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娟
摘要:在新课改下提出了当前的教育教学要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历史学科在这一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加强情感的投入,从历史教材中挖掘出人文素材,教师要扭转以往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为学生营造一个人文氛围,充分将历史学科中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形成的作用发挥出来。本文就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人文精神
进入到新课改后,人文精神成为了教育界思考的重要问题。教育教学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历史学科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和提升人文素养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把握该学科的优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挖掘教材中可以进行人文教育的元素,充分的借助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那么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下面将展开详细的阐释,也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借鉴。
1 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于当前的初中生来说,他们成长的背景是在一个迅速变化的时代中,所以这一时期的学生相对比较敏感,思想也比较的活跃,具有着鲜明的个性。但是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在心理上表现得相对脆弱,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的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对于一些学习上比较特殊的学生更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教师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和这些学生进行交流与活动。对于学生一些独特的想法,教师不应该一味地否定,而是学会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这些想法产生的原因,更好的帮助他们解决。
2 剖析教材主题,挖掘人文思想
为了能够在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要学会从教材中挖掘一些深层次的内容,从中找到隐藏的一些人文元素,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展开全面的人文教育。更好的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能够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除此以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学习一些伟人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些青年为了国家未来的发展,为了挽救祖国的命运是如何奉献自己,如何进行革命的,通过这样的学习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心,同时激发学生要好好学习的斗志。
3 使用新型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下,历史学科更加重视学生健康思想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把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创设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注重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实践或者是走出课堂在课外学习历史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更多的感悟,人文素养也因此得到有效的提升。比如可以采用参观法、调查法等等,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受到很好的思想熏陶。教師可以根据当地的历史情况和一些历史古迹让学生去参观,例如在学习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百家争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了解孔子和孟子等这些思想大家的故事和思想,更好的进行人文教育。
4 培养学生国际主义精神
在人文教育中我们也希望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担负起民族发展的重任,能够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出他们的力量,这就需要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国际意识。比如在学习到部编版抗战历史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以专题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日本曾经犯下的种种罪行,让学生分析为什么现在的日本当局不肯承认南京大屠杀,去分析他们的目的,从而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针对自美国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中,各国针对利率进行下调,召开首脑峰会,同时中国计划投资4万亿人民币拉动内需等一系列共同抵御危机的事例,来增强学生的国际合作意识包括将一些和二次世界大战中相关的国际主义战士:比如白求恩来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精神。
5 强化初中历史经典文化教学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很多时候会导致人们的精神空洞或者是情绪的急躁,从而爆发出一些社会问题。而这些也会影响到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构建,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很多的学生容易受到一些西方思想的影响和侵蚀,对于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知道的少之又少,这些否不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那么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应该注意进行这些历史经典文化的渗透,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下册历史中,其实蕴含了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比如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化还有清朝前期文学艺术,这些章节的内容都可以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一定的渗透和培养,让学生充分感受我国经典文化的魅力。
6 结语
总之,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技术和经济才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将自己的历史教学同人文教育进行结合,做出不懈的努力,提升初中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程前.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中华少年,2015(25).
[2] 吴雅宏.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运用[J].教师,2014(03).
[3] 曹莉玫.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文理导航(上旬),2013(11).
(作者单位:新疆昌吉州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