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碎片化学习是新时代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借助和使用移动智能终端细化英语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将该学习模式应用在独立学院中并保障其教学效果,是本课题组的研究目标。运用费尔德-斯莱弗曼的学习风格模型来设计和调整英语学习资源,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需求,可有效提高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大学英语 独立学院 碎片化 移动微型学习
一.基于碎片化应用的移动微型学习之优缺点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不断创新,各种高科技设备开始被用于生活和学习中。科学和技术日新又新,因此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也持续不断地受其影响。传统的课堂学习已经不再是人们接受知识的唯一方式,远程学习和网络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国内外很多学生利用各种智能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已经融入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相比传统课堂教学,碎片化学习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但它给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接踵而来。碎片化学习表现为形式和内容上的各类碎片化现象,故而它缺乏传统课堂上明晰的知识体系。碎片化学习涉及的知识点具有碎片性和海量性,如果学生不能有效且及时地整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则很可能会导致知识学习的混乱无序。知识点的杂乱和无序会对学习者的认知造成一定程度的障碍,新的知识摄入反而让学生越学越觉繁琐。通过多组教学实验,本课题组认为在基于碎片化应用的移动微型学习中,提前对学习资源作出划分和设计,对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认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独立学院的大学生而言,教师要设法让他们坚信即使在大学毕业后,英语也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对象。21世纪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对于借助移动终端学习的方式并不陌生:在课堂上拿出手机10分钟,打开单词APP学习一些新单词,在等地铁和公交车时的空隙时间里拿出ipad来背英语单词等,都是习以为常的事。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对碎片化教学的启示
国内针对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已有大量研究,所谓学习风格,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学习策略和处理学习困难的习惯性方法。换言之,当学生面对学习上的材料和问题时,他们表现出的某种倾向。在费尔德-斯莱弗曼的学习风格模型中,学习风格被划分为四个维度,即认知、加工、接受和理解,而每个维度分别对应于两种风格。较之普本公办院校的学生,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其特殊的学习风格,这需要教师注意甄别并在知识教授上提前做出教学调整。国内对于基于碎片化应用的移动微型学习之研究已有不少论文和专著面世,但大都建立在一流公办本科院校中的教學上,相关结论未必适用于独立院校。本课题组在分析了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启东校区三个教学班学生的学习风格之后,根据分析结果对已有的碎片化教学资源进行了新一轮调配,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比于国内的一流公办高校,独立院校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对于英语学习的信心不够高涨,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积极性上有所欠缺。众所周知,学习的过程往往和学习者主动性密切挂钩,学习热情的提升能很大程度地提高学习效果。二语习得中的建构主义思想在基于碎片化应用的移动微型学习方面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教师要对市面上已有的碎片化学习材料做简易化处理,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的建构,目的是为了更加高效地进行碎片化教学。最终的教学目标依然是设法将碎片化的新知识与学生本人具有的原知识体系逐渐进行整合。对碎片化材料的再处理的确耗时费力但不可或缺,若假以时日让新旧知识点不断交融,新学习系统的完善则是指日可待的。
三.基于碎片化应用的移动微型学习之教学实践
依照费尔德-斯莱弗曼的学习风格模型,本课题组选择了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启东校区18级的三个专业(人力资源,海洋技术和信息工程)教学班,实施基于碎片化应用的移动微型教学。根据事先调研,本校师生都已经具备智能手机,使用电脑、手机、和自主学习平台的比例已经很高,这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基础。本校对于教改亦大力支持,为学生提供机房和校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及价格低廉的校园流量套餐,以上种种举措足以满足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学习的要求。教学改革中的难点在于如何减少乃至消除碎片化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杂乱堆积及其它潜在的学习障碍。
