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探讨

2019-09-10 19:17:13韩彪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讨有效性

韩彪

摘要:现如今,我国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意识到理论知识的教学已经难以满足教学的发展需求,必须要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重视是十分有必要的。一直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中总是以理论知识教学和习题训练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立足于课堂实践,加大对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重视,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目前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已經成为小学数学发展中的重点问题,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实践操作;有效性;探讨

引言: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对当前的教学活动也有了新的要求,提升课堂教学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我国课堂教学活动改革的重要内容。小学数学实质上本就属于理论与实践教学并存的学科,可以一直以来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过度的重视对学生的理论教学,而忽视了课堂中的动手实践操作这一环节,其实这样的课堂教学并不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所以为了更好的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教师必须要使用有效的手段来提升动手操作实践的有效性,从而来达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动手实践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课堂教学效率

动手实践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属于重要的教学环节,动手实践操作的优势就是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一改课堂理论知识满堂灌的局面,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强化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且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满足小学生的天性和学习需求,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有效的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对学生大脑智力以及思维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学生不仅能够积累更多的经验,同时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空间的意识和观念,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动手实践操作有效性的措施

(一)设立合理的合作实践互动

从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选用的是课前学生自主预习、课上教师讲解内容、课下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这种僵化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是对学生天性的扼杀,一方面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学生始终处于对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阶段;另一方面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无趣和死板。因此,为了提高小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寓教于乐,把课本内容融会贯通在数学合作实践互动中,让学生体味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操作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教学工具,启发学生积极讨论“正方形”和其他几何图形的区别,让学生自己说出“正方形”有何特征。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理解更加深刻,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创设有效的操作情境,激发操作热情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数学知识的特点,着意创设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的生活情境,故事情境,语言环境,游戏情境等,让学生在动手动口中去动脑,探究学习数学知识,把枯燥的数学教学寓于快乐的活动之中,能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学习相关知识和道理,使动手操作活动成为有效的活动。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课前让每位学生自制15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学生在自制学具的过程中对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已经有了感性的体验。然后在上课时利用学生喜欢玩游戏的心理,创设了一个拼图游戏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做拼图游戏好不好?用你们自己自做的15个小正方形拼图,看看你能拼出几种长方形?”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摆起来,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动作快,思维活跃的学生拼出一出种就急于汇报,用激励性的评价肯定他们的成绩,同时用鼓励的语言进一步营造继续探究的气氛。引导他们继续探索。“你拼的很好,你还能有其它拼法吗?所有的拼法你都想出来了吗?”通过上述操作实践,多数学生可以认识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而且是相乘的关系,并能自己归纳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延伸动手操作实践教学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实践教学,还可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这既是对动手操作实践教学空间延伸,又能促进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提升。例:教学完《分类》一节内容后,可布置学生到商店进行调查实践,发现物品归类的规律。并能按一定的想法和规律,尝试整理自己的文具盒、书包、房间。实践表明,通过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知识,实现了数学与生活的有效沟通。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处于学习思维培养阶段的小学生,思维往往混乱无序。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让他们学会有条理地分析问题。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手实践操作时,要教会学生有序有步骤地进行操作,做好计划,有条不紊,借此教育他们做事有计划、有条理、思维方式要严密有序,最终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结语

总之,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数学学习与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重视课堂上的操作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方式来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改善。

参考文献:

[1]彭李.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与数学思维发展[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

[2]翁红梅.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2012(3).

[3]邵汉民.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活动模式的实践探究[J].教师,2012(14).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讨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分析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16:17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19:58
如何更好地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
考试周刊(2016年67期)2016-09-22 14:33:34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考试周刊(2016年72期)2016-09-20 14: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