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和虎
【摘 要】小學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我们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入手,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能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 主要表现 影响因素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4.137
近些年来,小学生自杀的事件频频出现,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中科院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向外界宣布了他对全国小学生多年调查结果,称有32%的小学生有心理问题。可见,当今社会小学心理健康的问题已经达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一、成因探析
(一)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就是指从自己父母的遗传基因中获得的某些生物特征,它是心理发展的自然条件和必要的物质前提。人的外表、性格、智力、神经等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根据调查表明,很多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确实与遗传有关,特别是针对某些具有家族史的精神疾病的易感性更是不容小觑的。
(二)外部环境因素
1.家庭因素。
每个家长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不同家长受教育的程度、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以及心理素质都是有差别的,导致他们有很多错误观点和做法,使一些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走进了家庭教育的误区,这样不仅没有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反而后患无穷。
2.学校因素。
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它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人际关发展,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育产生很大效应。小学生中的不少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本身往往就是学校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甚至失策所造成的。因此,学校应当从卫生保健和教育的立场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疏导,对各种心理障碍进行预防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充分发展小学生的智能、情感和意志。
3.社会环境。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根本的便是文化因素的影响。人们生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生活方式、思想观点、态度和情感都要受到它的制约和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健康程度也不一样。社会意识形态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可来自于自己的直接观察,也可以来自于别人的间接传授。
二、对策研究
(一)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在制订学习目标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要搞一言堂。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往往有过高估计自己孩子学习能力的倾向,谁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学习能力上存在个别差异,这是一种客观事实,我们必须接受这种现实。还有,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扮演的不应是高高在上的监督者角色,应该是支持者的角色。在某种意义上,精神支持比单纯的物质支持更重要。在这个问题上,有的家长常犯这样的错误:认为自己在学习、生活条件上以最高规格来满足孩子,对孩子的学习也就拥有了发号施令的绝对权利,这与其说是在培养教育孩子,倒不如说是在和孩子进行一种交易,到最后,可能还是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二)培养小学生挫折的承受能力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帮助小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和心态去对待困难和挫折。
首先,要摒弃遇到挫折是一件不光彩事情的错误思想。在学习成绩上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能让学生意识到,只有成功才能受到别人的认可,一旦失败就意味着不可救药。学生对于失败的过度恐惧,常常导致考试焦虑,甚至考试恐惧。其实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深受其苦,因为他们在父母和教师的眼里,已经是成功的代名词了,失败是不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为此,他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来维护自己的形象,否则,一旦稍有差错,责备就接踵而来,背负着如此沉重的心理包袱,久而久之,心理上出现毛病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对待挫折要进行正确的归因。有的孩子对于挫折的归因总是倾向于外界或者他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推卸责任、怨天尤人的不良习惯。
(三)培养小学生学会人际交往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因此不可避免要与他人进行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心理健康所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且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首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彼此的权利和责任,要平等对待对方,要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其次,要乐于与他人交往,能够与同伴合作,能够与教师和家长沟通、交换意见。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还要关心他人的需要,懂得体谅他人。再次,要让学生有正确的沟通技巧和有效的交往态度,能够宽以待人,真诚地赞美他人,也能够接受善意的批评。最后,要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完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模式,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能够适当迁就别人,随和的态度在人际交往中是必要的,但是这种迁就是有限度的,随和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更不等于失去自己完整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李建军.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低龄化问题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24(6):70-72.
[2]田云兰.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8):39-40.
[3]张向葵.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