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数学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2019-09-10 07:22刘艳菊
南北桥 2019年19期
关键词:方法探讨启发式教学高中数学

刘艳菊

【摘    要】高中数学启发式教学旨在树立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体验知识生成过程,尊重其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启发式教学需要改变教学方式,以引导启发为主,设置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注重预习过程。

【关键词】高中数学  启发式教学  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044

随着新课改在高中阶段教学过程中的深入推进,数学教学开始把关注重心放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上,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提高越快,也越有助于高中数学的学习。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需要一改传统被动式学习方法,革新灌输式教学方式,重构师生教与学的关系[1],让教师做学生的指导者与合作者、启发者。教师以引导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开创一种自由的、广阔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真正明确理论的推理过程与应用。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具体谈一下如何开展启发式教学方法。

开展启发式教学方法,有一个总的教育教学宗旨,即引导启发的方法。这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也是精髓。高中数学内容多,又抽象,尤其是学习椭圆几何和数列、抛物线的时候,各种数学模型涉及的诸多定理公式,需要学生的去理解记忆。但是很多教师会发现,如果只是让学生背公式,他们仍然不会以数学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得到合适的引导启发。例如抛物线的方向不一样,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法公式也不一样,学生如果只会套用,而不会结合具体题干问题,找到问题与数学公式之间的关系,那么仍然无法学好数学。因此,教师要铭记,启发式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引导启发为主要指导原则,以此来设计教学过程,精心安排教学活动,设计生动真切的教学情境等,学生的思考、发现、收获才是启发式教学中最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

首先,设计教学情境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依据。情境的类别很多,例如生活情境、探究情境、问题情境、互动情境等。不同的情境,有着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对学生的情感或思维产生激发,助力启发式教学。设计开展情境教学需要教师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情境要自然真实,切忌生拉硬拽。高中学生对学习的要求越来越明确,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质量高低,取得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所以,教师要花大工夫设计教学情境,力求情境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紧密贴合,情境到课堂讲课的过渡也要流畅。第二,多设计与学生生活关联度大的生活情境。这种情境实际上不难开创,只需要教师多留意生活中可以作为教学素材的信息事件,进行深加工之后,融入教学过程。例如,生活中价格变化影响人们的需求,而需求大小影响购买力度,从而价格变化对商家的盈利大小产生直接影响。那这个影响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呢?这个生活问题,实际上与数学的抛物线有极大的相似度。教师要善于用实际的生活经验,来设计生动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生活现实问题,又深入理解数学理论问题。第三,设计问题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以问题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每一个教学情境,教师最好围绕一个问题为核心展开。这个问题要具体、有针对性,要能够直接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激发作用。例如,在学习集合的时候,教师联系集合的性质,先给学生一系列数字和符号,让学生把这组数字符号分为3组,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依据。而集合实际上就是这样的群,里面的数值有一定的规律意义。起初教师提出的问题很简单,并且依靠学生的既有学习能力与经验较为容易解决,但是解决这个小问题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产生感性的经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增强对学生的启发式引导。

其次,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的独立探究学习过程。不少教师之前以为启发式教学,就是关注教师的教学方法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过程没有要求。实际上不然,启发是一种方式过程,但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独立自主探究思索的意识,培养探究思考的能力,养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而这也是当前学生最缺少的。例如,在学习求算函数的值域和最值这部分知識时,标准的求算方法是判别式法,把函数化为一个含有y的关于x的二次方程,由于两个未知数都是实数,由此可以借用公式直接计算值域和最值。但是启发式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我们要以启发的方法让学生观察计算的公式,抓住最值值域的求算特点,探究更简便的方法来节省计算时间,提高做题效率。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函数的特点,自主确定函数的单调性,或者使用配方法,探究验证猜想的可行性,快速锁定选择题选项,得出准确的函数值域最值。在教学实践中,还有学生别出机杼,提出使用不等式法确定选项,这种创新型解题思路,实际上更有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最后,启发式教学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学生的预习。启发式教学,并不是教师的单方面任务,也不是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安排好教学情境,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及时答疑解惑就能完成的。启发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策略和理念。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作为启发式学习的主要实施者,要在课前做好预习。预,未雨绸缪也。高中数学教材的设计非常符合学生预习需求,包含对前面知识的回顾,对当前知识的初步把握,进一步推理探究,结合具体题型来把握知识要点,理解知识难点,最后还有反馈提高环节。教师要带领高中学生把教材的预习部分充分利用起来。例如,把预习任务作为作业布置下去,让学生每天拿出固定的时间进行预习学习。这个过程中,是学生在教材问题的激励下,独立建构知识模型,为课堂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打下基础。比如,函数图像的变换作图,这个环节容易操作,但是很多学生忽视教材这部分内容的预习,轻视预习简单知识的必要性。结果,在涉及到函数图像的平移伸缩变换的时候,不会根据函数的值快速确定函数图像,后续的启发式教学学生就少了基础概念,无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之落实,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组织者、启发者角色,以学生为核心,以现实生活经验为教学的重要依托,让学生自己预习,自主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韩龙淑,涂荣豹.数学启发式教学中的偏差现象及应对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10).

[2]吕传汉,汪秉彝.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6(02).

猜你喜欢
方法探讨启发式教学高中数学
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探讨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