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分”的选择

1986-08-20 04:03笑冬
中国青年 1986年12期
关键词:不安分人事制度应聘者

笑冬

在报纸的一角或夹缝登一则招聘广告,而后吸引来大批的应聘者,这在今天的生活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尽管大多数青年仍为不能自由选择职业而深感苦恼,但僵死的人事制度毕竟已经开始松动,至少,那种排斥个人意愿,一切服从“安排”的做法,已经引起普遍的反感。

我也想挤进应聘者的人流,为的是了解他们的种种想法,从中获取新的思想信息。根据今年8月15日北京晚报上的一则消息,我找到了魏公村22号——北京通用技术研究所。

这研究所的环境令我大失所望。南北两个平房脸对脸,中间不足三米宽,人往那里一站,两个平房内的情景尽收眼内。就凭这种条件,十个应聘者得有五个扭头就走。另外,在我看来,它还有几个令应聘者摇头的地方。一、民办,集体所有制,自负盈亏,弄不好有倒闭砸饭碗的可能。二,没有退休工资,只是每月为职工代存其工资数额的20%作退休基金,退休时一次发给本人。三,无公费医疗及子女医药费报销制度。

那么,应聘者们究竟是怎样考虑的呢?

我应先对这个所的由来作一简要介绍。这个所是由几位原清华大学的青年教师、研究生和已从清华毕业的科技人员白手起家创办起来的。创办于1985年——改革的高潮,同时也是“公司迭起”的风潮之中。但他们决没有象有些人似的大饱私囊而后一哄而散,而是扎扎实实地干事情。在很多公司相继垮台的时候,他们反倒站稳了脚跟,逐渐发展起来了,不仅形成了一个孜孜追求事业的团结集体,而且在管理体制的改革等方面颇具特色。

杨所长向我介绍说,他们这次的招聘对象是技术人员、实验员、会计和秘书。8月15日下午4点多,也就是北京晚报发行不到二十分钟,第一个应聘者就拿着报纸找上门了。而后的一个星期内天天门庭若市,应聘者达三百多人,这对一个只有25人的小所来说就算了不起了。

目前他们已经录用了三个人,一个技术人员,一个实验员,一个秘书。我对每一个人都进行了采访。

一位叫呼书秀,24岁,是个落落大方,一看就知道很能干的姑娘。她原来的单位是铁道科学研究院资料室,工作条件很好,安稳、干净、悠闲。作为一个女孩子,能找到这样的工作就算很不错了。可呼书秀并不满意。她一向认为自己和一般的女孩子不一样,她好强,喜欢竞争,希望生活节奏快,每天有干不完的事。可她所在的资料室二十多人,工作很松散,没什么事可做。闲着可以打毛衣,溜出去买菜,东家长西家短,但就是不能看书。你要是不跟着一块凑热闹,人家就说你清高,就会有人找你谈话说:注意团结。呼书秀觉得,在这种地方待着非但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个性也消磨光了。她决心调离工作。

一个偶然的机会,呼书秀看到了那个招聘广告,于是找上了门。在双方都认真了解了对方的基本情况后,她与所长之间进行了一次生气勃勃的谈话。

所长提醒她:进这个所工作要担风险的,如果我们干得不好,有可能倒闭。

呼书秀回答:这个我清楚,我不怕。如果是我自己无能工作没做好,我可以告退;如果是你们领导无方,我可以尽最大的可能进忠言;如果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所真的垮了,我相信凭我的能力也能找到别的工作。可能是我的竞争心理太强了吧,我相信改革的趋势决不会让一个有能力的人无事可做。女孩子做事情容易动摇,我不是这样。我觉得即使碰得头破血流,也可以从头开始。

工作的外在环境不是很主要的,重要的是内容,好虚荣的人才只注意表面的东西。我看问题一向看实质,不看形式。至于退休金、医疗费等问题我认为天无绝人之路。此不行,彼行;此没有,彼有。再说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所里这么多人呢,他们能行,我不行吗?总不至于去要饭吧。一个人不能因为这些东西的束缚就不去干自己想干的事,为自己想干的事去冒险是值得的。

呼书秀如愿以偿,她干上了秘书工作。我问她是否真的喜欢这个职业,她说:十分的责任心不如五分的热爱,而她是十分的热爱。她的工作实际上是在参与管理。建立技术档案,起草各种文件,掌握全所各个工作环节的情况,要干的事情很多。她自信,不久的将来,她就能向所长提出有益的建议。她说:“我真觉得我的生命和这个地方联在一起了,因为这个事业的兴衰就是我个人的兴衰。”

这位叫辛平的小伙也是24岁,不同的是他在被这个所录用之前已经换了五六个工作单位,看来更“不安分”。

辛平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很想上大学。但母亲不让,仅仅为了怕以后分到外地工作,就强令他上了自己所在工厂的技校。技校毕业后分在本厂设计所工作,一个星期的任务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其他时间整个坐着。辛平喜欢无线电,就天天看这方面的书。在这段时间里母亲也意识到了没有大专文凭的遗憾,便让他考职工大学,说不考就死给他看。辛平遵命考上了,但没有上过一门完整的课,脑子里想的全是无线电线路。他觉得这样实在受罪,学了三个月就退学了,周围人都为他惋惜。后来,他在厂内调了几次工作,越调越不满意。那一段辛平常想:一天一天公式化地过,上班、吃饭、聊天、休息,大好年华就象流水一样过去了,真不甘心。他多次请求调离本单位,但放人的可能一点都没有。他不得不付出最高的代价——辞职,彻底舍弃了国家正式职工的“人事身分”。辞职后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去找工作,而是一个人骑车南下,花了36天的时间作社会调查,见世面。从北京一直走到广东的惠阳县。这36天他历尽千辛万苦,但却非常高兴。他说一天所看到的、感受到的,比在北京一年的还多。

