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传统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中

2019-09-10 07:22徐雅静
南北桥 2019年6期
关键词:途径语文教学

徐雅静

【摘    要】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持续发展,其传统的经典和民族的智慧是教师教育教学、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工具和思想智囊。作为职校文化课的基础学科之一,语文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对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意义非凡;对学生的行为养成、心智发展影响深远。因此,语文教学中应该弘扬传统文化、发扬文化传统,以促进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尝试和具体做法。这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发挥语文人文性作用,改变职校语文强调工具性忽视人文性、强调专业技能忽视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和长远发展的现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  弘扬传统文化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163

一、职校学生中传统文化的现状

当下职校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以下现象并不少见:1.学生嘴里哼着流行歌曲,却不懂其中的典故和意境;对偶像剧的痴迷也仅限于明星俊朗飘逸的外形和华美的服装……2.很多学生认为传统节日没意思,太老土,而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却乐此不疲。3.很多学生写作文,标点符号全变成了“一点到底”的英句号的小圆点。写信无称谓、不署名,写欠条收据不分数字大小写……看到生活在快餐文化和虚拟世界中的职校学生,不少专家学者感叹: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冲击程度之烈前所未有;现在的“90后”“00后”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渐行渐远;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培养了一批无根的孩子……

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基于以上对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要结合语文教材和课堂内外的教学实践活动,把握传统文化的载体,探索和掌握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精心创设文化课堂情景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随时发现和创造机会来创设情境,更多更好地传授学生传统文化知识。1.教室情景。结合布置教室文化和彰显班级主题特色,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开辟专门的“传统文化专栏”等,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教室传统文化氛围。2.导语情景。课堂上创设情境蓄势导入新课,一句至理名言,一首优美诗词,一个动人典故……这些都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3.音像情景。据课文内容搜索音频和视频资源,或激昂慷慨或婉转悠扬的乐曲和朗诵音频视频有利于把语言文字的魅力直观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湛与美妙。当然还可以借助古代的名人典故、励志名言、诗词歌赋、饮食文化以及家乡风俗习惯、方言俚语、土产特产、名胜古迹等方面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和学习。

(二)探索利于弘扬“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发挥语文课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探索利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笔者形成了“导引—读文—探索—拓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引”不是简单的导入和导语,而是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教学目标,融入文化内涵方向性的引导。教学上好的导引可事半功倍,“读文”强调“多读文本”,即多角度多形式阅读文本,比如教师范读、学生个读、段落精读、整体泛读、全班齐读、个别默读、大声朗读等。对于节选文本篇目,引导学生多读原著,然后再对课文反复研读,针对经典名篇要求熟能成诵。“探索”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一个环节,顾名思义是要体现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拓展”是教学目的的终极所在,通過学习,学生拓展视野学以致用,这样学生就对“传统文化”有了兴趣和追求,因此也就达到教学目标和教育目的了。

(三)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积淀丰厚文化底蕴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它可以净化心灵世界、抵御不良外来文化的入侵。而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书籍是学生培养读书习惯、净化心灵的首选。一是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在智力方面有自己的特殊爱好。”二是可以加强阅读指导,提高阅读能力。既要让学生好读书,还要让学生求甚解,读活书。语文教师应经常带领和指导学生选择有丰厚传统文化价值的书,指导学生正确读书。如推荐优秀书目,引导写读书笔记,交流读后感等都是有效的引导。

(四)开展具有丰富传统文化意蕴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一是开展以“寻访家乡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徐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两汉文化看徐州”的美誉,很多地域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作为语文素材加以利用。二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家乡徐州的文选典籍,并初步了解徐州两汉文化、饮食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三是开展文化考察活动。比如,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名人故居、地名由来、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

三、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效果

通过不断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的研究与实践,发现并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1.教学相长,提高了师生人文素养。在语文课堂上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如每日一诗,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每周一次特色经典诗文晨读等活动。这样,让教师备课时、学生课堂学习时、课后练习时都能对传统文化增进认识、积累知识。

2.有效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对传统文化开发利用以及相关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得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表达和写作中很多学生表现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良好素养。

3.激发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由于长期多方面的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古诗文感兴趣,主动积极背诵古文诗词篇目。有的还饶有兴致地仿写古文诗词,开展诗词沙龙活动,对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

总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教师教育教学、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工具和重要资源。职校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有效的途径来传承传统文化,学生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待人接物、明辨是非的能力,还能在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积累精神财富,成为既有娴熟技能,又有丰富知识;既有优良素质,又有发展潜力的职校学生。

参考文献

[1]魏青.民族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根脉[N].贵州日报,2013-12-6.

[2]徐浩春“.文化根脉”的挖掘和“精神家园”的展现[J].山花,2015(16).

[3]杜晓飞.基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中职语文教学探索[J].文学教育,2015(12).

猜你喜欢
途径语文教学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医保基金“可持续”的三条途径
分级诊疗有三个可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