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讨(1)

2019-09-10 10:38贺慧
南北桥 2019年6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方法探讨小学语文

贺慧

【摘    要】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写作体裁,旨在用高度凝练、简洁的字眼,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还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小学语文的诗歌多为绝句,即规律的、节奏感强的诗歌,教师要想更好地授课,还要从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203

小学语文教材课本中的诗歌多为规律的、节奏感强的诗歌,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思想情感的表达上也是直抒胸臆;行文清新隽永,令人印象深刻。为了让小学生能够在小学语文诗歌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愉快地学习、充满兴趣地学习,教师有必要重新正视和重视起来自身的教学方法,精益求精地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给小学生们呈现出一堂更好的诗歌教学课堂。

一、教师可以为学生建构情景,让学生能够在合适的氛围和环境中学习诗歌

对于认知水平尚且处于懵懂状态的小学生而言,教师如果在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学习诗歌的话,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学习抗拒,对教师的教学起到阻碍作用;反之,如果教师能够为小学生搭建起建构式的学习情景的话,学生就能在环境中更快地进入正式教学。比如,在贺知章《咏柳》的学习中,教师如果一开始就直接讲解诗歌,小学生就有可能由于地域的差异、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等原因对这首诗要说的柳树,根本就没有一个具体的认知或大致的概念,所以对诗句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个比喻句就不理解,因为学生不知道柳树、柳叶的形状和特点,也不知道春季柳树和柳叶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所以这样的教学,教师就算讲得再费劲,学生在下面也是一头雾水。教师既没能让学生懂得柳树在春季的变化特点,也没顺利让小学生们领悟到作者想要借助柳树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对于这首诗的学习就相当于是无效学习,教师白白做了无用功。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制作教学工具:柳树和柳叶、春风,然后给学生们展示冬天和春天的柳树的不同形象,再模拟出诗歌当中的情形,让小学生们能够在这个动态的演示过程中领会到春天意味着什么,引导学生们想到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进而表达出赞美春天的写作意图。小学生就可以在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中,一步步跟着教师的思路,领会到了作者的情感。

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把诗歌更加形象立体地给学生展示

多媒体技术是一项综合的技术的集结体,用来辅助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多样地呈现诗歌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多个角度地去认识诗歌。比如在李白《赠汪伦》诗歌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音频播放技术、动画播放技术和PPT支持技术等,将符合这首诗歌的图片、视音频、动画等教学资源事先下载下来,然后在多媒体教室提前进行技术调试,看看是否可以正常播放和展示。接着教师在新课的讲解的时候再播放视频或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就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播放,知道这首诗歌写作当时的场景,再根据这个场景去设身处位地代入李白或者汪伦的位置,面对此情此景,学生就可以更好地融入进去这个场景,更容易领会到诗歌中的真情实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教师可以将人与诗歌相联系起来,给学生建立一个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诗歌是离不开人的,写物的诗歌的人是作者,寄情或讽古的诗歌其中就有人,所以将这些人物与诗歌相结合地讲解给学生,给学生建立起一个更加丰满和形象的人,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想要说明什么、诗歌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图是什么。比如,在李绅《悯农》的学习中,教师先给学生们讲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可以让学生们知道或分析出作者写这首诗的动机是什么,教师给学生们分析诗句中出现的人是农民,就可以让小学生们知道农民的生活的一个剪影,再通过对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们懂得这首诗的写作原因和写作目的。诗中的一二句是一个巨大的转折,正是这种大反转才会更加勾勒出农民的劳动和无奈,第三句写得也是农民的劳作常态,紧接着第四句就唱出了千古的疑问:“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中所蕴含的呼吁所有人珍惜粮食的意思呼之欲出、十分明显,其中所包含的真情实感,不仅有对农民的痛惜和同情,还有对粮食的珍惜之情。所以在这样的人物分析过程中,学生能够看到的不仅是一首诗,还有这首诗当中描述的场景、勾勒出的人物,还可以根据作者的生平和背景推敲出写作的原因和意图,对于思想情感的领会也有很大帮助。

四、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典故等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涵盖甚广的基础性学科,在历史的积淀下,语文诗歌的学习中也包含着很多名人典故,所以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点,给学生们讲解典故、讲小故事一般地把学生的吸引力都拉过来,让学生能够充满兴趣地认真听讲。比如,李白《静夜思》的学习中,诗歌中就引用了一个最为常见的典故——月亮,其本身就是离愁别绪、思乡之愁的代表物。诗中作者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引申出思乡之情,更是直白地说出了此情此景下作者的真实想法,透露了作者的乡愁。教师就可以先引导学生在学习诗歌之前单独将月亮,让小学生畅所欲言自己在看到月亮的时候经常想的是什么,看到的是什么;再引导学生看看我们以前学过的诗句里哪里出现过月亮,月亮出现的地方多是写的什么,表达了什么;最后教师再揭示月亮的典故是:离别之思、思乡之愁。学生就会对月亮的典故更加印象深刻地记忆下来,对诗歌的学习也能联系起来,举一反三地说出《静夜思》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待诗歌和其他体裁的教学通常采用一视同仁的态度,却往往忽略了诗歌不仅体裁不同,所具备的特征也使诗歌与众不同于其他体裁的语文学习,应该与其各自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一一对应起来,才能发挥出教学方法的作用和长处。另外,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还影响着学生们对诗歌的第一观感和印象,自然而然地也会对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有影响,所以教师是非常有必要对诗歌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的。

为了激发出小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同教学方法的特征联系起来,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科学地使用,运用到实际的语文诗歌的课堂上,让教学方法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小学语文的授课教师需要对诗歌部分的教学方法引以重视,并且积极展开讨论的重要原因。这仅仅只是笔者我一个人的看法,希望会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方法探讨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探讨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