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2019-09-10 07:22和卫勇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6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信息技术教学

和卫勇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集体教学组织形式无疑是一种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大量人才的最重要也最有效的形式。其中尤以班级授课为集体教学的最高形式。但就目前种种改革尝试来看,还没有一种组织形式能完全代替班级授课制,而只能作为其辅助形式或补充形式。因此,由于班级授课制既有其优越性又有其固有的缺陷,如何利用一种既能体现班级授课制高效率的教育教学效果又能克服其不利于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实现学校教育因材施教的目的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而分层教学理论的出现无疑让人们看到了解决班级授课与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分层教学

一、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理论的一个基本的要求和目的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为此,我们必须首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因此,我们首先经过测试,依据学生对知识的不同掌握情况,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或组,并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兴趣。对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一个出发点,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或者分组,就不可能进行真正的分层教学。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的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停留在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即所谓的第一发展区)上,教师的教学应该引起,激发和启动学生一系列的内部发展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完成相对其现有知识水平而言更高层次的知识水平。这种知识水平是经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用一句俗话就是“跳一跳,摘桃子”。对这种知识的学习,学生必须先努力向上“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即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目标的分层就在于给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阶段学习目标,以使不同的学生能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三、教学评价分层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特别重视反馈-矫正策略。因此,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来说便十分重要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必然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如果再以一张试卷或是统一的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的话,不能有效反应出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

根据以上的理论设想,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大胆尝试运用分层教学方法,是走出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困境的一次有益的探索。那么,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如何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呢?

首先,我们要确定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的现状和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熟练水平。我们可通过考查或考试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几个小组。如我所任教的几个班级中,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有很大的差异,而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差异则并不大。因此我在所任教的班级中,首先通過摸底考查(计算机的操作水平)和考试(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将每班的学生都分成A、B、C三个小组,其中,A组的学生是属于计算机操作水平比较熟练的一组,B组的学生则是属于操作水平很差的一部分,C组的学生则是有特殊兴趣爱好的一组。这样呢,我就可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别的指导和布置不同的练习任务。

其次,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将教学目标分成不同的水平层次,有不同的侧重内容。如文字的修饰,录入好的文字根据其在文档中的作用,可以运用文字的字体字形和字号、加粗,倾斜和下划线以及数学中的上,下标等,在“开始”选项卡的“字体”组中打开“字体”对话框可以在“高级”选项卡中设文字的缩放、文字的间距以及文字的位置;段落格式设置通常在文章中,标题需要设置居中对齐,每个自然段的首行需设置缩进2个字符,章节设置恰当的段落间距。这些操作都可以通过段落格式设置的相关命令来完成;

第三,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对A、B、C三组的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时都统一要求,统一教学。因为这一部分是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而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差异不大。时间分配大概在1/4的时间。然后对B组学生布置练习任务,对A、C两组学生进行具体的操作内容的教学,教学完成后布置相应的练习内容。时间分配大概也在1/4的时间,然后再对B组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内容的教学,并布置相应的练习任务。时间大概也是1/4的时间。最后,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辅导,如介绍网页制作的相关知识。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将有效的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的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桑新民,等.“乔布斯之问”的文化战略解读——在线课程新潮流的深层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3,(3).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王晓波,牟艳娜.慕课——多元在线教育形态的创新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2).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信息技术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