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逐渐重视教育领域的进步,创新高中教学模式是教育领域进步的表现。在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中,借助历史故事进行教学的创新方式是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的典型代表。该创新教学模式在历史堂中的应用不仅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推动历史教学的进步。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历史故事教学
引言:“读史使人明鉴”,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历史知识的深刻了解与应用可以规范人的行为,存在提供经验的特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效率不高、交头接耳、睡觉等违纪行为,这类违纪行为的出现限制了历史知识对学生的影响,体现了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的情况。对此,本文通过探讨应用创新教学模式—借助历史故事教学再思考的教学方式,为读者阐述创新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优势。
一、利用历史故事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还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历史教学模式中,借助历史故事进行教学的模式可以实现该教学目标。因为据心理学家探究:人在幼儿的时期存在听故事、看动画片的爱好,该爱好一直伴随着人的成长,在人成长的过程中,‘听八卦’成为听故事的延续。因此,针对心理学家提出的观点,教育工作者将此观点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应用中,形成了借助历史故事进行教学的模式。动画片、故事的主角大部分引用历史中的人物与故事进行延伸,形成了神话类型的故事情节。
例如: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故事背景是中国古代商、周两朝演变中进行神话色彩的渲染,其中该片中的角色姜子牙、周文公的确是历史存在的人物。因此,高中历史课程在涉及商、周两朝的知识点中,教师可以讲述周文公与姜子牙的历史故事:姜子牙辅助周文公建立周朝,分封‘齐’为姜子牙的领地,现如今山东部分地区从而形成分封制等内容。以此,在高中学生心中产生共鸣。因为该动画片的放映在高中学生心中存在较深的影响,那是学生童年生活的象征。这种创新式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延伸教学内容,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效率。
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历史故事进行教学的方式存在较大的优势,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历史知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历史人物、背景、事件、影响、意义等方面知识的收集。通过教师需要起到引领的作用。例如:在针对美国南北战争课题的教授中,教师首先可以介绍该战争中两派的代表人物,北方为美国总统林肯先生,南方为种植园农场主的代表。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小学时曾学过关于林肯先生身世的课文,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其次,教师可以讲述关于黑人奴隶的故事。并将两者故事进行结合式的处理,作为主线的概括。最后,教师根据小组为单位,将该事件的时间等方面进行收集,并采取发言式的方式,分派小组代表进行内容收集的阐述,以此,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印象。
二、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历史故事: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在社会中的应用,网络中出现了大量历史教学资源,由于受到网络属性的影响,该教学资源内容存在乱而杂的特点。历史教师在应用历史故事时,通常会从网络中获取历史故事资源,为此,需要教师仔细的筛查,应用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历史故事,正确引导学生的历史观。
在历史知识的中,教师需要灵活的应用历史故事,杜绝出现盲目穿插的情况。例如在针对百团大战等历史知识的教学中,首先讲述历史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如百团大战的历史背景,日军对共军实施大规模扫荡的情况。之后穿插收集关于百团大战的历史故事,在彭德怀等同志的领导下,我军出动百余支团级部队,以破坏华北地区的日军铁路线、矿山等目的进行的袭击类型的战役。该战役是我军抗战以来出动的最大规模人员的战役,强烈的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师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意识到身处和平年代是先辈用血肉换来的。
根据此例,教师应认识到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历史故事的重要性,选取恰当的历史故事可以有效的疏导学生的情感[1]。因此,教师在应用创新教学模式前认真的备课,积极的收集关于课题的历史故事,详细的学习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的主题筛选收集到的历史故事,并进行课外练习,提高教学水平。
三、借助多为题展示生动立体的历史故事: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等硬件设备普遍应用于高中课堂。该硬件设备的普及,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改变了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因此,在高中历史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将多媒体硬件设备与历史教学方式结合应用。将历史教学中主要教授的知识内容通过幻灯片形式,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呈现给学生灵动性的教学效果,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呆板的特点。高中时代的学生普遍存在看电影、视频的爱好,该习惯从儿时观看动画片时养成,而现如今,较多电影题材根据历史事件进行改编、处理进行拍摄。因此,面对这种现状的发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历史实纪视频的方式进行创新历史教学。这种模式属于讲述历史故事等教学模式的升华与演变,通过多媒体等硬件设备播放关于历史实纪,可以形象的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人物在过去的场合,作出措施的艰辛与内心的伟大。学生在观影后会受到人物的影响,产生相应的情绪。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内容偏向历史大型事件的总结,其中会出现关于侵略、破坏、战争等消极的课题,教师可以通过选取正面的历史视频题材,引导学生认识到战争的可怕,和平来之不易的思想。网络中有关历史的视频,大部分通过对历史事件中主要的人物进行论述。例如在文艺复兴题材中,视频主要通过对达芬奇、但丁等伟人的生活、遭遇进行解析,分析其创作的过程[2]。因此,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可以感受到伟人面对不利环境时的决策、态度。受到伟人行为的影响,学生的意识会受到不屈不挠等品质的熏陶,从而应用在自身的生活中,养成做事情坚持到底的良好品质。
教师在教授关于抗日战争课题时,为了实现营造课堂积极的气氛,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教学目的。可以通过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片段实施,电影中存在中日双方在甲午年间发生战争的片段,在中日双方装备悬殊巨大的过程中,中方展开的一系列措施。虽然该片的拍摄主题时间在甲午年间,与全面抗战的时间存在冲突,但是该影片展现的是中国应对日本初期的表现。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培养爱国情怀的同时,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在往后的学习过程中,以维护国家的利益、推动国家的发展作为自身学习的目标。
结语: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利用历史故事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历史故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等优良的情怀,促进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贞. 名人传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2]石晓健. 高中歷史学术性课堂建构的理念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4.
作者简介:陈卫星(1970.4-),女,汉族,籍贯:海南省海口市,最高学历:大学本科(学士学位),职称: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中学德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