首先,从认知的角度看,本课题组发现每个班都存在少数有天分的学生,在认知方面有优势且具有优秀的知识储备。他们不排斥各级各类的英语学习材料,尤其擅长抽象材料的学习。针对碎片化学习,他们的反馈最佳,在英语单词的记忆方面得分最高。但大多数学生尚未达到此境界,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将学习资源具体化,多配插图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的抽象思维,切不可操之过急。
其次,从知识加工的角度看,学生在接收到学习资料后就进入到资料处理阶段。在处理过程中,有些人倾向于通过讨论去主动表达,也有部分人倾向于在静默中反思。其区别在于,前者习惯迅速将新习得的碎片化知识投入应用,而后者倾向于深究其内涵并细细体会。这对教师的启示是,碎片化学习材料须包含便于学生在网上积极讨论的话题,其特点是浅显性和开放性,可考虑从BBC、VOA、CNN等时效性强的信息源中攫取素材。另一方面,教学材料也需要具备一定思想深度,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品鉴和习惯,如从英美文学大家的名篇中节选部分章节。
此外,从接收的角度看,学生在英语知识的接收方式上有视觉和语言两种,不同学生的倾向性各有不同,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也会带来不同的学习效果。视觉风格的学生对图片和视频更敏感,而语言风格的学生更能喜欢语音信息中的抑扬顿挫感觉。教师在在准备碎片化材料时须注意两者兼顾,应包括多种与词汇相关的图片和视觉辅助工具等。而语音类学习材料应注重信息交流,因此各种聊天工具往往能符合此类学生的认知特征。
最后,从理解的角度上看,毋庸赘言知识的感知、加工、接受到理解是一个完整的学习链过程,好的学习材料能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高水平的理解状态。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碎片化的知识点串联成线,同时带动学生领悟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长此以往,一旦这种逻辑理解的习惯形成,学生就不在害怕进行碎片化或跳跃式学习了。因为他们有能力以整体思维的方式理解学习内容,并自发地避开碎片化学习中的各类障碍。
四.基于碎片化应用的移动微型学习之研究意义
技术创新推动科技发展,基于高科技的新产品逐渐应用于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海量移动终端设备已经遍布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移动智能手机、iPad、Kindle等人们正在使用的移动设备为学生创造出浓重的高科技氛围,也为基于碎片化应用的移动微型学习做好铺垫,对学习者来说在任何时刻和任何地点学习都不再困难。鉴于此,将碎片化学习材料引入二语教学在当下已是变得越来越普遍。本课题组正在努力开拓一条路,寻找更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学习模式,同时也为他们将来的深造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碎片化学习最大的优点就是能随时随地的学习各种内容,然而当这些内容进入学生的大脑时,并不是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精确理解与深入思考。学生很难将其合并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更不用说构建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大量令人困惑的知识就像一大堆棉絮一样充斥着学生大脑,这些知识看似都不难,但事实上如果不经过教师的再处理,新知识很难让学生习得。因此基于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有学习风格和习惯,本课题组认为应事先对英语学习资料进行有效的分解和调配,以便于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认知特征,促进其原有知识结构与新认知结构之二次整合。
在碎片化时代下,学习不再局限于常规的课堂教学,其发生在现实社会环境中的每一个角落。基于碎片化应用的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新方法,将对传统英语教学产生巨大影响。教师应该通过革新教学模式,积极应对碎片化学习带来的挑战。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应注重让学生明白英语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知识点并非互相隔离。唯有在学生大脑里形成一个清晰的“网络体系”,英语学习效果方能得到巩固。本课题组之前所做的各类问卷调查、访谈和之后的各种教学调整,对独立学院公共英语教学有很大价值,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戴军熔.英语写作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2(12)
[2]丁往道.英语写作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8
[3]杜金榜.從学生英语协作错误看写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3)
[4]张天骄.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有效教学与反馈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9(2)
[5]张天骄.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碎片化现象及其对策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9(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南通大学杏林学院项目“基于碎片化应用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移动微型学习研究”(项目号2018J33)成果
(作者介绍:张天骄,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