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 任务驱动 素养落地

2019-09-10 20:14:56金文怡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0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化学教学有效教学

金文怡

摘要:“有效教学”可以理解为:知识能落实,方法能传授,能力有提升,素养有渗透,学生有感悟,成绩有提高。“有效教学”的达成离不开“有效课堂”。“以学为主”、“主动学习”已成为课堂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亲师才能信道,乐学才能好学,好学才能知之,“有效课堂”必然是学生在引导下能弄明白心中疑惑,通过解惑能有所感悟,通过感悟能有所提高,通过提高能收获乐趣,通过收获乐趣又能激发学科学习的动力。本文通过反思总结《苯》一课学考背景下的教学,谈情境创设为课堂生趣,任务驱动下知识的落实,主动探究中素养的渗透,剖析教学设计环节,思考总结实现有效课堂的一两点方法。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课堂;化学教学

一、为课堂定制一个专属的情境

杜威主张:“教育即是生活本身,教学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而不是依靠文理教科书。”课堂教学成为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是毫无生趣的,失去生趣的课堂自然在有效教学的路上会事倍功半。

化学课堂应侧重于联系生活、社会实际,重视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发掘社会生活问题中的化学知识,突出社会生活问题中的化学价值取向。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学科学习中的生活观、社会视野,培养社会生活中的学科视觉,这与学科素养中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不谋而合,同时也是化学教师的责任,是有效教学的最高层次的体现。

苏教版的化学教材本身就创设有大情境,如:无机元素化合物结合海水的利用、矿藏的开发和利用;有机化学则以综合利用化石燃料为主题贯穿烃的学习、食品中的有机物贯穿醇醛酸酯的学习,大情境中穿插“拓展视野”、“资料卡”等板块作为子情境,化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要有效地将素材情境化,有机地融入课堂。

除此之外,教师应该着眼于生产、生活、身边事件,能以微知著,能敏锐洞察,善于发现素材,为情境创设发现、开发、搜集、积累的丰富资源。如:《铁及其化合物》可以以有效补铁展开讨论为情境,《苯》、《原子模型的演变》这两课,科学史尤为突出,可以以科学家探索发现的历程、史料铺设情境。

有效的化学课堂一定是要深入人心的,以情境作为依托是知识深入人心的有效手段,而贴切的情境能以亲切的面孔唤起学生的课堂激情,每一堂化学课都应该有专属的特有情境,优秀的课堂设计有责任使学生成为“乐之者”,为有效课堂的实现迈出第一步。

二、在特定情境中设疑驱动

当情境线贯穿课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基础、学生的知识基础,在合适的节点设置任务、驱动型的问题,暗中推动、引导学生徜徉在情境中,在情境中生疑、带着疑问积极回顾、调取以往所学知识信息,发散思维、能做到主动探究释疑。

例如《苯》一课,苯的如何被发现、如何一步一步被科学家解开结构的疑团,直至被人类真正认知,到现代社会成为不可或缺的工业原料的历程,就是极好的情境素材,本课就以如此著名的一段科学史话为线索,将化学史在课堂中娓娓道来,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慢慢进入发现苯、完成确定分子组成、确定分子结构、推测化学性质的各个情节式的问题及任务,环环相扣,这既是历史上科学探索的途径,也是课堂的情境线,同时串联了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中要落实的关于苯的各项知识点,本课的知识主线在情境的缓缓拉开中清晰呈现,本课的认知目标自然达成。

沿着线索思路,可以设置问题驱动式任务如下:观察总结物理性质通过计算式量、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确定苯的分子式总结有机分子式确定的几种方法根据分子式以及不饱和度推测苯的分子结构根据分子结构推测化学性质并加以实验验证修正分子结构通过确定的分子结构推测总结化学性质。

在教学设计中,情境作为任务的载体,起到设疑激趣的作用;问题驱动式任务赋予情境生命,推进探究释疑,是情境展开的动力。知识主线依托于情境的趣味,情境的趣味在知识点的落实中体现价值。

三、学考背景下《苯》的教学活动(情境、任务与活动)

【铺设情境】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通過煤的综合利用,在干馏产物煤焦油中分离得到。现代社会苯应用于医药、炸药、橡胶、燃料、香料、塑料等生产领域。向同学们展示一组带“苯”字的日常生活常见的物品:邦迪牌创可贴(苯扎氯铵贴)、羟苯磺酸钙片、聚苯乙烯泡沫板,通过图文结合,使学生感知现代社会离不开这种有机物和它的产品。如此重要的一种化工原料,从发现到广泛应用所经历的过程值得每一位同学了解。通过播放《苯的发现史》视频将学生们带入19世纪科学家们的探索历程。

【学习任务1】总结苯的物理性质

【活动设计】阅读法拉第发现苯的史料,提炼出苯的物理性质。

【设计意图】

首先从生活入手,使学生们了解身边的化学物质,一些常见、常用的物品与基础化工原料(比如:苯)是必不可分的。在此基础上把学生的思绪引到19世纪,通过一段有声影像——《苯的发现史》,介绍苯这种物质被发现、初步认识的过程、使学生体验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曲折,以及体验先人打开物质世界大门之后,为后人带来如此广泛的应用,形成我们无时无处不在享受化学研究成果的感触。在这样的体验和精神感受下,通过操作、观察,结合科学史料总结提炼苯的物理性质。

随着苯分子结构的水落石出,科学史的叙述进入尾声,苯的分子结构在同学们的推理假设、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中慢慢呈现,设计问题驱动:“辨析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的同分异构现象,判断能否成为苯的真实结构的证据?”这一设计延续了前期铺设对苯的结构的层层推理,既能顺势而上,又挑战学生的思维高度,同时在辨析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回顾甲烷的一元取代物、二元取代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引领学生占领本课的思维高地,让苯的真实结构在最后的推理中水到渠成地呈现。

四、结束语

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

首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课堂热情,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注意教学活动情境的趣味性和多样性,让课堂成为能叙事的课堂,有生活视觉的课堂、有社会视野的课堂。使学生喜爱课堂,喜爱化学,成为“乐之者”。

其次,在情境中提出问题,以问题式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积极释疑,让课堂成为解决问题的课堂,在问题解决中落实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成为“知之者”。

再次,素养渗透贯穿于课堂各个环节,只有素养的渗透、落地,才能使学生通过课堂有所感、有所悟,实现能力的获得、思维的提升,让课堂成为思维攀升的殿堂,真正领悟学科的学习要领,培养“好之者”。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化学教学有效教学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生物“有效课堂”三步曲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3:12:23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14:18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9:37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