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三保
摘要:高中物理是高中生学习的重难点学科,学生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会有很多的困扰,采用问题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高中物理的学习效率和兴趣。本文主要对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引言:高中物理中有很多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困扰和误解,导致学生逐渐对高中物理不感兴趣,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这一现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高中物理中抽象难懂的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一、问题教学法概述
(一)问题教学法的内涵
问题教学法是针对在学生学习中遇到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进行的科学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积极地互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抽象难懂知识点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在问题教学法中,问题的提出是十分重要的,要综合考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索中找到知识学习的灵感和学习方法的创新,学生的将做学知识与问题进行结合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前提条件
首先,问题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仅仅充当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在进行问题教学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基于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学习的能力提出符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抽象难懂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问题的提出,就会导致学生对所以出的问题不感兴趣,在进行问题探索时也就没有激情,对抽象难懂的知识也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学习的效率就会降低。所以,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考虑到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寻找适合全班学生一起探索的难易程度合适的问题。
其次,问题的提出要具有趣味性和延伸性,高中物理本身就是比较抽象生涩的学科,学生对其的印象不够好,学习的兴趣不高,所以,教师在问题的提出时,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教学内容,寻找既能辅助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又能提高学生进行探索的兴趣的问题。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与教学内容中寻找契合点,将学生生活实践中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问题的基础,这样学生就会对问题感兴趣,也就能通过问题的探索对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进行很好的理解。同时,教师在问题的提出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向课外进行延伸,将教学内容中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比照,让学生对高中物理有更好的认识,既能够学习到知识又能够将知识进行实践。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物理教学的问题情境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立足于教材,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能够充分发散思维,对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从而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授“静电”的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在生活中有哪些静电现象?”学生就可以充分发散思维,思考在生活中见过的静电现象,然后就会有很多的答案。学生在进行思考的时候就是对静电的一个理解过程,同时这种生活化的问题也会激发学生进行思考的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发问环境
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发问环境,就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这样学生就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课堂中,同时,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进行提问,然后由全班同学仪器进行问题的探索,这样教学课堂的氛围也就得到改善,学生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三)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索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就要进行问题的探索。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能够得到凸显。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只有进行自主的探索才能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才会对教学内容有很好的理解,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索,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问题的探索,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和交流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索,同时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結束语:高中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难懂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也很差。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进行问题的探索,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对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提高也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振华.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151.
[2]曹明飞.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