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环境基础。班级是否具备较强的凝聚力,是判断班级学习氛围的重要依据。班级凝聚力的培养有效性,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老师针对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侧脸,从而推动班级氛围的构建与发展。因而,深入地探讨分析初中生班级凝聚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生;班级凝聚力;培养
一、前言
良好的班集体能够营造良好的学风,激发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拥有不怕困难的勇气、不断勤恳学习的积极性。较强的班级凝聚力是评判一个良好班集体的重要标准。因此,培养初中生班级凝聚力能够让学生一条心,共拼搏,同心协力创造青春阶段的精彩。
二、影响初中生班级凝聚力的主要因素
1.学生个体差异
个性化突出是初中生最大的性格特点,也是影响初中生叛逆的重要因素。由于个性鲜明,再加上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较大,如何让这些性格不同、家庭环境不同、价值观不同的初中生能够学会合作,共同努力是困扰诸多班主任的问题,也是影响初中生班级凝聚力形成的主要因素。
到了初中阶段,很多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较大的分歧,其在行为上也表现得矛盾化突出。每个人都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或者很多个性化突出的初中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这样很容易出现重个人轻集体的现象,非常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2.班级文化氛围
学业压力大是初中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些班级过分注重班级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殊不知,学生的学识和涵养是在班级的文化氛围中熏陶出来的。班级文化氛围建设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班级班风、班训、规章制度、学习园地等多个具体方面。推动班级氛围有效减少,能够点燃学生自主地融入到实际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对初中生的良好习惯以及学习思维等方面的培养也有重要作用。因而,班级凝聚力的培养与提升,受班级文化氛围的紧密影响。
3.老师班级管理技巧
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管理内容,也是影响学生融入到班级建设的关键因素。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自身的班级管理技巧,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友好程度。灵活、有效的班级管理技巧,能够对学生奖罚分明,有助于老师在班级中树立较高的威信度,从而将班级凝聚为整体。而过于生硬的班级管理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团结、不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对班級的凝聚力也将带来一定的破坏力。因而,老师的班级管理技巧,是影响班级凝聚力的关键因素。
三、初中生班级凝聚力培养策略
1.明确班级共同奋斗目标、培养班级凝聚力
诸多班级管理经验可知,具有共同奋斗目标的班级比奋斗目标零散的班级在凝聚力上更有优势,这说明从班级奋斗目标层面入手,能够更有效地达到班级凝聚力建设的预期目标。假如初中班级失去了其应有的奋斗目标,也就丧失了共同前进的动力,也就丧失了班级凝聚力培养的基础。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从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等多个层面,引导班级学生共同确定班级的奋斗目标,以达到梯次激励的效果,推动班级凝聚力的提升。在制定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时,老师应引导班级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学习等多个方面确定班级的奋斗目标。与此同时,老师应激发所有学生在班级奋斗目标制定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所有学生在班级目标制定中的参与感与责任感,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自我目标实现所带来的成就感,这也是班级凝聚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
因而,班级共同奋斗目标的制定,能够让所有班级成员感受到共同努力所带来的成就感,能够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班级建设的幸福感,并在目标制定与实现中感受到责任感。在班级奋斗目标的制定中,能够促使所有班级学生向相同的方向使劲,为班级集体奋斗而共同努力,从而无形中形成巨大的凝聚力。
2.丰富班级活动特色内容,强化班级凝聚力
有效的团队建设,是提升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渠道。而团队建设则需要借助于班级的特色活动内容。因而,推动班级活动内容的丰富与多样化发展,则是强化初中班级凝聚力的关键方式。
一方面,在组织班级活动时要注重对班级固有模式以及固有角色的打破。在过去班级管理中,部分老师为了能够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会固定几个班干部组织各种活动的开展,这不利于发挥其他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笔者结合班级学生的特性,设计不同类型的班级活动,让所有的学生在不同活动中承担不同的活动角色,确保所有的学生都得以锻炼,都扮演重要的活动角色,促使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到重要性,达到班级凝聚力建设的预期目的。
另一方面,要确保班级特色活动的多样性,确保初中生参与活动的新鲜感。比如,应结合社会活动热点,设计多样化的班级活动,点燃初中生融入到班级活动的热情,这对于初中生在班级活动中提升班级的凝聚力非常重要。
3.密切提升班级师生情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师生管理的融洽程度,是影响班级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应借助于多种方式密切提升班级中师生情感,从而达到提升班级凝聚力的预期目的。
一方面,老师应充分发挥其在学生情感提升的传感器。比如,笔者会深入到学生群体中,通过家访、贪心、校友会等多种方式,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其感受到老师对其的关爱,从而达到提升师生间情感密切的效果。另一方面,要注重对自身形象的塑造,从而在学生群体中树立威信,在班级凝聚力建设中形成较强的号召力。比如,老师自身要勤奋努力,要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并严以律己,从而通过自身良好的形象形成强大的号召力,带动所有学生融入到班级凝聚力建设与提升的班级管理活动中。与此同时,老师还应该处理好班干部与学生间的关系,真正做到公平公正的班级管理氛围,真正发挥班干部在班级凝聚力建设中的助手作用。
结束语:良好的班级凝聚力,能够提升学生自主融入学习与生活的兴趣与积极性。在班级实际管理建设中,学生个体差异、班级文化氛围、老师管理技巧,都是影响班级凝聚力建设的重要因素。因而,应从明确班级共同奋斗目标、丰富班级活动特色内容以及密切提升班级师生情感等多个方面,推动班级凝聚力的有效提升,从而达到班级建设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兴鹏.影响农村初中班级凝聚力的因素及对策[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3-12-05 .
[2]倪程宏.论初中班级管理中凝聚力的培养[J]. 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09-15.
[3]杨国霞、王素香、杨玉芝.培养班级凝聚力浅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0-08-20.
作者简介:钱英,女,1979年6月19日,汉族,江苏省张家港市兆丰学校教师,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