盾、善于从矛盾分析法看问题、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解决矛盾。它坚持"一分为二"看问题,既看到积极有利的一面,又看到消极因素的一面;坚持用"两点论、重点论"处理问题,既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又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十个指头弹钢琴"。这种辩证思维在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中有着十分鲜明的体现。

一是坚持"一分为二"看扶贫目标的实现。习近平多次强调:"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年,第220页。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性、紧迫性,因为"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但与此同时,他又指出,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我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带领贫困群众共同奔小康。

二是在扶贫战略上既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一方面,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抓重点、解难点、把握着力点。2017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扶贫问题"进行了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会上提出:"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区域攻坚的重点。"《习近平论扶贫工作--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党建》2015年第12期。2017年6月,他在山西调研时还专门召开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87页。。另一方面,习近平又从"两点论"着眼扶贫问题,强调要"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83页。。也就是说,抓扶贫开发不能只抓重点不及其余,而应该统筹推进,实现全面脱贫。

二、规范要求维度中的科学思维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范要求是扶贫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设立科学、合理的规范要求,才能保证扶贫开发工作在贯彻过程中不走偏、不变味,沿着正确轨道有条不紊顺利推进。习近平在对扶贫开发的规范要求方面有着诸多论述,蕴含着深刻的人民中心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务实思维。

(一)人民中心思维

人民中心思维要求在分析问题、制定决策、处理工作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展工作,以人民群众为"时代考卷"的评阅人。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坚持以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出发点、以人民主体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和以人民的评价作为脱贫成效的检验尺度,体现着鲜明的人民中心思维。

一是坚持以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出发点。习近平上任总书记不久,就前往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他谈道,"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把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 把党和政府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人民日报》2012年12月31日。,这是由我们党的宗旨所内在决定的。2015年11月,他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因此,"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 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9日。

二是坚持以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外部的帮扶固然重要,但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在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谈道:"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 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9日。就是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这可谓抓住了问题的要害。2017年6月,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他对"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又作出了"四个注重"的概括说明:"要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90页。

三是坚持以人民的评价作为脱贫成效的检验尺度。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扶贫的实际成效如何,官方的数据公布只是一个参考因素,最终要看的是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如果只是官方宣布成绩显著,而人们群众并不认可、不买賬,那就是没有打赢脱贫攻坚战,或者说没有打好脱贫攻坚战。正是因为此,习近平在2017年6月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和2018年3月听取2017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时都反复强调,要"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听取2017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汇报》,《人民日报》2018年3月31日。。

(二)党建思维

党建思维即善于以党建引领一切工作,发挥党统率全局、领导各方的作用。任何一个集体都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否则就会造成软弱涣散、混乱不堪的局面,什么事情也办不好、干不成。诚如邓小平所言,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和现实也充分昭示: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担当起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习近平在谈到扶贫开发时亦十分注重党建思维的运用,多次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25页。,并具体阐明了加强和改善党对脱贫攻坚工作领导的实践进路。

一是要强化党政一把手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负总责的领导责任。2015年6月,习近平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强调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要"切实落实领导责任",真正落实好"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 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人民日报》2015年6月20日。2018年2月,他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将"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 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人民日报》2018年2月15日。作为一条重要的经验加以强调。

二是要加强党在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中的组织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扶贫开发实践的需要,决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由国务院副总理担任;各地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则由地方党政一把手兼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就进一步从组织上提升了党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

三是要发挥村级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要想脱贫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2015年6月,习近平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 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人民日报》2015年6月2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他又指出,要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人民日报》2017年2月23日。。

(三)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就是确立一条必须达到的、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不可退让的要求,立足这一最低要求,争取最好结果。诚如习近平所言,"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做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底线思维 应对复杂形势的科学方法》,《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2月13日。,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牢牢把握主动权。

扶贫脱贫是一场输不起的攻坚战,必须具备清醒的底线思维,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和边界意识。

