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械采风网络文化工作室”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辐射、影响、服务、教育全院师生,最大限度地整合学院优秀网络文化资源,为全学院师生提供最新颖、最权威、最具视觉冲击的网络文化产品,传播校园网络文化正能量,在此基础上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网络文化
1“机械采风网络文化工作室”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展现
1.1整合网络媒体资源,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机械采风网络文化工作室”将贴近学院学生日常生活的各类媒体资源进行了一次整合,融合了当下学生常用的媒体资源,便于学院学生及时有效获取信息。同时工作室通过对各种媒体资源内容上的统一管理与审核,强化内容上的教育性和娱乐性,进一步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使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1.2突出特色板块功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机械采风网络文化工作室”注重挖掘學院特点,打造突出机械学院学生特点的特色板块,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内涵。目前工作室开发了“泉城义工”、“科技秀场”、“先优达人”、“大画宿舍”四个特色板块,各个板块特点鲜明,内涵丰富,对学院学生成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教育和感染。
1.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旨
在“机械采风网络文化工作室”构建的基础上,工作室下设管理办公室、新闻编辑部、网络运营部、记者团、技术开发部五个部门。工作室成员来自全学院各个专业,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取长补短。在完成校园媒体节目内容的制作中,亦打通了各专业之间的壁垒,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策划能力和专业能力,这一系列的工作可以为这些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从而提升了学习的兴趣,挖掘有特色的制作理念。
1.4倡导及时互动交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机械采风网络文化工作室”,利用QQ、微信、贴吧、微博等平台,针对网络舆情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焦点,及时进行调查研究,为学院和辅导员网络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依据和便利。充分发挥学生自创网络文化产品的传播、舆论导向和辐射作用。
2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效应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效果
2.1优化育德育人环境,促进学风建设
“机械采风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建立,充分发挥“互联网+”环境下自媒体智能快捷互动性强的传播优势,倡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结合学院的机械文化节系列活动,组织了“英语四级模拟考试”、“求职精英挑战赛”、“英语风采大赛”、“谁是谁非辩论赛”、“班级风采大赛”等一系列学风建设活动,举办优秀学子交流会、期中学习经验交流会、考研交流会,选拔学生助教进行一对多的帮扶活动等。通过搭载学生学习与展示学子风采的平台,有效地推动了学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学院氛围。进一步优化了学院的育德育人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夯实了基础。
2.2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机械采风网络文化工作室”牢牢把握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的辐射功能、示范功能和引领功能。通过选树典型、注重培养、强化宣传等途径,弘扬大学生先优典型的精神品质,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增强他们的感染力、辐射力和穿透力,在全学院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使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效果深入学生内心。
2.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高教育工作感染力
“机械采风网络文化工作室”秉承“推送文化产品,搭建实践平台,服务学生成长”的理念,利用新平台、新载体,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将高校长期培育和沉淀的校园文化、价值理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对在校的大学生进行人文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增强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高效化,从而实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的目标。
3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效应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思考
“机械采风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建设和推广,在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的网站和特色栏目的基础上,对于大学生观念认同和价值认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日常化、生活化深入具有深远影响。
3.1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舆论阵地
通过网络文化工作的建立,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具有积极的影响,工作室运用微媒体开发寓学于乐、寓教于乐的网络文化活动,将主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大学生思想中去,让他们理解、接受、认可先进的思想,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2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动交流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即时通信工具,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建立有助于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并可以对学生聚焦的热门话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
3.3加强文化网络工作室管理队伍建设
以“机械采风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建设为例,其工作运行机制不断调整完善。一是建立了由学院分党委领导、分团委指导下学生会各部门协作支持,新媒体中心具体负责,专业指导老师协同的工作模式。在网络文化工作室人员选任上,教师队伍选择政治可靠,责任心强,年富力强,熟悉网络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工作人员负责,在学生上特别选择理想信念坚定的党员和学生干部负责。二是形成了全员参与的格局,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作为引领,全院学生等都参与到了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中。三是实现了学生团队自主管理,细化了工作分工,建立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学生队伍; 坚持让学生成为网络的主人,充分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带动作用,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网络教育机制。
3.4形成大学生意识形态的自我教育
大学生主流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国家层面上的宏观管理和引导,还需要发挥高校阵地作用,细致入微地进行网络媒体安全教育,大力弘扬主旋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网络媒体安全素养,培养大学生使用微媒体的自觉意识。高校通过树立网络媒体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反向解构不良传播方式,提升大学生信息辨别能力;甄选微媒体正确意见领袖,促进微媒体传播正能量三方面教育,避免大学生信息安全隐患。
结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开展离不开网络文化的支持与助力,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建设发展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把方向”。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工作需要借助好网络平台,充分认识网络文化的特性,特别是要找寻到网络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同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找好切入点,用好教育策略与途径,开辟好教育阵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简介:滕昆(1989.11-),男,汉族,山东济南人,山东交通学院硕士,助教,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