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
摘要:体育教学是初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强化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再加上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与知识技能增长的关键时期,应该将文化知识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地位等同起来,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的体育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将拓展活动应用到体育教学当中,可以有效锻炼学生意志力,带给学生全新的体育实践体验,丰富学生体育技能,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对此,初中体育教师要认识到拓展活动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优化拓展活动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拓展活动;初中;体育;作用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训练模式,将身体活动作为重要载体,将个人挑战以及团队活动作为基本形式,将挑战自己与团队合作作为根本理念,把提升身心健康水平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作为重要目的,不仅有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还能够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进行磨练,促进终身体育的落实。初中体育教师要正确认识拓展活动的价值,并将拓展活动和体育教学进行深度整合,拓展体育教学改革路径,消除体育教学的枯燥乏味之感。
一、拓展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拓展活动是备受初中生欢迎的一项体育实践活动,不同于传统的体育训练内容,可以让学生获得全新的体育锻炼感受。将拓展活动应用到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有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绝大多数的拓展活动要求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实施,可以让各个成员的彼此合作和相互协调当中,培育团队协作精神,与此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挖掘个人潜能,并把自己的特长应用到解决团队项目难题之中最终强化团队精神,也实现个人价值。第二,有助于完善学生体育技能技巧,丰富学生体育综合能力。拓展活动和体育教学内容存在着彼此补充的关系可以对学生的体育潜能进行有效挖掘,也能够强化对学生实践素质的训练,特别是提高学生急救自救以及野外求生等方面的技能。當学生在具备这些技巧和能力后,不仅能够更好的适应体育教学,也可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打好基础。第三,能够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心理承受力与应变能力。拓展活动具有未知性和挑战性的特点,会让学生面临多种不同问题,因而在极大程度上考验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而通过这些活动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拓展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精选拓展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热情
为保证拓展活动的顺利开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是基础也是重点。和过去单一化的体育活动相比,拓展活动丰富多样,可以让学生的多元需求得到满足,也能够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过拓展活动有很多,必须考虑到体育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需要不能够随意设置拓展活动,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影响拓展活动功能价值的体现。拓展活动项目和活动内容的确定,需要结合本地教育资源,因地制宜,灵活安排。比方说在江南水乡地区可以设置水上项目,在北方拥有丰富冰雪资源的学校开展冰雪项目。这样可以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可以降低拓展活动的实施难度,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二)培育创新思维,凸显拓展活动优势
在如今以创新为发展主题的社会背景之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已经成为了各个学科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育改革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目标。初中体育教学也需要积极响应,创新教学号召,突破传统单调的体育教学模式,引入拓展活动并对拓展活动项目进行科学化安排,用拓展活动培育学生创新思维,落实体育教学改革目标。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到拓展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当中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体现。而教师应该从旁协助或者是进行监督,当然对于学生所设置方案当中不够成熟的内容也要进行弥补与改进,通过师生配合推动拓展活动的开展,展现出学生的创新智慧与才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三)重视安全教育,保证拓展活动效果
任何体育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满足安全这一基本要求,安全也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初中生正处在一个精力旺盛和体能快速发育的时期缺乏自控能力,如果不能够保证安全,忽视安全教育的话,将会让拓展活动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再加上很多拓展活动内容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对学生的运动素质有着很高要求,一旦偏离教师的正常指导轨道,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和其他风险。所以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始终牢记安全第一原则,将安全教育贯穿拓展活动开展的全过程,而拓展活动的最佳设置方法是运用一动一静的摄制手段,比如在动态拓展活动结束后,穿插智力闯关类的游戏,合理把控拓展活动的实施节奏。
拓展活动是丰富和补充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元素,可以为学生传授大量的拓展技能,引领学生感受体育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与此同时,学生在参与拓展活动的过程中也会持续锻炼和提高处理复杂问题和应对困难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最终助力初中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基于拓展活动的重要价值,初中体育教师在改革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创新教育思想,引领学生感悟拓展活动当中的乐趣并在实践参与过程当中锻炼综合素质,凸显拓展活动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