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分析

2019-09-10 07:22:44牟晓玥
体育风尚 2019年10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高校现状

牟晓玥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终身体育理念

终身体育理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改善我国的国民体质,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高校作为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场所,在教学过程中要应注重引入终身体育理念。通过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以及基本的运动能力,使学生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不仅收获专业知识技能,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具有极大的帮助。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在终身体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教学中贯彻落实终身体育理念,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一、终身教育理念基本概述

(一)终身体育理念概述

终身体育理念的核心是培养人的终身体育意识,通过长期的、不间断的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1]。终身体育理念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所提出的,符合当前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现状,终身体育理念的范围较大,包括小学体育教育、中学体育教育、高校体育教育以及成人体育教育等,高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终身体育理念的提出,旨在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身体的状态,从而更好的进行生产生活。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融入终身体育理念,不仅是终身体育理念的要求,同时也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终身体育理念的基本原则

1.预见性原则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某些理念我们是可以预见其在未来生活中的作用,正如终身体育理念,其不仅在当下的生活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其必然也会产生极大的积极意义,因此,在这种可以预见的结果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预见性原则就是在遵照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接受体育教育,掌握运动技能,提升运动能力,从而达到提升身体素质的目的。

2.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主要指的是进行体育运动需要把握一定的度,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需要进行适宜的运动,所谓终身体育理念并非进行越多的体育活动越好,只有适宜的运动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相反,还会对人体造成损伤[2]。这就需要人接受一定的体育教育,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学会休养生息,从最基础的体育锻炼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难度或者运动量,从而使人的身体素质可以逐渐提升。

3.不间断原则

不间断原则是终身体育理念的核心,终身体育理念就是要长期进行体育锻炼,保持不间断,通过长期的坚持,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正如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一样,虽然分为多个教育阶段,但是这是一种长期的、持续性的活动,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提升,而体育锻炼也是如此,只有通过长期的坚持,才能使自身的身体素质不断提升,从而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二、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

(一)高校体育教学不被重视

当前,在我国的高校当中,除了专业的体育院校之外,大部分高校对于体育教学都不甚重视,在四年的高校教育中,一般只会进行2年的体育教学,且体育课程基本一周只安排一次课。高校对于体育教学的忽略导致学生对于体育课程也不重视,使得大部分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缺少兴趣,缺乏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更不用谈终身体育理念。这就使得高校体育教学完全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整体身体素质不高,因此,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否则高校体育教学只能流于形式,完全无法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二)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方式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制约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方式单一,体育教学课堂缺乏趣味性以及新颖性,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缺乏兴趣,参与的主动性不高。而且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与学生以往所接受教学内容重合,在深度以及广度上挖掘的程度不深,学生对此缺乏学习的热情[3]。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基本掌握课堂教学的主导权,学生基本只能被动接受,且高校体育教学偏向于竞技性体育项目,老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以及竞技技巧,这种教学模式忽视的学生的差异性,使得部分学生在教学中难以获得相应的提升。

(三)教学中缺乏终身体育理念的融入

高校体育教学不仅是要教会学生一项或者多项体育运动项目,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大学阶段的体育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但是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缺乏对于终身体育理念的认识,开展体育教学时,主要以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为主,教授学生基本的体育動作以及运动技巧,忽视对于终身体育理念的阐述,学生对此缺乏相应的理解,在思想层面始终对于体育不够重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种体育教学是失败的教学,与现代体育教育理念不相符合。

三、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加强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

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视,要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学生的意义,只有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学生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高校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给予体育教学充分的重视,学校对体育教学重视才能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开始注重体育锻炼。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可以适当的增加体育课程的课时,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受体育教育,让学生通过长期的学习,掌握多种运动项目,培养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4]。高校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相对较强,只要教师合理的引导,必然可以使其逐步形成终身体育理念。

(二)开展多元化的体育教学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就是改革教学方式,探索新的体育课堂教学方式,增加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应积极进行探索,避免自身受传统教学方式的禁锢,缺乏创新。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避免完全由教师主导课堂,给予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运动技巧以及基础动作的教学,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通过高校阶段的体育教学,养成进行体育运动的习惯,从而促使其长期保持健康的身体状体,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在教学中融入终身体育理念

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应注重对终身体育理念的运用,老师应将终身体育理念融入到自身的教学内容当中,使学生在长期的体育学习过程中理解终身体育的内涵,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这才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的向学生阐述终身体育理念的内涵以及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终身体育理念对于自身以后发展的影响,从而使学生通过大学阶段的体育学习形成终身体育意识[5]。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才能使学生即使在脱离了高校的环境已然可以体育锻炼,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并且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和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当中,终身体育理念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不仅可以促进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式,同时还可以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的影响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若然当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通过高校体育教师的积极探索,必然可以使终身体育理念更好的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当中,促進高校体育教学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鹏伟.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4):54-55.

[2]张锐锋,王则.终身体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12):95-96.

[3]丁小虎.基于终身体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 (22):85-85.

[4]呼德,姚海霞.基于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4):118-119.

[5]姚琛.终身体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探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785(11):153+155.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改革高校现状
在体育游戏教学中创新体育教改的新思路探析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新课改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思考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00:14:23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44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7:18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