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

2019-09-10 22:53:28张楚狄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5期
关键词:小学化幼儿教育危害

张楚狄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把幼儿当小学生来进行教育。其原因,在观念层面,主要是传统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人才观;在操作层面,主要是对幼儿教育未予以应有的重视,以及学前教育学科的不成熟导致的指导不到位。因此要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指导和监管力度,加强宣传,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同时提高幼儿教师教育水平,尽量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原因;措施

早在十八世纪英国教育家卢梭就提出,儿童的教育为自然教育,理应顺应自然规律。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指出,教育应该了解儿童的需要,以儿童需要为出发点,而不是把老师的东西生硬教给儿童。上个世纪也有不少教育家做过各种实验,结果表明,不按照幼儿发展自然规律进行的教育,都是失败的教育。这些国外的教育家一直在探索有效的幼教之路,可是在21世纪的今天,种种原因使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幼儿园中都还普遍存在,长此以往会极大影响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必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一)组织开展家园共建活动,关注幼儿健康成长

家园共建有助于家园良好的沟通,这是实现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从目标上讲,家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教育活动。操作层面来讲,家园在教育方法和模式方面应相互补充和创新。从意识层面讲,家长要树立积极参与和互动的意识。家长的支持是很重要的环节,可以有效推动幼儿园教学活动。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幼儿的心理和思维,了解幼儿的需求,也为开展家庭教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家园树立共同的教育目标,在幼儿园、家庭两大幼儿学习生活的重要领域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为他们将来的成长固本强基,有效发挥教育的正面影响。从教学层面讲,幼儿园发挥着纽带作用,促进家园互动。幼儿园通过家长会、家园共建、QQ群等途径,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的方法和知识,家长在家园沟通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中,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实践科学的育儿经验,发挥家庭的重要教育作用,这也有助于父母和幼儿的情感交流,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幼儿园还应创造机会开展家访活动,到幼儿家里和幼儿父母对幼儿的情况进行了解和沟通,建立和谐家园关系,共同开展和促进幼儿的培养和教育活动。建立互动式、参与式的家园关系,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情感健康发展。

(二)科学规范办园,健全管理制度

严格办园是解决“小学化”问题,保证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前提。首先,要严格幼儿园审批注册手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幼儿园基本办学标准的要求,履行管理职责,按照要求做好审批注册工作,符合要求才可以发给办园许可证。对于不符合要求非法办园的,要采取措施给予处罚和取缔。对于优质示范性的幼儿园鼓励开办分园,为普通幼儿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其次,要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幼儿园设置应按照“因地制宜、规模适度、就近入园、方便接送”的原则,根据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幼儿教育发展及幼儿园布局规划的要求,结合人口密度、生源发展趋势、地形地貌、交通、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局。第三,要建立健全幼儿园管理的政策和制度,特别要重视“小学化”问题的解决,对课程内容、课堂活动以及教师授课等方面要严格要求。第四,规范招生和班额人数。根据办园基本标准,小班(3~4周岁)为20~25人;中班(4~5周岁)为26~30人;大班(5~6周岁)为3l~35人。要严格按照标准来要求班级人数的分配,这样更有益于幼儿教学的开展和管理。这些“硬件设施”的规范可以促进软实力的提升,从而达到提高幼儿教育质量,防止乱办滥办争抢生源,杜绝“小学化”教育倾向的目的。

(三)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師队伍整体素质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实施者,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幼儿教育的质量。要杜绝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发生,还有赖于幼儿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养的提高。首先,要强化教师专业标准,聘任有幼教资质的人担任幼儿教师,对现任教师应加强培训。各教育行政部门可制定相关的项目培训计划,根据各地的幼儿教师比例分时间、分批次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同幼教专家学者、优秀幼教工作者进行交流,不仅能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比如幼儿心理特点、认知规律、课堂设计、保教策略、幼儿安全防范等等,还能更新教学和管理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其次,应该解决好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定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再次,坚持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建立一支机构合理、专业水平高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为幼儿教育提供优质专家资源。作为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还要会唱歌、跳舞、绘画等才艺,更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个人素养。

(四)选择“幼儿园活动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以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来看,他们最关注的是喜闻乐见的、眼前的、感兴趣的事物,而不是生涩的读书写字算数。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环境、兴趣所在、个性差异等方面来对幼儿活动内容甄选。第一,关注幼儿兴趣。兴趣是幼儿探索新事物的动力所在,是提高认知水平的前提条件。我们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言行举止,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要,捕捉他们的关注点,从而产生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如打雷下雨、电闪雷鸣等自然现象,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让他们有兴趣地去了解这些现象,帮助他们认识世界。第二,以节日为依托,渗透传统教育。如中秋节来临时,教师为幼儿讲有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故事,现场让幼儿们动手做月饼,让幼儿们互动起来,给大家展示自制“月饼”。在这样的活动当中,让他们了解到我们传统的节日和文化,同时也渗透了爱国情怀。甄选“幼儿园活动内容”是幼儿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激发幼儿兴趣,寓教于乐,体现不一样的教育魅力。

总之,只有建立科学高效的幼儿教育制度,提供健康宽松的学习环境,才能保障孩子们快乐、全面的成长,才能争取使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走向世界前列。实践证明,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与社会要求背道而驰。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涉及到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方面、通称五大领域,这是我国最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这五大领域说明了专家学者们对各个教育内容重要性的认识,教育不应强求,不能硬造,不能揠苗助长,应尊重自然。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表现在重视知识的传授,这严重危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己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纲要》的实施,各地方管理的加强,这种状态势必会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是该问题仍然存在,我们必须更加正视幼儿教育。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教育部,2001.9.

[2]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主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95

[3]幼儿教育学基础 李季湄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5

猜你喜欢
小学化幼儿教育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12
药+酒 危害大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26
酗酒的危害
兰州市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
青年时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7:13:37
浅析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克服小学化倾向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20:16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9:33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