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阿琴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会出现一些语文底子薄、语文素质差、学习积极性低的学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困生”。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尤其是学困生。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困生 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094
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是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从倾注人文关怀、真情鼓励、探索适宜的学习方法等方面谈论了在语文教学中做好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
一、倾注人文关怀,开启心灵
俗话说:“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教育家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转变学困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倾注人文关怀,师爱付出与流露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合作心灵沟通的过程,它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终。
学困生有着独特的内心世界,他们比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爱心倾注,他们像弯曲枯黄的幼苗需要雨水滋润,需要阳光温暖一样需要我们老师的尊重和关爱。平时要把目光更多的关注在学困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多沟通交流。多一个关心的眼神;多一句问候、了解;多一次闲谈家常;多一次游戏活动的参与,都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亲其师,自然信其道”。心的距离近了,不论是教学的实施还是教育的达成,学生自然就会欣然接受,对你敬爱有佳。
面对学困生出现的学习上的差异,行为上的差异甚或严重的行为过失,教师要学会设身处地正确认识、理解和诱导,要站在“人”的角度尊重他们的人格,对可取之处应予及时肯定,切不可以“恨铁不成钢”,用过激的言行刺伤他们的心灵,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破罐破摔”。爱默生曾中肯地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二、正确对待学困生,帮助学困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自人类诞生以来,个体的差异就普遍存在,同样,在语文教学中也不例外。教师要客观地认识到学困生的产生是必然的,从而正确对待学困生,帮助学困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自信、乐观、坚强地面对学习上的困难。首先,语文教师在每接任一个班级时,应及时敏锐发现本学科存在学习困难的學生。对于这些学生,教师不能一味地归咎于学生懒惰和散漫,而应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鼓励,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其次,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较敏感的青春期,自尊心极易受到伤害,同时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肯定。经研究发现,大多数学困生普遍存在自卑、沮丧等悲观心理。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困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多鼓励、多关心、多肯定、多了解的方式,拉近与学困生的距离,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同时,采取一对一的政策,尽可能主动单独地找学困生谈心,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和难处,找到“困”的根源,并着手解决。笔者班上的一名学困生原本上课时总是积极发言,但有几日他上课总是发呆,且课间时间也不爱说话了,笔者注意到这点后,课后找他了解了情况,原来他之所以有这样异常的表现,是因为他的父母离异了。笔者开导他说:“父母离异是父母的事情,但是爸爸妈妈始终都是爱你的,你只要好好学习,爸爸妈妈就会高兴了。”通过这样的沟通交流,学困生就会感到老师在时刻关心和帮助自己,从而获得学习的动力。除此之外,教师要引导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一起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比如可让四到五位学生与一位学困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学习较好的学生帮助学困生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以规定的时间为考察期限,看看哪个组的学困生进步最大,并给予相应的奖励。通过这些措施,学困生能感受到老师和同学都在帮助自己,从而建立起积极向上、努力勤奋的健康心理。
三、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我们在读小说、看电视的时候不难发现,章节、剧集之间往往是设在情节向前推进时,这样暂时挂起就会让读者、观众产生一种期待的心情,同样这也可以运用在教学中。比如,在讲《背影》一文时,文章开头便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时,教师可以设置疑问:到底是什么原因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呢?先给学生设置一个悬念。接着,教师再问:一般会描述人的哪一个部位?经过讨论得出:一般是用面部神情来描述。而《背影》一文,为什么会细致描述“背影”?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里讲的是一位老父亲的背影,它描述了父亲的艰苦生活,和为儿子无怨无悔的付出,“背影”表现出一个父亲到儿子的爱,“背影”是父子分别时留给儿子最深刻的烙印。所以,作者采用描述背影的方法来充分渗透其中的情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持之以恒,凸显成效
造成“学困生”学困的原因有多种,如先天性或生理缺陷、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学方法不妥等,加上受年龄、知识、性格的影响,他们的思想与行动往往具有很大的反复性。今天认识的东西,明天又会忘记,刚刚得到表扬,转身又做错事,教师必须正视这一点,不怕麻烦地耐心疏导,要允许学生多次反复,事情的发展往往会有曲折,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一样,我们在做学困生转化工作时,不能企图通过几次谈话、补课、家访就立竿见影,对他们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应客观地加以分析,明确“反复”是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特点,作为教师,要一而再,再而三、持之以恒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见到效果。
总的来说,学困生的转化并非朝夕之功。学困生的转化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俗话说:“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语文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学困生转化要从培养学困生的信心、兴趣开始,然后逐步的制订具体的学习计划,具体的转化措施还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地研究与总结。切实的做好了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语文教学质量才会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初中学生整体的语文水平才会提高。
参考文献
[1]马汝菊,高云鹏.浅析对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化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