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琳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状态,最大的特点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由于当前我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存在着多种弊端,表现为重视知识的掌握,忽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培养,造成学生被动地学习,动手与实践能力差,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自主学习则以教育为主体对现行教育中不合理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行根本性改造,从而实现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的变革。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生在政、史、地学科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作为教师首先改变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可缺少的前提,新型的师生关系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
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不必说会学,就是学会都是十分困难的。要使学生会学,教师首先应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 作为教师,要做到爱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要挖苦、讽刺、看低他们,对他们给予更多的表扬、鼓励、宽容,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树立信心。教师真心关心爱护学生,学生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学习兴趣自然就产生了。
二、投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作为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要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技能,并且能够积极主动的运用已经学习到的方法,开发学生智力,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在学习方法上,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复杂的知识,则着重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通过理解,把不同的知识串在一起,灵活运用。其次要重视阅读,作为教师要提出阅读的问题和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阅读,并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学生在掌握了技巧和方法后,自然就会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力。最后,要加强练习,适当的练习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由于有些课程教学内容比较乏味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就有可能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在课堂上,应用現代化的电教手段,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的机械性记忆为自觉主动的学习。例如,我在讲道德与法治一课《追求高雅情趣》时,先播放名人的高雅情趣,让学生感悟什么是高雅情趣及高雅情趣的意义。通过多媒体的这些特有的表现形式,学生对高雅情趣的相关知识就容易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了。
四、加强实践,多动脑动手
在教学中,教师讲的越多越细,学生的独立性就越差,只有精讲,学生多看多做,才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可塑性都比较强,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要让学生手、眼、脑并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
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尤其是那些潜能生也能积极参与进来,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还可以运用谈话法,这种方法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讨论法也很重要,通过讨论能明辨是非,可以集思广义,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同时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和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关键在于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非一撮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和完善、积极探索、时常反思,争取做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性教师,以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对教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