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 23:07严天涓
南北桥 2019年5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教学运用教学效率

严天涓

【摘    要】生物是一门基于实验而发展起来的學科,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法不仅是强化教学的直接手段,更是创新生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  高中生物  教学运用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170

生物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生活和自然生活的基础学科,它许多概念的形成和结论的获得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也就是说,实验是推动生物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验教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再现生物发现,还能激发学生探索生物新世界的好奇心,推动高中生物学科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将从实验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出发,具体分析其运用的背景、原则、作用和方法。

一、实验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背景

高中生物学科在经历了数次改革之后,加大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理论转化能力的考察力度,传统生物教学中教师机械操作实验,学生自主实验机会缺乏的状况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生物教学的需求。同时新课改的提出也强调了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实验操作技能,做好高中、大学的教学衔接工作。因此,教师要明确当前阶段的高中生物教学趋势,抓住这个改革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高中生物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实验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首先,教师教学实验的设计要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充分结合,根据实验内容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认真分析实验的可行性和难点,保证实验的实施具有可靠性和科学性。其次,教师要明确实验的原理、步骤,充分做好实验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准备,不仅保证装置、器械、材料的到位,还要考虑实际操作和结果分析的科学原理和依据,坚持实验的真实性,不随意篡改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只有保证了实验的科学性才能保证实验的真正意义,获得具有真实价值的实验结果,形成学生理性科学的实验精神。

(二)实践性原则

生物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要有学生的知识储备、实践能力作支持,教师实验的设计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理论认识和具体的发展要求,如果实验脱离了教学的客观需要和学生的认识,学生将难以通过实验获得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知识点的强化。教师要充分考虑实验环节中的匹配性与可行性,从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出发准备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否则实验设计得再完美也缺乏有力的支持,利用实验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目的也将难以实现。

(三)拓展性原则

实验教学的目的之一在于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但与此同时,教师同样不可以忽略教学实验补充拓展课内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完整的生物学习认知作用。教师要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总结提高学生资料查找、信息整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创新意识、探索欲望,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高层次的学习和科学研究做好充分的理论与实践准备。

三、实验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作用

实验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最大作用在于“破旧立新”,既克服传统生物教学方法的弊端,又要为生物教学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事实上,在不重视实验教学的传统生物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的形成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生物学科教学目的的完成度很低。因此教师借助实验教学,既能推动生物教学的目标的完成实现,又能在此基础上建立生物教学新模式,形成学生全新的生物学习策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自主探索的科学精神。

四、实验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方法

(一)构建良好学习情境,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实验是教材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连接课内知识与课外信息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许多生物概念和实验结论都有很强的抽象性,只依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理解和记忆的效率。另一方面,实验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包含着不同的实验原理,因此教师借助教材中的知识点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既可以提高实验教学的科学性,又能实现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和拓展。比如叶绿素提取实验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叶绿素的组成和不同色素带的吸光情况,再让学生按照实验步骤一步步完成色素的提取。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添加不同的实验试剂掌握不同色素带的溶解、破坏特性,通过吸光直观感受到不同色素带对光的敏感程度,从而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形成一个基础、科学、立体的认识。

(二)个人实验与团队实验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生物实验在教学中要对不同培养目标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生物实验可以分为单人实验和团队实验,教师要挖掘不同实验类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和作用。在个人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学会查询实验资料,建立学习信心。在团队实验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实验分工,将实验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成员身上,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其次,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团体实验效益的最大化,在团队中不单纯做“加法”,更要做“乘法”,发挥个体组合的最大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讨论、多实践、多总结、多创新,将个人的智慧综合起来为同一个目标服务。同时还要形成团队之间良好的合作意识、互助氛围、团结精神,真正发挥生物实验的教学启发和引导作用。

(三)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

生物实验是由一个一个小环节构成的,每一个实验环节都是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研究态度的出发点。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强调实验的严谨性、科学性、专业性,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开展实验,科学分析实验结果,形成自己的实验结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成功的可能和严谨精神。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例如良好的听讲习惯、记录习惯、操作习惯,在实验中逐步形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为实验的成功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验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视。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加强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用理论推动实验完善,用实验强化理论记忆,推动生物学科在不断实践、总结、完善、创新的过程中发展进步。另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完善学生对实验的操作、分析、总结,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法教学运用教学效率
以“氯气的性质”例说元素化学的“实验化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