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地方传统文化整合进幼儿园的实践与反思

2019-09-10 21:48张凤君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7期
关键词:反思传统文化实践

张凤君

摘要: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促进民族大融合的有力载体,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之基,充当着不可忽视的传承场所,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传承任务。传承和开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更好的提升学前教育的办学质量和特色。

关键词:幼儿园;传统文化;实践;反思

幼儿教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筛选出适合幼儿了解和学习的民族文化,对幼儿进行熏陶,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勇敢、善良等精神,久而久之幼儿对美丑善恶有一套自己的判断标准,逐渐形成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事准则。

一、地方文化整合进幼儿园的意义

(一)拓宽幼儿的文化视野

这一活动的教育价值首先体现在民族文化的选择上,面对学前儿童这一独特个体,既要把握教学内容的教育性,使幼儿从中得到一些知识,积累一些经验。又要使教育内容兼顾游戏性和娱乐性,遵循“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一观点。传统的育儿观念认为幼儿是一个白板样式的个体,需要成年人的主动给予配合幼儿被动的接受,低估了学前儿童自身经验的积累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其实在传统文化进幼儿園活动实施过程,观察得知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不仅拓宽了幼儿的视野,使幼儿有了解多个民族文化的机会。

(二)让幼儿树立文化认同感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促进各民族文化和谐共存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亦是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有力载体,将地方文化整合进幼儿园是这一传承载体的具体化。将地方文化整合进幼儿园,能够主动的拉近幼儿与优秀民族文化的距离,在幼儿心里播下一颗民族文化的种子,逐渐树立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其实对于学前儿童提出这些要求不免有些不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只要幼儿知道并能告知别人自己所属的民族并对本民族文化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便体现出了这一活动的文化价值。

(三)传统文化思想熏陶促进树立价值观

整合进幼儿园凸显出来的思想熏陶主要体现在对幼儿价值观的引导和树立上,学前儿童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大部分来源于对成年人和同伴的模仿,对人、事的判断上具有不成熟且偏重表面化的特点,价值观的树立仍属于形成初始阶段。学前阶段是幼儿价值观形成和树立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积累的经验会对成年后的价值观念埋下伏笔。幼儿教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筛选出适合幼儿了解和学习的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整合进幼儿园的现有成功经验

(一)借助节日契机,营造传承氛围

我园将巧用民族传统节日作为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幼儿园活动的一大特色。在借助国家法定节假之外,如元霄灯迷,当地特色小吃特色介绍,当地民间工艺等也被该幼儿园作为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良好契机。在民族传统节日前后几日园内就营造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正式到来那一天,幼儿家长们被邀请入园观看体现节日特色风俗的活动,参与教师们精心设计的亲子活动等。在节日的氛围中潜移默化感悟节日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增加亲子互动,增进幼儿园、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为幼儿园今后的教学工作以及此类活动的开展开创新局面。

(二)开设传统文化特色区,创新传承渠道

幼儿园在园内设立传统文化特色区,园内开放有专门的活动教室,由教师组织授课并小朋友们学民间传统技艺的学习,并适时进行测评比拼,优秀者获得证书或其他奖励。大家共同合作、互帮互助,用丰富多彩的材料,创造着他们的艺术品。孩子们讨论着,嬉闹着,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特色课这个一举多得的过程,传承民间传统技艺的同时,促进了幼儿语言交际、社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将所有手工制作进行展示,成立传统文化特色区。

(三)聘请民间艺人,增强文化传承力量

新时代,随着国家人才培养标准的调整,教育部对教师的要求也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师在教书育人这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被赋予了更多新的角色与责任,这一现实背景对师资缺乏且专业素质不佳的民族地区而言难度加大。幼儿园在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过程中,只能通过聘请园外的民间艺人来园授课。其优势表现为,民间艺人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剖析与领悟愈加深刻,在民族民间文化和技艺的掌握上也更专业,邀请民间艺人参与幼儿园内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扩大传承队伍的同时,知名的民间艺人带来的舆论力量也是一种良好的宣传资源。

(四)编写园本教材,确保有书可依

园本教材凸显了该园的办园特色,彰显了办园精神,也是一个幼儿园师资水平和创新性的体现,传统民间文化进幼儿园活动开展,结合本园实际,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结合教师的智慧和创新,汇编属于本园特色教程,使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展有书可依。

三、地方文化整合进幼儿园有待提升的思考

优秀传统文化整合进幼儿园,不应仅仅流于表面和形式化。那些仅依托重大节日大张旗鼓的来强调和烘托的方式,会造成短暂性的记忆冲击,难以具有持续性和长久性的效果。应该将其渗透至幼儿园课程和一日生活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将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元素融入到环创中包括墙画,挂饰等,潜移默化的使幼儿感受特色文化,引起幼儿主动探索和积极发问,从而为教师开展特色课程打下基础。其次,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并调节好其教育性与游戏性之间的平衡,在课程时间安排和组织形式上逐渐将课程民族化过渡到民族文化课程化。另外,晨操音乐和运动,园内环创,课间音乐等方面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强化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熟悉度,久而久之会在幼儿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对传承传统文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尊重幼儿本性、本真的特点。其实遵循幼儿本性与开展传统文化课程之间并不冲突,两者都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本性有着广泛的内涵,在整合民族民间文化进幼儿园的过程中,注重教育性与游戏性的兼顾,教育者应根据幼儿本性特点,给予幼儿一定得包容与理解,必要时搁置自己的观点,做一个睿智的观察者,耐心倾听幼儿内心的声音,探索幼儿内心的秘密,从而更好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进行。

四、结语

民间传统文化整合进幼儿园过程中园内教师彼此间的团结与合作,园与园之间经验的交流与学习,建立起内外的联系,促进民族民间文化在独特差异中求兼容共生。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2]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上海:三联书社,1998.

猜你喜欢
反思传统文化实践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