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海彬
【摘 要】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九月,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上的撰文,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自然更应该在实验上体现出教改。本文从传统实验“照方抓药”的设计缺陷开始论述,提出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科学素养。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研究的发展,提出化学密切联系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实际意义。对教师角色的转变和主动改革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改革初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048
2018年9月,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提出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吹响了“课堂革命”的号角。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求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都进行一场深刻的革命。
化学正好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和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课程实施中就不能不重视发挥化学实验在学习中应有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和发展。
一、实施课程改革中实验教学如何变化
(一)由“照方抓药”向实验设计方向发展
以往的实验往往是老师准备好实验仪器和药品,学生按着实验台上的实验用品和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照方抓药”式的实验操作,学生的实验基本上属于一种纯技能的训练,缺乏足够的思维和创新。于此,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实验新目标是“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同时,对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多个设计实验的题目,例如: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变化;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推断孔雀石分解产物等。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就应当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及身边的相关知识,与学生共同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其他如: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等一系列实验,这些实验的开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闊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
(二)由验证实验向探究实验的方向发展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将实验教学跟探究学习融合起来,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发展学习的兴趣,这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教材(上册)共有16个“活动探究”其中通过实验进行的就有10个,其他的实验大多数也由以前的验证结合变为通过实验探究结论。教学中一般通过化学实验问题提出―作出猜想与假设―(或化学实验事实)―实验验证假说(或科学抽象)―得出科学结论-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实验教材中关于质量守恒定律和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就是典型范例,这样就让学生充分体验,理解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丰富学生探究的亲身经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在学习效果上有非常大的提高。
(三)由纯学科内容向贴近学生生活方向发展
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通过化学实验拉近学生与化学的科学间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像“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酸雨的危害的模拟”等实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我们身边的事物,观察和探究身边的常见现象,从中发现问题,通过实验进行科学解释,不断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四)由静止对照向互动交流方向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都给出了,在教学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结束后都会对照教材的或老师所给的标准答案,并依照教材的答案背下来,甚至可以不做实验。以后,可以在实验设计上取消由教材或老师将现象、分析、结论等环节的明示变为学生自己来完成。这样在实验结束后,学生就观察到现象,分析的思路以及得到的结论进行互相交流、印证。对实验中出现的错误和不当的方法引起的问题、偏差等,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失败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二、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变化
(一)教师由教者变为牧者
很多老师在化学课上,都能绘声绘色的让课堂变得有生气。但普遍不敢将课堂让给学生、不敢放心让学生进行实验、不敢创新突破课程的探究性实验。这样下去,对于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创新性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是很不利的。教师要充分的相信学生,深入其中参与每组的设计和耐心听取其意见,适当的给予建议,允许其犯错纠错。不要去拔苗助长,而是静待花开。由高高在上的教者转变为生命的牧者。
(二)充分利用好实验的设备设施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铺开以来,城市农村的学校实验器材药品等设备设施已相当完善了,能够提供学生大部分实验所需。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果教师将此实验设备束之高阁,弃之不用,不但是物无所值,更是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改革思想背道而驰。作为化学教师,就要在平时多用功夫慢慢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规范的操作。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作风都是行之有效的。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充分发动学生利用和改造生活中的一些器具和生活用品,用于进行实验组装连接和实验,学会制做实验器材。在每堂有实验的课中,要充分让学生进行演示和展示,增强其自豪感和表现精神。也能根本上减轻老师的“劳动强度”,更丰富了课堂的形式和效果。
三、结束语
课改是一场心灵的革命、课改是一场观念的革命、课改是一场课堂技术的革命、课改是一场行为的革命。让我们立即响应陈宝生部长对教学改革的号召。为所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好务。为此,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当以实验为依托,走在教改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