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育
【摘 要】一年级是孩子人生学习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孩子们在幼儿园就非常向往小学生活,然而实际情况却与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进入学校没几天,他们就知道这里没有幼儿园那么好玩,那么自由自在;甚至有部分孩子还不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为了让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尽早适应小学这个新环境,入学前的教育十分必要。
【关键词】学前教育 一年级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023
每年9月,许多大班的孩子们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一年级这个过程,是他们人生学习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孩子们在幼儿园就非常向往小学生活,然而实际情况却与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进入学校没几天,他们就知道这里没有幼儿园那么好玩,那么自由自在;甚至有部分孩子还不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为了让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尽早适应小学这个新环境,我觉得对孩子们进行入学前的教育十分必要。
一、变陌生为熟悉,排除害怕心理
新生入学时才刚刚6岁,他们对新环境、新老师都很陌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比较差。老师就不要急于去上课,可以在开学第一课,先让孩子了解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接着带领孩子熟悉校园的各种设施,如各科老师的办公室、校医室、卫生间等,最后再去看看大哥哥、大姐姐怎样上课、怎样读书、怎样做操。
熟悉新环境,感知新生活,这可以帮助他们缓解来到新环境的紧张、害怕的心理。同时要让他们慢慢了解并喜欢自己的学校,知道学习是一件很有趣而又有意义的事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口令方法记规则,尽早适应新环境
孩子在幼儿园学习时,老师、阿姨都照顾的很细心,孩子们生活得也无忧无虑。但进入一年级后,每天要上六、七节课,且每节课40分钟都要求思想集中,此外课后很多事情都需孩子独立完成。面临这一重大转折,作为老师,我们要处理好这一阶段孩子的入学教育,让孩子们较快适应新的环境,这十分必要。
针对刚入校孩子的特点,为了让孩子尽快熟悉学校的规章制度,我把班级的要求和规章制度,以儿歌的形式教给孩子。孩子们通过這种形式,记得快,记得牢,然后我再反复引导、训练,不用几天的时间,每个孩子基本都能按要求做到做好。
1.课前口令:铃声响,进教室。书放好,坐端正。老师讲,专心听。要发言,先举手。站起来,大声讲。同学讲,仔细听。有问题,要补充。
2.上课口令:①课前准备要做好。铃声响,进课堂,小小脚,并并拢,小小手,自然放,课本铅笔放得好,静等老师来上课,比比哪个坐得好!②上课起立。老师上课问声好,立的直,站的快,老师回礼才能坐,动作轻快好孩子。③上课要求。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认真听,勤动脑,多提问,举手发言是礼貌。
3.读书口令:身坐直,头放正,肩要平,双手拿起书,眼睛离书一尺远。
4.书写口令:师:眼离桌面?生:(齐答)一尺远。师:胸离桌面?生:(齐答)一拳头。师:手离笔尖?生:(齐答)一寸长。师:头?生:(齐答)正。师:肩?生:(齐答)平。师:臂?生:(齐答)开。师:足?生:(齐答)安。
5.排队口令:排队快静齐,行进不讲话。
6.课间口令:下课铃响两件事,一要立即上厕所,二要做好课前事,时间足够不用跑,游戏玩耍不能远,课间安全记心间。
三、卫生常规小训练,养成动手好习惯
一年级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在家里,父母根本不舍得让孩子干活,更是缺少对孩子的劳动教育。面对此状况,培养刚进校的孩子的良好卫生习惯就显得刻不容缓。而一年级孩子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养成的品行习惯将伴随人的一生。所以我就从点滴小事开始抓学生的卫生习惯,养成他们热爱劳动,爱护环境,维护卫生的良好品质。
1.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做好“五勤”:勤剪指甲,勤洗澡,桌子勤清,物品勤摆,三操勤做。
2.班级卫生:前两周由老师带着大家清扫,要求孩子看见纸屑主动捡起,主动对齐桌椅,教室里无积灰,无死角。
3.做值日生要分好工,先洒水,后扫地;擦黑板,抹桌椅;对齐桌椅,倒垃圾;清洁工具放整齐。
4.管好灯扇,关好门窗,排队回家。
5.校园卫生:要求孩子不随地扔垃圾,看见垃圾勤弯腰,把它送回垃圾箱。
四、安全教育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精力充沛、头脑简单,身体正处于旺盛的生长和发育阶段,在精力和好奇心的驱动下,他们有一种天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而与此相对的是,这一时期的孩子在能力和思维方面都非常欠缺,尤其是安全意识薄弱,种种因素就决定了更容易受到安全隐患的侵袭。同时,他们的活动范围与活动内容也与幼儿园有一定的区别,安全事项也有一些差异,这就更需要我们老师反复的教育。
1.课间安全。课间玩耍时,不要剧烈运动,不要快跑,要稳稳地走,防止摔倒或和高年级学生发生碰撞;不做危险的游戏;不私自攀爬建筑物;不要把文具如直尺、铅笔等含在嘴中,也不要拿着玩耍,防止戳伤他人或被戳伤。
2.活动安全。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要听从老师的统一安排布置,认真做好准备活动,遵守运动规则,杜绝发生哄闹现象,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课间、课后在没有指导教师的情况下,不允许攀爬体育器材。
3.交通安全。孩子刚开始要求家长接送,熟悉道路,之后给孩子灌输一些安全常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有一双慧眼去观察学生,通过一些细节去了解学生。有针对的、反复的去强调去引导。这样不但达到了教学目的,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五、结束语
总之,只有在老师用心努力下,才会在孩子人生的初期就培养起他们各种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