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摘要: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做是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通过与家长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教;家园衔接
引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因为在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是面对集体,而家长的教育是一对一的。在教育实践中,往往存在幼儿园与家庭教育不同的现象,如有的幼儿在幼儿园表现得很好,可是一旦回到家中就变了一个模样,又当对这类家园表现不一致的情况就得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后,切实加强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的相互沟通与相互配合,做到时时处处给幼儿以好的教育,不留空白,系统提升教育的效果。
一、对家园合作的理解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所不能替代的,幼儿园教育的优势在于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专职教育工作者、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他们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教育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幼儿园理应比家庭更能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和目的性。
二、家园合作的具体方式
(一)面对面沟通
1.入园前的家访
幼儿入园,特别是第一次,不仅幼儿会比较紧张,家长同样会紧张。他们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状况,所以在幼儿入园之前,老师应该先家访来了解幼儿的性格、爱好、能力以及健康状况,和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认真的登记完家访内容后,教师应该做一份详细的帮助幼儿适应入园的建议,让家长和教师共同帮助幼儿入园。
2.有针对性的家访
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与家庭有很大的关系。有的幼儿特别内向,有的幼儿又特别好动,还有的则不合群。教师通过家访,与家长共同寻找原因,商讨解决措施。
3.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是促进家长和教师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途径,在家长会上家长可以通过教师对幼儿园里开设的教学课程了解幼儿在园里的。所以要充分利用好家长会,开家长会也是要有针对性的。
4.班级家长会
让家长了解班级的情况、班级的工作、本班的教育特色,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以及自己孩子在班级的一日生活常规,班级家长会的目的是向家长介绍班级的状况,
5.利用孩子入园、离园的时间与家长沟通
教师每天与家长接触的时间虽然短,但是三言两语也能反映出一些问题的。这种交谈时间短,能及时的解决问题。
6.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
“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来幼儿园参观或听课。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以及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等。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教师要让家长以教育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学习、生活活动,发挥他们独特的作用。
(二)间接沟通
1.网络交流
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渠道不再仅局限于家访、家园联系本、家長会等形式上,平台交流、网络沟通等已成为家园沟通的新途径。
2.建立家园互动主页,满足家长知晓幼儿园信息的需要
幼儿园不仅要想家长和社会介绍幼儿园的动态,在班级主页上教师要及时上传幼儿在活动中的照片,并用文字记录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将孩子们的瞬间用照片定格成永恒的美丽。教师也可以偶尔的拍些视频上传到主页上,让家长尽可能的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当家长看到幼儿笑逐颜开的照片和孩子在集体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时,便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是快乐的。教师的教育和照顾时无微不至的,才能消除他们的顾虑,更加相信幼儿园和教师。
3.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目标,建议家长配合教学活动
每个班级应及时在网页上公布学期工作计划,月工作重点以及周教育计划和家长需要配合的内容。以及幼儿园里的通讯录把孩子在园所学的教学活动通知给家长,家长也通过网络对于班级开展的活动和要达到的目标已了然于胸,就会明白该从哪些方面配合和支持老师。
4.电话和书信交流
电话联络它是双向的,对于那些不经常接送孩子的家长,电话联系时最好的家园合作途径。
而书信沟通这种方法能比较详细的反映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方面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这样相对于面对面交流要含蓄些,家长也愿意接受这样的形式。
三、通过多种渠道,发挥家园的互动作用
(一)参与班级环境布置
1.活动区的布置
每学期在创设班级各活动区时,我们邀请家长一起策划和准备。家长们带着孩子,为菜园种上了葱、蒜、等带植物;在“娃娃家”,投入了家里用完的空瓶,如洗发精、护肤品、花露水等;表演区里的衣服鞋子都是家长从家里带来的旧衣物一起在老师的引导协助下家长和孩子一起裁剪完成的,为孩子们的表演角色游戏提供了充分活物质保障。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激发了工作的热情,节假日时,动植物没人照顾,家长会和孩子一起将它们搬回家照看。
2.节日装饰
每到过节,特别是一年一度“六一”儿童节,我们就邀请家长张贴相关宣传标语,如条幅,宣传页、气球、彩带等,家长通过参与活动和孩子一起装扮环境,共同制作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
四、家园合作的重要意义
(一)家园合作是人发展的需要
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其生长的社会群体而独立成长,家庭、幼儿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它对儿童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他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因此,幼儿教育必须从幼儿在家庭、幼儿园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及建立的人际关系出发,协调相关社会群体力量,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与经济关系,使这种教育具有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同时,幼儿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可谓是人才济济,是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
(三)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在目标和方向上是一致的,教师、家长均作为教育者,是对幼儿实施促进发展教育的主体。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园衔接合作工作,使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认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园双方配合一致,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张帆. 幼儿教师与家长相互作用的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5:8~9.
[3]周若冰. 家园合作共育新模式的探索[J]. 学前教育研究, 2005, (10):15~26.
[4]曹丹丹. 家园合作问题分析[J]. 学前教育研究, 2003, (Z1):19~23.
[5]何磊; 骆丹旦.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共育的实践研究——以义乌市宾王幼儿园为例 .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4);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