这之后他又换了三个单位,之所以频繁更换,主要是为了能搞自己喜爱的无线电。但他没有如愿,因为领导叫他干什么他就得干什么。

他终于发现了北京晚报上的这则招聘广告,他想先去看看。填表时他把简历写得很细,想着人家一定要盘问辞职的事。可别人告诉他根本不用写这些,要写的是技术简历。他更没想到的是,过去虽有无线电特长但只能拧螺丝钉、装水表、搬运东西的他,被这个所一眼看中,给了他高达90分的印象分。至于这个所的民办性质、要担风险等问题,他说这正是他所欣赏的地方。他很赞赏这个所的宗旨——改革一切不合理的管理体制。最后,已经当上实验员的辛平告诉我说:“我一直渴望自由选择职业,结果绕了一大圈总算绕到了我喜欢的工作。可这一圈是6年的时间呀!”

杜伟是北京航空学院自动控制专业1983年的毕业生,今年25岁。毕业后他分到首都民航维修基地工作,待遇不错。但一年后他辞了职,因为“憋得头上都快长出犄角来了”。辞职是没办法,领导不许他调工作,不让停薪留职,他只好开了这里几十年来干部辞职的先例。他想:改革已为青年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有大学文凭,找个生计总不至于困难吧。就在这时候,他遇到了一位锐意改革的公司经理。经理当即出路费邀请他参观本企业,提出:或者帮我们做些事情,成为工作上的伙伴;或者到这里来干,成为同舟共济的朋友,只要你觉得合适,选择哪条路都行。杜伟觉得他头一次碰到这么痛快、开明的人。

他选择了后者。遗憾的是就象很多改革者受到非难、审查一样,这个公司也被上级派来的工作组整顿了长达半年之久。他因是辞过职的人,首先就引起了工作组的反感。杜伟则认为:这是传统的对人的管理和现代观念的冲突。再则,他们了解人的办法就是看档案,幸而他的学生档案只有薄薄的几页。即便不是这样,档案又能说明多少问题呢?它是别人对你过去的认识的记录,这些记录中总是渗透着写档案人的观念。

杜伟只好另谋生路了。这时他才发现失去了国家干部编制给他带来的麻烦。他联系了起重机厂、中美合资的中国惠普公司、北京友谊公司等,都因编制问题解决不了而不能录用。一阵奔波之后他坐下来认真想了想,觉得也没有什么可惜的。他坚信改革必然会开放劳动力市场,重要的是要在机会到来之前抓紧锻炼自己的才干。

他终于找到了选择的机会。通用技术研究所既没有干部编制限制,也无对辞职的偏见,甚至不要求一定调档案。他们看重的是人的实际能力和事业心。杜伟和所领导认真谈了具体工作,最后商订让他搞技术贸易。他觉得所领导很理解他,他喜欢经营管理,同时又没有脱离技术工作。

至于医疗费、退休金的问题,他说:一个现代人总是依赖别人为今后提供什么保障是无能的表现,应该有勇气靠自己的奋斗。我希望我的这种保障以投资或股票的形式来实现。

告辞三位青年出来,我心里很有些不平静。我从他们身上看到现代人的素质——在职业的选择上敢冒风险,敢砸铁饭碗。

旧有的体制使人们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依赖心理,什么都等待安排,等待社会和国家提供一辈子都不用提心吊胆的保障。这种体制弄得我们很多青年缺乏自信心,缺乏奋斗精神,怯于竞争,不敢冒险,而且还养成了怨天尤人的坏毛病。与此相对照,上面三位青年的个性显得多么鲜明。也许有人会说,他们少年气盛,考虑问题不周全,将来就会后悔了。我则认为对个人利益考虑过于长远是中国人的一大弊病。顾虑明天而束缚了今天,使很多人一事无成。这三位青年不同,他们是奋斗今天,创造明天。如果他们齐心合力去奋斗,谁能说他们不能建立起集体医疗基金,不能盖出三间一套、四间一套的房子呢?

有些人对辞职看不惯,不理解。实际上这是在不合理的人事制度下所采取的一种不得已的做法。中国的辞职与西方国家的辞职含义不同,它不仅是辞掉工作,而且是辞掉了“编制”,为再找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这就更需要勇气。不难看出,这几位青年敢冒此风险不是为了赚大钱,而是出于对人的价值更高层意义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才干,不甘碌碌无为。这种愿望使他们勇气倍增,成为冲破现行人事制度束缚的先行者。

更值得注意的是象北京通用技术研究所这样的改革单位,尽管它还比较弱小,但已在多方面显示了优越性。它体制灵活,环境宽松,观念先进。没有铁饭碗和大锅饭反而更吸引志士仁人。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单位与敢于冲破束缚的人们的相互吸引、结合,才在中国的各个地方形成了一个个人才流动的“小气候”。无疑,它们对人事制度的整体改革,将起着重要的作用。(题图:张安)

猜你喜欢
不安分人事制度应聘者
《当代中国人事制度》出版发行
不安分的天空
不安分的大地
面试好难
把降落伞卖给农夫
让你“不安分”的小家电安利帖
电话预约技巧知多少
蔬菜不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