一方面,要树立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缺乏忧患意识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动力不足就不能掌握主动权。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有效解决,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11页。。尤其是脱贫攻坚越往后,剩下的都是脱贫难度大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并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故此,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

另一方面,要树立边界意识。边界意识就是要守住底线,底线失守意味着满盘皆输。守住脱贫攻坚战的底线既要从脱贫的量上严格要求,也要从脱贫的质上严格规定。从脱贫量上来说,守住底线就是要保证每个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84页。从脱贫质上来说,守住底线就是要保证贫困群众最基本的生活。2013年11月,他在同菏泽市及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时指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不能忽视"包括就业、教育、医疗、文化、住房在内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这实际上是"一张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习近平论扶贫工作--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党建》2015年第12期。离开了这项基本保障,就守不住底线。

(四)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要求以法治理念为基础,运用法律规范、条例规定,通过法治方式处理事务和推进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法治的认识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培育全社会法治意识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向纵深阶段。

从政策导向来看,必须在扶贫政策中导入法治理念。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扶贫开发法治建设"的现实课题,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推进扶贫"规划编制、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5年12月8日。此外,还应尽快完善扶贫开发法律法规,抓紧制定扶贫开发条例。

从具体实践来看,必须在扶贫实践中践行法治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落实脱贫攻坚决策部署,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条例、办法等。比如,2016年4月,中组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关于脱贫攻坚期内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的通知》,规定"贫困县党政正职在完成脱贫任务前原则上不得调离"《中央组织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脱贫攻坚期内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的通知》,http://www.cpad.gov.cn/art/2016/4/25/art-1744-95.html。。同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廳、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这实际上就是以法治思维推动扶贫攻坚责任的生动实践。此外,据《法制日报》记者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有广东、广西、湖北、福建、河北、青海等18个省份出台了地方性扶贫开发条例。《扶贫开发法治建设须加速推进》,http://www.legalinfo.gov.cn/index/content/2017-11/07/content-7379760.htm?node=66689。

通过在政策导向层面引入法治理念和在具体实践层面践行法治方式,使扶贫工作纳入法治轨道,从而逐步实现扶贫工作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三、具体实践维度中的科学思维

有了宏观的顶层设计和科学的规范要求,最后就要落脚于具体的扶贫开发实践。在实践层面,习近平运用创新思维激活扶贫的动力机制、利用精准思维明确扶贫靶向、发挥党建思维的核心领导作用、倡导合作思维实现扶贫领域的合作共赢,为扶贫开发的实践进路指明了方向。

(一)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要求我们敢于打破常规、突破陈规;善于推陈出新、守正出新,勇于革故鼎新、开拓创新。要求我们冲破固有思维定式,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当今世界是一个创新主导的世界,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一个创新能力不强的党、国家和民族不可能走在时代前列。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牢固树立创新的发展理念,让各方面的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具体到扶贫开发领域,就是要做到体制机制、模式手段以及思路办法的创新。

关于推进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当前,我国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存在着诸多弊端,比如对贫困地区的政绩考核主要还是偏重于GDP,这样就导致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更热衷于搞那些能快速拉动经济增长的项目,而对扶贫开发工作则停留在"口头上"。对此,习近平提出,要通过改革创新贫困地区干部考核机制,"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中共云南省委:《让贫困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求是》2015年第7期。,从而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将工作重点转到脱贫攻坚上来。

关于推进扶贫开发模式和手段创新。扶贫开发没有"万能模式",一副药不能包治百病。必须结合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断探索一系列扶贫的新模式。谢撼澜、谢卓芝:《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研究》,《探索》2017年第5期。2015年11月,他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86页。在这一要求下,扶贫开发的模式和手段创新迈出了重要步伐,生态保护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健康扶贫、IPO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一系列新的扶贫方式竞相涌现。

关于推进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创新。2015年11月,习近平指出,要"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按期完成任务"《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15页。。这主要是基于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攻克最后堡垒阶段,时间紧、任务重,继续停留于"老思路"和"老办法"显然不能适应当前形势。

