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滨
今年5月30日,笔者曾在《中国青年》杂志社召开的座谈会上对“清官思想”说了几句不恭敬的话。谈话在《中国青年》第8期发表后,许多热心的读者来信发表意见,有人赞成,但更多的人是反对。短短几句话居然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这是本人始料不及的。为了回答各位朋友提出的问题,我想出了“清官思想与公民意识”这个题目,希望以此推进广大青年朋友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反思。
“清官思想”与清官是两回事。一位温州读者在信中写道:“清官思想保留着中华民族的许多传统美德,凝聚着历史上当政者的许多优秀品质。”我认为这是混淆了“清官思想”与清官两个不同概念。“清官思想”并不是清官的思想,而是老百姓的思想,它反映了传统社会中的小农对清官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我们可以说清官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某些传统美德,如包拯的清廉、海瑞的正气、魏征的刚直,但这和“清官思想”完全不同,清官身上某些积极的因素恰恰是有清官思想的人们所缺乏的。在以往的政治运动中,清官曾多次成为批判的对象,从“评《海瑞罢官》”到“评《水浒》”,清官在有些人眼里甚至比贪官还坏,但“清官思想”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注意。除了政治上的背景之外,主要是由于我们对“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命题作了公式化和绝对化的理解,因此阻碍了对大众政治文化的分析与批判。今天我们正是要弥补历史的过失。否定“清官思想”不等于说清官一无是处,更不是赞成贪官;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清官思想”的本质与社会作用。许多朋友在来信中都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清官身上有值得肯定之处,那么赞成和盼望清官有什么不好呢?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回答,它实际上涉及到了“清官思想”的本质与社会功能。从表面上看,我们不能说老百姓盼清官、恨贪官不好,但是并不能以此推论说应该赞扬“清官思想”。对“清官思想”的评价必须分析它赖以产生的社会基础以及它产生以后的社会作用。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有一段很著名的话:“作为政治力量的因素,农民至今在大多数场合下只是表现出他们那种根源于农村生活隔绝状况的冷漠态度。广大居民的这种冷漠态度,不仅是巴黎和罗马议会贪污腐化的强有力的支柱,而且是俄国专制制度的强有力的支柱。”(《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95页)“清官思想”实质上就是这种冷漠态度在中国的特殊表现形式。在封建社会中,老百姓之所以盼望清官是由于他们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没有(也不想)争取自己的民主权利,他们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之中,唯一的希望就是有一位好人为自己作主。但是小农们没有意识到,他们在盼望清官的同时却无意中支持着贪官以及贪官赖以产生的专制制度。他们并不知道放弃政治权利就是放弃了对贪官污吏的制约和斗争,就是放弃了自己选择清官的机会,说到底也就是放弃了对清官的支持。结果很明显,这种客观上的无能为力只能造成一种有利于贪官而不利于清官的社会环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贪官总是得势,清官总是受贬的重要原因。此外,就仇恨贪官这一点来看,“清官思想”也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这不仅由于他们的仇恨在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导致有力的斗争,只能转化为默默的忍耐和自我麻醉;更重要的是,即使在少数情况下发生了官逼民反,其目标也不是变革贪官赖以产生和得逞的社会制度,而是换贪官为清官,或者至多是改朝换代。也许有人会说,任何政府都是由人组成的,因此好人比好的制度更为重要。这种想法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人都不能在政府中任意行事。一套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做不了坏事,而一套不好的制度却可以使好人做不成好事。正因为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有好人、坏人,因此,只有建立一套好的政治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清官思想”与现代化和改革格格不入。许多读者在来信中有感于电视剧《新星》中李向南的形象,认为目前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就需要这样一批有作为的清官。我在这里不想评价李向南这个艺术形象是否成功,但是我要说一句,今天的中国已不是一百多年前的传统社会,现代化和改革也不同于王安石和谭嗣同的变法。今天的中国固然需要一大批锐意改革的领导者,但更需要千百万具有现代民主意识的公民。后者是一项更为艰难,也更为根本的任务,它必须向包括“清官思想”在内的,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政治文化挑战。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消除“清官思想”有两个主要途径,第一是倡导现代公民意识,也就是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意识到自己应当享有的社会权利和必须承担的社会义务,学会运用、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出让或放弃自己的权利,在社会中做一个积极的角色。第二是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要使老百姓相信和依靠好的政治制度,而不是迷信清官,要使人民的民主权利有所保障,必须逐步建立起一套现代化的民主制度。
青年代表着未来。具有公民意识的公民才是面向未来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