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吸收国际经验,从公平、便利与规范入手,进行打造营商环境的制度创新与探索,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发挥浦东新区的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作用,积极探索实践,尤其在打造健康高效的政务环境上有较好的实践,助力改革开放再出发,给我们以启迪,引发我们思考。
关键词:浦东;营商环境;实践;思考
营商环境包括影响企业活动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法律要素等方面,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改革以及对外开放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当前,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当然,也只有在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下,形成技术、资金、人才等的集聚效应,才能有效激发市场的活力。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浦东开发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浦东开发开放近30年来,建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2018年经济总量已经突破1万亿元,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要继续高举浦东开发开放旗帜,勇当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标杆。
一、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营商环境虽然整体上有所改善,但仍然是部分地区依然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
首先,优化营商环境,这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发展瓶颈精准发力。李克强总理指出:“安不忘危,兴不忘忧”,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其中相当一部分与营商环境欠优、放管服改革滞后密切相关。
其次,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这是一个地方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李克强总理强调:一定要让企业家们以及市场主体真正感受到营商环境的切实优化,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的最佳投资地……
第三,优化营商环境,也是净化社会风气,打造法治国家的要求。一些地方频频发生的污化营商环境的事例,正是对法治的藐视,对规则,对公平正义的破坏。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更要在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法治环境等软环境建设上有新突破,更好发挥制度的支撑、保障、激励作用。
二、浦东新区积极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主要实践
营商环境之于企业来说,就如同鱼和水的关系;营商环境,对于即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的浦东来说,将成为深化改革、再创辉煌的试金石。浦东,将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优化营商环境上。
一是找到“燃点”实现逆势飞扬。当前经济形势有其复杂性,有如“过冬”,为此,先得沉下去,找到点燃“冬天里一把火”的“燃点”。为此,浦东新区领导早在今年年初,就带队奔赴多家企业调研,不少企业提出,希望政府部门为企业减少成本,以便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研发中。企业的需求就是制度创新的切入点,制度创新又推动企业的发展、区域经济的繁荣,形成良性循环。政府部门要在企业研发等布局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制度创新促进贸易更加便利,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二是积极进行自我改革。要点燃这把“火”,意味着政府部门要“刀刃向内”,自我改革在先。优化营商环境“2.0版”,意味着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先行先试改革举措,不但要解决“急难愁”问题,更要实现“普惠”的用户体验。比如“一网通办”方面,浦东早在2017年4月27日就作了先试先行,现在已经复制推广到全市。如今,在浦东企业服务中心,“一网通办”又有新进展,已实现100%全程网上办理:只要通过微信小程序就可以网上身份核验等,大大方便了用户,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通过微信小程序“浦通办”的身份核验功能,企业代表可以上传、填写各类个人及公司信息。通过系统审核后,将办理企业设立登记事项所需材料快递到浦东新区企业服务中心综合窗口。综合窗口工作人员收件后,通过单窗业务办理系统调取股东身份核验材料,流转至后台审批部门审批,并将營业执照快递给企业。企业全程网上办理,实现“不跑腿”。
浦东新区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网办”的案例,是通过开发运用移动端远程身份核验功能,解决了企业在办理设立登记过程中,股东必须到办事大厅进行身份核对、签字的问题,大大方便了企业。从最多跑一次,到足不出户“全程网办”。从“1”到“0”,这也标志着浦东在率先试点“一网通办”后,企业服务的又一次飞跃。
同时,浦东以“把企业服务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为原则,建立了“1+7“企业办事服务体系,包括1个区级企业服务中心,7个开发区分中心,采取了线上、线下同步并行的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
三是为重点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为了进一步深化“店小二”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浦东新区在本市率先制定并发布了《重点企业服务专员工作机制》,设立“一对一”服务专员,开辟服务直通车,为企业从设立到成长、从发展到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服务,确保企业提出的合理诉求能够及时、有效得到解决。在这个机制下,浦东建立了一支服务队伍、一个综合服务平台、一条服务直通车、一个服务窗口、一条服务热线、一套服务保障的“六个一”服务模式;建立一个重点企业服务专员办公室,企业发展、规划建设、政策支持、人才环境四个专项服务组的“1+4”服务保障体系;打造重点企业保姆式服务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三全服务”品牌。
四是放管服改革现成效。比如来自澳大利亚的通济隆外币兑换公司(中国)有限公司,经过公司总部的慎重决策,决定把亚洲区总部设在浦东新区,以上海为通济隆亚洲的中心,辐射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如今通济隆中国可兑换币种已经达到40多个,涵盖绝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济隆公司是浦东新区持续推进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受益者的一个缩影,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浦东已初步建立了现代化政府治理体系。
“放管服”改革有力转变了政府管理模式,大幅提升了营商环境,进一步方便了企业办事,体现了自贸区速度,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比如,从名称库选名的企业新设及变更已可当场办结,需要核名的企业新设2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实现5个自然日内拿证;工程建设领域,建筑企业资质许可实施告知承诺并实现全程网上办理,2017年和2018年申请量较2016年分别增长144%和111%。
通过加强自贸试验区建设与浦东新区一级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联动,系统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放管服”改革的浦东样本已形成。
