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坤
摘要:在小学的学习阶段,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而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进行数学的学习,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学质量的好坏就直接关系到学生掌握数学水平的高低。为此,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提出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教学的过程出发,提出建立创意导入方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联系生活教受数学知识的方式来提高小学数学的趣味性,希望能够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以启示。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探讨
引言
知识本身是枯燥的,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数学知识,不免会觉得数学有些枯燥又有些难懂。这个时候,教师能否将数学课安排的生动有趣,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学习的自觉性,学习东西习惯于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进行,如果教育工作者在这个时候,能够增加数学的趣味性,则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小学阶段的学生无法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引领。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认为学生既然无法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那么整个课堂上也就不需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因此课堂的形式就是教师一味地讲解,丝毫不会顾及到学生的能否接受。这个时候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往往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跟着学生们,有的甚至跟不上教师的脚步,一节课结束之后没有什么收获。
虽然小学阶段的教学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但是这一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教师想当然地进行教学。因此,要想增强小学数学的趣味性,就需要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树立起平等的意识。学生不是老师的附属品,学生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不应该包办一切、决定一切,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其次,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多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讲课方式,鼓励学生提出意见,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最后,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赞扬学生,批评能够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但是赞扬却更有利于学生树立起自信心,让学生发现数学中的趣味性所在。
二、建立创意导入方式
一节生动的课堂,应该是从导课这一环节开始的。每一节课刚开始的时候,学生的心思还没有收回来,还沉浸在课下的娱乐活动中,这个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如果马上就开始讲解新的知识,学生不会那么快进入状态,效果不理想。因此,为了让新知更好更快的被学生接受,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安排一些新颖有趣的导课方式,配合正式讲课。例如,有的教师会选择回顧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也加强了知识的巩固。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都追求新鲜感,如果教师一直采用同一种导入方式,学生难免会失去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思路,寻找富有创意性的导课方式。
例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教材“厘米与米”的这一新知的时候,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入手,进行导课。动画片《西游记》是大部分学生都看过且十分喜欢的,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孙悟空的一个筋斗有多远?”同学们会大声地说出答案是十万八千里教师再进行进一步的提问“十万八千里是多远?”让同学们尽情地发挥想象,并做讨论,由此引到新知“厘米与米”的学习之上。这个时候,教师将学生的兴趣抓在了手中,课堂的听课率也会有所上升。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现代科技的进步,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作为信息技术发展下的产物,在生产生活领域被广泛地应用。而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多媒体也被投入到教学的使用之中。这一新技术的使用,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教师可以将部分板书放在多媒体上,还可以将抽象的讲解具体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多媒体的出现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说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给学生们带来生动有趣的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认识人民币”这一章的内容时,可以从找来真正的人民币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而为了更好地认识中国的钱币发展过程,以及中国钱币与外国钱币之间的对比,教师便可以在多媒体上举出中国钱币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外国钱币的图片,便于学生的理解。当然了,利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完全依赖于多媒体,将书本上的内容一字不差地全部搬到多媒体上,这就失去了多媒体教学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所保留有所放弃,并且找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做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联系生活教受数学知识
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更是如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大了生活中蕴藏的数学乐趣。首先,教师的教学内容不能够脱离实际,一定要将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半斤课堂,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其次,教师的课后作业可以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运用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了苏教版教材中“克与千克”这一节的内容之后,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市场独自完成采购任务。如此学生便能够更好地将这一节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趣味的课堂,则学生便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对于数学的乐趣,从而更愿意主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增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性,要比填鸭式的教学更有效果。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探寻新的趣味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智娜.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
[2]张月红.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6(07).
[3]岳永芳.浅谈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培训,2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