(二)精准思维

精准思维的基本特征就是精细、准确、高效,它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排斥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地推进工作,要求有的放矢、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培养精准思维,不能满足于一般化、大呼隆开展工作。《习近平强调的思维方法》,《学习时报》2014年9月1日。精准思维成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色。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习近平对精准思维的运用尤为重视。

从纵向来看,精准扶贫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的全过程。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概念。《精准扶贫》,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906/c413700-29519521.html。2015年10月,他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向国际友人介绍说,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7日。2015年12月,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实施精准帮扶,对那些具有特殊困难的特定人群进行针对性帮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2日。2016年1月,习近平在重庆调研时强调,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习近平谈扶贫》,《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9月1日。。2017年6月,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区域发展必须围绕精准扶贫发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89页。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全国各地的扶贫调研途中,还是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不管是在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扶贫工作要求上,还是在对国际社会的扶贫经验交流介绍中,习近平都一以贯之地强调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从横向来看,精准扶贫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的各方面。2015年6月,他在贵州遵义调研时强调:"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 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人民日报》2015年6月20日。随后,他系统地提出了"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7日。。也就是说,从扶持对象到扶贫项目安排,从扶贫资金使用到扶贫措施选择,从因村派人到脱贫成效测度,这整个过程都要运用精准思维。

(三)务实思维

务实思维强调注重现实、坚持从实际出发看问题、崇尚实干精神、反对空谈和空想、讲究实際成效。中国文化历来就推崇务实精神,正如古人所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出自汉·王符《潜夫论·叙录》。意思是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实际上,这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亦有着高度的契合之处。

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中多次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体现出鲜明的务实思维。在扶贫开发问题上,其务实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在推进扶贫开发过程中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2013年11月,他在湘西考察时就指出:"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习近平论扶贫工作--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党建》2015年第12期。就是要根据每个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相应的扶贫工作思路。

二是强调要有落实机制。推进脱贫攻坚,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5年12月8日。通过责任落实机制,使扶贫开发工作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因为如果责任得不到落实,再好的脱贫规划和战略也只能是空想。

三是强调要有实际成效。务实归根结底要体现在结果上,靠做表面文章、建形象工程、搞形式主义,不可能实现真脱贫。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年,第220页。2017年6月,他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决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92页。接着,他提出要做到"三个必须":"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92页。

从扶贫的起点到扶贫的过程,再到脱贫的成效,习近平从来都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严格"落实责任",关注"脱贫实际成效"。可以说,"务实"已经成为深植于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的内在基因。

(四)合作思维

合作思维指的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的、争取更好的结果,而采取互助、协作、联合的思维方式。中国历来就崇尚"和合"文化,其中的"合",即有合作共赢之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厦门会晤、G20杭州峰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以及出国访问等多个场合数次倡导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出鲜明的合作思维。在扶贫、减贫问题上,同样内蕴着深厚的合作思维。

在国內扶贫脱贫问题上,他主要从两个方面提出加强合作:一方面,他强调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合力攻坚;另一方面,他还特别重视东西部之间的扶贫协作。2016年7月,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特别指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31页。通过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推动东部地区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实现双方共赢。

在国际减贫合作问题上,习近平提出,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中国将加强减贫发展的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将推进南北合作,加强南南合作,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充足资源和强劲动力;将发挥好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等国际减贫交流平台作用,更加有效地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分享减贫经验。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人民中心思维、党建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创新思维、精准思维、务实思维、合作思维等贯穿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方方面面。在科学思维方法的指导下,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从2012年末到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685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3.1%"《201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明显减少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加快增长》,国家统计局网,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2/t20180201-1579703.html。。形势固然喜人,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应充分估计到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艰巨性,善于以科学思维方法为指导,毫不放松地推进和打赢脱贫攻坚战。

猜你喜欢
扶贫开发科学思维新时代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用面向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改进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
重视科学实验课教学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探析
普洱市无量山片区扶贫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