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凯风
摘要:我国经济逐渐发展,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轨道交通逐渐发展壮大,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工作逐渐变得更加重要,轨道交通的管理工作关系着城市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工作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本文简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相关管理策略,希望能够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环境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有效策略
轨道交通的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做好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提高自动化水平,能够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在现阶段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也要能够不断发展,从而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在目前的系统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总结,逐渐解决问题,提高监控系统的水平。
一、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中出现的问题
(一)自动化技术水平较低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水平逐渐提高,计算机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被应用,在现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中虽然已经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但是,自动技术的水平依旧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在很多领域依旧需要依靠人工来完成。
(二)轨道交通规模逐渐扩大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的交通压力逐渐增加,城市建设逐渐更加重视轨道交通方式的建设,另外人们对出行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轨道交通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轨道交通的规模逐渐扩大,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的监控工作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监控的难度逐渐增加。
二、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结构
(一)改善数据获取方式
在轨道交通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支持,数据的提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是需要不同的系统共同工作而完成运行的。设备在不同状态下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不同的系统的运行状态也会产生运行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会与其他的系统之间进行相应的交换工作。数据的存储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可能会存放在不同的模块中,也可能会存在同一模块中的不同位置,在数据替换寻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寻找工作,为了能够快速的找到需要的数据就需要依靠编写大量的程序来完成,为改善数据的提取方式需要增加数据提取的相关功能,但是此项功能的使用需要在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和使用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提取功能能够快速的找到所需要的数据,将其迅速的进行移动,通过比较简单和快速的方式完成数据的查找提取和移动工作[1]。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需要编程人员和设计人员工作协作完成。编程人员需要完成的工作是根据同接口的技术在数据存储之前进行规划,将不同部分需要的内容预留准确的空间长度,以这样的方式完成存储工作,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顺利的找到需要的提取控制字。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对设备的型号类型给予确定。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减少部分数据工作。也有利于后期的调试工作。
(二)改变控制模式方法
在传统的控制模式中,主要使用的依据是模式号,在使用中借助于模式号进行相关内容的查找,在找到相应的执行指令之后将其输送到相应的控制程序中执行。但是这样的方式比较容易出现错误,模式号的解析程序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解析中一旦发生错误,会使整个系统混乱,产生严重的后果[2]。因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控制模式,提高控制模式方式的可靠性是监控系统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中采用的模式是不健全的,主要使用多个动作使用同一模式号的方式,因此,要对模式表进行更新,首先将设备自身区分开,不同的设备在不同的模式下使用不同的模式号,将确定的动作和对应的模式号加入到控制程序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解析出现错误的风险,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将一些比较简单的代码程序加入到控制程序中,对设备起到一种保护的作用。
(三)监控系统现场设备
轨道交通的车站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地面站,另外一种是地下站。不同的轨道交通车站所使用的现场设备设置方式是不相同的,因此,要結合轨道交通的不同的方式不断的对车站现场进行完善,提高车站现场设备的水平,做好布置和维护工作[3]。例如,在地铁站中,通风和水电的设置并没有存在于车站的内部,而是存在于车站的两端,在BAS系统中,通过PLC控制器实现对设备的控制,控制器主要位于环控电子控制室,监控的信息通过不同的模块对内容进行采集,然后上传到控制器当中,在控制室中能够根据传送回来的信息对地铁站的情况进行整体的监控。在这样的控制模式下就要做好相应的监控系统的现场设备的管理工作,减少在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机会。
(四)提高事故运行水平
在现阶段的轨道运行中,主要的运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正常运行,另外一种是事故运行,这两中运行状态是比较常见的运行状态。在轨道交通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不同的意外情况,根据出现故障的不同轨道交通会采取不同的事故运行模式,将危险和损失降到最小。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中要提高事故运行的水平,最大限度保证轨道交通的顺利运行。在轨道交通车站中要设置设备间,在运行出现故障后值班人员及时的采取应急措施。在通风设备中主要的控制方式有两种,点控制和模控制。模控能够实现对设备的自动控制,根据相关的数据设置实现控制。点控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操作,选择点控制方式。因此,环控人员要做好相应的工作,保证轨道交通运行在出现意外时能够启动相应的事故运行状态。
三、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扩大,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发展越来越重要,降低轨道交通的运行风险,提高人们出行的安全水平,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监控系统中,改变传统的大量数据共同处理的模式,将数据进行分散,划分为单一的控制程序,这样的监控系统是今后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宝军,汤旻安.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中数据库软件模块的设计与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4):48-49.
[2]胡志方.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车站网络方案探讨[J].公路,2017(5):307-310.
[3]何强.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19(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