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2019-09-10 07:22:44高莉萍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5期
关键词:中学化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莉萍

摘要: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入的学习和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养成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就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学化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引言:

初中化学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今后化学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在当前实际教学中,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只关系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使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因此,化学教师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合理设计课堂结构

在知识信息高速更新和发展的今天,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适应社会生活的首要因素。在化学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要优化课堂结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去探究知识,去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目前一个突出的共性问题,就是课堂上教师讲得太多,特别是毕业班的课。教师本来是一心为学生着想的,只担心漏讲知识或少讲而学生不会。教师讲得很辛苦,但学生处在被动听课状态,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太小,很难获取较大的学习效益。因此,要实现主体教育思想就必须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学情境[1]。就要在平时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在教学中我们还主动投入到学生中,和他们谈理想、谈生活、谈兴趣、探究知识,尊重他们、呵护他们。

二、创造融洽的教学氛围

中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些都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教学土壤。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习惯于让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即使自己产生了一个疑问也不敢向教师提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怕影响自己的权威、怕打乱教学程序,教师对问题的培养意识重视不够,学生只有一味接受,于是课堂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破除这种“习惯意识”,首先就要营造融洽自由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2]。特别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引导他们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方能逐步解放自己,在思维的空间自由驰骋,逐步做到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善于提问。

三、开放探究实验

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实践操作能力是新课标下的重点教学内容,为此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大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力度,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比重,通过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同时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熟悉掌握各类化学实验设备的正确用法以及实验探究的步骤,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意识以及严格的规范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例如:在教学“钠与水的反应”一课时,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观看钠与水反应实验视频,并对学生进行相关讲解,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在对学生进行小组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及钠的物理性质,在让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并进行记录。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理解了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的实质。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各项能力。

四、运用互动式问答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中学化学教师要深入的研究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问题,运用互动式问答,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掌握,从而不仅使学生轻松的掌握重点、难点,更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教师在做镁条燃烧的化学实验时,可一边实验一边让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提问学生都观察到了哪些现象。学生观察后能得出有白色的光,燃烧过程中还会放出热量,生成物中有白色的固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的给予评价,通过问答的形式,学生能够加强对镁条燃烧现象的掌握,提升化学教学的效率。

五、评价方式的改进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相应的评价体系作支撑,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总有许许多多的障礙,之所以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它与现有的考试、评价制度不完善有着必然的联系。在当前中学教学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阴影的情况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势在必行。考试应该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科综合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考试内容上,减少封闭性试题的份量,增加开放性试题的分量,把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考试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4]。

在平时教学中,应多采用鼓励性评价为主,不应该使评价成为区分学生优、差的工具,而应该使其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不足中吸取经验,以待日后更有提高。另外,学生在犯错之后,不应该立即给予过多的惩罚和责备,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恐惧失败的心理。人难免会犯错,如能在错误中获得启示与经验,学生就更容易迈向成功的目标。教师要让学生有改进的机会,引导他们在改进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取经验,最后必能在成功中成长并获得满足。

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和有创造性的活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愿望,使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去分析和研究,教师在学生思路堵塞时起到点拨的作用,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国志,杜亚玲.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8(27):109-111

[2]程世瑞,邵风.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04):37-38

[3]李宁刚.浅议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06):11-12

[4]唐莉娟.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18):27-28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四步”解答中学化学工艺流程题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14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7:22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8:53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3:25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7:47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0:26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6:16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04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