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员郭琇的“蜕变”

2019-09-10 07:22沈栖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蜕变史书清官

沈栖

在封建社会,即便是贿赂公行、贪墨遍地,也会出现似凤毛麟角般的清官,为世人所赞誉,史家则不惜笔墨留存于卷帙。清朝康熙年间的郭琇便是一个显例。

郭琇(1638年-1715年),字瑞甫,号华野,山东即墨人。纵观他的仕途,其走过了一个从“以贪黩闻”到“铁面御史”的“蜕变”历程———

41岁时,郭琇任江南吴江县知县,虽说略有政绩,但口碑差矣,百姓对他最大的批评是两点:一是对官场的腐败眼开眼闭,任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二是碍于情面,也时常向上司“奉贡”,出于无奈,也偶有“笑纳”。郭琇的顶头上司、江苏巡抚余国柱是个典型的“硕鼠”,史书以“征贿巨万”四字形容之,足见其贪婪的程度。郭琇混跡其间,自然名声不佳,一时间,他“以贪黩闻”。

没过几年,余国柱东窗事发被罢黜,接任者汤斌则是个大名鼎鼎的清官,此人“以清介自励,淳厚风化;其下属有贪污者,皆善为劝勉;其不改者,始以法惩之”。汤斌把郭琇叫到省城去面诫,郭一不掩饰二不诿过,当即表示: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悔过自新”,倘不改弦更张,“自辞之”。汤斌给了他机会,郭琇果然也没有辜负汤斌的期望。他不仅把自己已收受的贿金悉数退之,并示:不再以任何藉口“笑纳”,更值得称道的是,他建章立制严管属下索贿受贿,查处了一批贪官。郭琇卓然政绩令世人刮目相看,也由此得到汤斌的提携。经汤斌推荐,郭琇迁升为江南道监察御史。任职期间,他洁身自好,忠于职守,“抨击权相,有直臣之风,震霆一鸣”,被史书誉为“铁面御史”。

我在读史时,常有一个念头在旋转,即:封建社会的清官是怎样炼成的?剖析郭琇从“以贪黩闻”到“铁面御史”的“蜕变”历程,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其一,为官清廉得有清廉上司的鼎力相助。同样是一个人,郭琇在余国柱手下,难以“出污泥而不染”,劣迹斑斑,“以贪黩闻”;而在汤斌麾下,则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成为了一名“铁面御史”。何以故?郭琇的先后两个上司截然相反,纯属“两股道上跑的车”。想为官清廉,得找到一个赖以信任、得以相助的上司,如郭琇之于汤斌。否则,你想清廉,会被“余国柱”们视为“异类”,围攻、嘲讽、造谣,甚或奏本,保住官位亦难矣!

其二,打铁还需自身硬。史书上有一则郭琇“洗堂”的轶事颇为传神。那天,郭琇领受汤斌的训勉,从省城回来,即刻叫人打来十几大桶水,与家仆一起使劲地冲洗大堂,并向众人承认自己的过错,郑重宣布:以前的郭琇不存在了,今后郭琇将“自新”。在我看来,“洗堂”即“洗过”也。“知耻者近乎勇”,郭琇以“洗堂”的方式“洗过”,一要勇气二要真诚三要决断,可以说,“洗堂”乃是他从自我否定到自我超越的启端,这对一名封建社会的官吏而言,委实不易呵!

读史绝非“发思古之幽情”,总得有些借鉴意义罢。当然,咱共产党人的情操、素养、品行也不是封建社会清官所能比拟的,时下我党靠的也是制度反腐,但诸如上司给属下起一个模范作用、官员强化自律,这对反腐倡廉来说,也许是古今揆一的。

水云间荐自《讽刺与幽默》2019年11月15日

猜你喜欢
蜕变史书清官
赞清官郑板桥
“汗青”原来是史书
论美国电影中的癫狂之美
“微”体验:因“生”动而生动
正本还需清源
为小人物喝彩
清官情结
清官之恶
“善史书”
“清官思想”与公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