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淑萍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领域,学困生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进度,给语文教学的均衡化发展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学困生转化,并就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从而保证语文课堂更加高效。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学困生的成因,以及具体的转化措施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困生;转化
前言:新课程改革明确强调小学教育事业要注重均衡化发展。而作为语文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重点关注学困生群体。深入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具体原因,并就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更新,从而保证语文教学更加高效、高质,全面提高班级学生整体语文学习水平。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就目前来讲,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范围内,学困生群体占据重要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学进度的顺利推行,也严重阻碍教育的均衡化改革和发展。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学生智力因素限制。在语文学科领域,语文思维、理解力先天薄弱,或者对语文学习缺乏潜力和天赋,导致学习成绩低下。第二,非智力因素限制,主要表现在兴趣低下、学习方法滞后等方面[1]。第二因素是形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也是教师需要重视的关键要素。在今后的教学领域,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态度,重点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表现。立足于学困生的学习需求考虑,就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更新,督促其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建立起深入学习的自信心。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分析
(一)构建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上,教师需要让学困生对语文学科改观,让他们认识到语文课程是有趣的、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良好的课堂环境是改变思想认知的先决条件,因此,语文教师需要从环境着手加强建设力度。引进多媒体技术,构建直观、趣味的语文課情境[2]。在课堂上,将一些抽象性强的语文知识,通过图片、动画等素材的直观呈现,加深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能够优化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海上日出》时,部分学困生可能因为倦怠情绪影响,对课文阅读缺乏兴趣,参与积极性不高。对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搜集直观性的情境素材,融入海上日出有关的风景纪实视频和景区宣传动画。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置身其中的感觉,深入体验海上日出景色的魅力,形成独特的情感领悟。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和剖析,帮助学困生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提高阅读理解力。
(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在语文课上,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3]。积极贯彻因材施教理念,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学困生群体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体验。之后,合理的贯彻和落实分层教学法,针对班级学生按照学习能力进行隐形的等级分层。在维护学困生自尊心的情况下,将其划分成一定等级。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困生的学习基础,合理的设定教学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让学困生群体可以顺利跟上课堂进度,循序渐进的培养此类学生的自信心。比如说,教师在组织《珍珠鸟》教学时,可以引导学困生就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自主预习。或者为学生设置导学案,引导学困生以此为载体,自主阅读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了解文章所诠释的情感内涵,从而保证学困生的自主学习更加高效,强化训练他们的语文思维。
(三)小组讨论,实现互助教学
在语文课上,教师为了顺利实现学困生转化,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单枪匹马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以合作的、互助的方式进行课程探究和学习。从而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在互相帮助的氛围下,实现共同进步与提升,推动小学语文的均衡化教学和改革。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落实小组讨论教学法。首先,针对班级学生语文基础进行等级划分。之后,将不同等级学生均衡划分到各个小组,保证各个小组探究能力均衡、一致。在此基础上,引导小组内部成员之间互相帮助,由优生带动弱生,完成相关课程的探索和学习。比如说,在讲解《石灰吟》时,教师可以引导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就诗词进行鉴赏。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到诗词鉴赏活动当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同学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循序渐进的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相互交流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四)组织丰富实践活动,增强学习体验
在针对小学生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时,语文教师需要积极组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愉悦语文学习氛围,让学困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学习热情,从而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进而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首先,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趣味的语文活动,比如说戏剧表演式朗读、诗歌朗诵、演讲、辩论等活动,让学困生可以切实感受到语文学科的文化魅力,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比如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围绕《夸父逐日》进行戏剧表演,从而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组织课外拓展阅读、传经颂典等活动,从而丰富学困生文化底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激励评价,分层指导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需要创新评价思想和方法。尊重学困生的主观体验,实施激励性评价。针对学困生的学习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其产生深入学习的动力。同时,教师需要侧重于指导方法的更新与调整。针对学困生的心里素质,以及接受语文知识的思维和能力基础,合理的调整指导方法,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误区,成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水平。
结论:综上,学困生现象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普遍存在。教师为了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需要重点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并从教学思想和方法上进行改进。通过构建情境、分层教学、小组讨论、丰富实践活动、激励评价等多个方面,改善学困生的学习条件。让其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并积极、主动、热情的参与到语文课程深入探索活动当中,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朱月萍.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11):41.
[2]张国明.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甘肃教育,2019(07):40.
[3]姜华.浅析如何做好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工作[J].学周刊,2019(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