下一步,浦东新区还将继续研究探索“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升级版,着力推进“照后减证”,力争实现“市场准入最精简、风险防范最稳固、政务服务最便捷”,把浦东新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营商环境的优选地。
同时,浦东新区各街、镇积极探索微观层面一流营商环境的打造。比如,陆家嘴街道继通过“金色纽带”创新楼宇党建新模式后,又将关注点放到商圈党建上,通过构建“1+N”的党建组织体系,陆家嘴正在形成“党、商、社、企、群”互联互动的商圈党建组织网络,力争通过一流的商圈党建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陆家嘴街道将鼓励并协助商圈党建服务站形成协商议事的机制,通过商圈党建推进“政府牵头搭建共治平台、商圈主体参与共商共治”的治理模式。这将优化商圈议事决策的程序、机制和平台,推进各方资源力量的融合整合,共议共决商圈发展矛盾与难题。
此外,浦东新区积极优化营商法治保障环境。比如说近两年来,对标浦东新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要求,聚焦“放管服”改革,浦东新区检察院先后制定《服务营商环境建设十二条意见》《2019年度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该院与区工商联联合签署《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协作备忘录》,设立专业化检察官办案组全力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建设。同时在张江高科技园区设立民营企业经营者法律服务工作站,开设法治讲堂,为企业提供“家门口”的法治服务。
三、打造健康高效政务环境,优化营商环境的思考
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就是政府的自我革命。随着中央简政放权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相关制度的不断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越来越高,浦东新区需要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继续花大力气、下深功夫,结合机构改革,通过创新立法制度保障,确保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各项制度政策,及时配套制定适当有效的执行措施,打造健康高效的政务环境。
(一)浦东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继续起示范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上海要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部署,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把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扎实有效推进我市营商环境建设的基础上,聚焦制度建设、能力建设、窗口建设、机制建设,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改革质量,不断提高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上海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中的表现,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继续保持前列。为实现这一目标,结合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要求,浦东新区在实现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目标过程中要起示范引领作用。
(二)持续提高行政效率
要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性的环境,除了基础设施的可得性外,更强调企业开办、运营、关闭和市场维护全流程的便利化: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制定全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最大程度实现准入环节的便利化;要搭建“多规合一”联合审批平台,形成以“表单共享、材料共享、流程共享”为特征的全新审批模式,提交“一套申报材料”,填写“一份申请表单”,即可“完成多项审批”,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不断提高建设项目审批效率。
在营商环境所包含的诸多因素中,政府的行政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最多跑一次”是近来的政务流行语,生动体现了政府提升行政效率的决心和力度,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已在诸多领域践行了这一理念和做法。推进行政审批事项集中统一办理制度以及“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手段,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徑,为此,201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浦东新区紧跟中央步伐,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已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三)完善监管制度建设
做强监管的“加法”。着眼优化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环境,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对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依法从严从快处理;进一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家信心;政府要严守承诺,公平对待企业,不能搞地方保护,要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科技项目、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公平待遇,坚决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抓紧建立营商环境的评价机制,制定相关评价指标和办法,推动各地由过去的争资金、争项目向争创优质营商环境转变。同时加快建立以信用承诺、信用公示为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
在简政放权、提升行政效率的同时,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厘清监管职责,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水平。建设好政府监管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监管助力。全面实现“双随机、一公开”,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各部门均须制定细致缜密、权责清晰、操作性强的监管规则,并严格执行,确保监管到位,防范发生各种交易风险,及时发现、制止并坚决打击各种违法行为。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重要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好的营商环境关键是要做到对不同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坚持“竞争中立”原则,为各类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浦东新区要通过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继续努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作者简介:刘海义,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党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