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前预习教学方法策略初探

2019-09-10 02:14张廷锷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8期
关键词:疑点先学课前预习

张廷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力倡导高效课堂,向课堂要质量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天大家熟悉的杜郎口、洋思、宜川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提到“先学后教”,这说明大家对先学很重视,笔者所在的学校派人到宜川学习回来后效仿制作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几年的尝试,我们成效如何——结果不是很满意。难道先学后教的策略是错的?笔者认为不是!原因是我们所谓的“先学后教”是放在课堂上的:课堂的模式是学生自学8分钟,接着目标任务展示,最后提问展示。仔细分析,并没把先学和后教区分开来,这仅仅是对课前预习的一种补充措施,8分钟看完所学内容比较紧张,哪有时间去思考?更谈不是去进行所谓的质疑,甚至去“知识拓展”。真正的“先学”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前学习,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后教”就是在学生课前学习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所谓“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道理,引导学生在课前充分地预习,才有可能达到高效课堂。笔者通过调查了解有很多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即使有也是照抄教材,很少形成自己的东西,还有部分学生没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为完成任务而预习,有的学生认为作业都难以完成哪有时间去预习,还有一部分是为完成导学案去学习,不去思考,更不会在看教材时去提问总结质疑,不具有系统性。通过调查发现学生预习普遍存在下列问题:

有的学生预习流于形式,预习的效率非常低。对历史材料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差,针对性不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去看历史地图缺乏时空概念。对依据历史材料来解释历史问题不强。不会在预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探究活动中不会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导致课堂自主合作讨论时就出现发言人少,合作也就是成了形式。难以真正高效。还有的学生面对预习,就拿出课本甚至教材全解之类的工具书,把内容往书上一抄就了事,还有的甚至上课时直接拿出教学全解来用,很少有学生会预习。那么,如何加强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真正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呢?

一、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大家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学生上课听讲很认真,但做起题来却总是无从下笔?原因思维方式不灵活、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不充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课前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重要的一环,学生只有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才能保证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教学生“合理的抢跑”。

以历史课为例,学生预习前要让其明白本单元的知识结构、课标要求,使学生提前对历史课的知识有个宏观的了解。避免在课堂学习中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主体作用很难充分发挥。

预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预习本,教师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然后引导学生预习,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学生在预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来。

1、预习时,先要把预习设计(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快速浏览—遍,使自己对新课心中有数,初步感知新课中哪些是—看就懂的,哪些是看不懂的。

2、带着问题细读第二遍

通过第—遍对新课的快速浏览,自己对新课的内容已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带着第一遍浏览时发现的问题和预习设计中的任务,认真细读第二遍。阅读第二遍时,速度要放慢一些,一边细读,一边思考与理解,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停下来反复思考,实在搞不懂的问题,就把它记下来带到课堂上,听课时再去解决。

3、要边阅读边记笔记

第二遍阅读的过程,就是做笔记的过程。预习笔记有两种:—种是记在书上,另—种是记在本子上。在书上做笔记,就是边细读,边在书的空白处或有关内容下圈点勾画或批注;在笔记本上做笔记,就是—边细读,一边把重点和不懂的内容纲要记在预习笔记本上。

第二阶段:抛开导学案让学生依据所学教材自己独立完成预习,在课堂中要求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师生共同点评,最后选出最佳导学提纲并在课堂解决,对学困生的问题在小组讨论时有可能消化掉,这也提高学优生的能力,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长期坚持效果明显。如: 我们在学习必修一明清两朝的专制制度这一课,首先從课题入手分析,明清两朝为什么要加强专制制度?专制体现在哪方面?“文字狱”从谁开始?目的是什么?基本情况(表现)?影响?在学习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这一课,引导学生从课文标题入手,抗击侵略,是谁领导、在什么时间抗击哪些侵略者?结果如何?取胜的原因?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是什么原因导致外敌入侵?对我们有何启示?带着这些问题预习就有一定目的性,因为历史课是开卷考试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归纳是关键,要学会提问,否则到高考见到材料题学生就抓瞎,出现答非所问,笔者将之称为“有车票找不到座位”。

4、要找出重点和疑点

预习中,—定要把新课内容的重点和疑点找出来,然后把重点和疑点带到课堂上去,在此之前要把自己的疑惑汇总给组长,课代表,以使教师做到心中有数。这就是我们备课中提到的“备学生”;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所找的重点和疑点时,一定要一边听、一边思考,听出老师讲解的思路。经老师讲解后,有些问题仍不明白,就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向老师发问,直到把预习中找出的疑点弄明白为止。

二、检查预习的做法

检查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是预习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叶圣陶先生就说过这样一句话“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检查必须认真”。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预习习惯的养成,自学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检查预习。检查预习情况的形式是多样的:有时是课前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备课、教学进程,有时是课中检查,也就是课堂上围绕解决预习提纲的问题而展开教学,具体采用以下方式:

1、让各小组长在课前检查学生的课本和预习笔记,了解动手情况。

2、教师可以针对性提问题,让学生回答,了解理解情况。

3、让学生提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了解思维情况。

4、采用测试的方式进行检查的。比如:在学习某课时,还可以不出示预习提纲,而是要求学生自己预习,但必须明确告诉学生,新课之前,要进行测试,这种测试是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从学生的测试情况可以检查学生是否有预习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合作情况,然后针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展开教学。

总之,课前预习是上好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指导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预习,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陕西省洋县中学)

猜你喜欢
疑点先学课前预习
浅议“分层先学”式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现场的疑点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先学后教探索数学课堂新模式オ
做好课前预习
疑点
有指导的“裸读”式“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