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视综艺节目传受关系变迁的分析与探究

2019-09-10 19:19毕富亮
环球首映 2019年5期
关键词:电视综艺节目变迁

毕富亮

摘要:综艺节目在我国电视综艺界具有较为突出的地位,与电视剧、电视新闻节目并列为收视率的三驾马车。自1983年以来,电视综艺节目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也逐渐走上了多元的类型化道路,节目内容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观众的主体诉求越来越偏向个性化。本文在分析综艺节目传受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目前综艺节目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力求给电视节目制作方和理论研究者提供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电视综艺节目;传受关系;变迁

电视综艺节目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但那个时候的电视综艺节目内容简单,真正产生巨大影响的是1983年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自1983年开始,电视综艺节目正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电视综艺节目一直牢牢的占据着头把交椅,其内容从名人表演到草根明星的同台竞争,到平民话语权的交锋,整个节目于观众之间的关系在不断调整,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在这个阶段中,综艺节目发展速度较慢,且形式多以文艺专题出现,这些内容综合性较强,能够寓教于乐,叙事性较强,节目有丰富的仪式感,目的是弘扬主流文化价值观,传达新时代精英审美意识。

春节联欢晚会是和我国最早也是最为成熟的一档电视综艺节目,其中蕴含了独特的定位和主流意识形态表征,其中内容设计方面在艺术上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内容上也较为精湛,历时时间较长,筛选程序较为复杂,几乎能够代表最高层次的艺术水准。1983年的春晚给节目树立了一个较高的起点,无论是在服化道方面还是在内容方面,都展现了充足的时代气息,首届春晚为后续的春晚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作用,从服化道到整体节目内容编排,都极为宏大,富有时代气息,汇集了大批量明星,所出节目均为精品,主持人早期的服装都较为简单,到后来的盛装出席,展现了春节联欢晚会的宏大,整个节目充满了仪式化,热线电话、场外连线、新年钟声都成为了固定化元素,成为全民的一场狂欢,春晚的收视群体比较特殊,因此春晚内容必须老少咸宜,春节联欢晚会在具体的播出时间和个体收视习惯上表现为一种传统文化习俗的继承和发扬,在具体内容设计方面秉承了宏大叙事的技巧与手段,能够寓教于乐,在彰显官方意识形态的同时,表现全民的狂欢主题。语言类节目的目的是给观众提供娱乐的同时教化民众,1984年马季的相声“宇宙牌香烟”讽刺了当时的不法买卖,张明敏《我的中国心》和毛阿敏《窗外》等歌曲受到观众的追捧,一改当时观众对港台歌曲靡靡之音的误解,《一棵小白杨》、《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歌曲将主旋律用一种极为流行的方式表达出来,朱时茂和陈佩斯的小品《羊肉串》更是脍炙人口,赵丽蓉和巩汉林的《货真价实》揭露了当时经济社会下市场的混乱现象,在博得观众哈哈一笑的同时,教化民众,起到了弘扬正能量的作用。仪式化的环节也是春晚的一大特色,每年春晚零时的准点报时,成为所有中国人的期盼,场内外观众共同倒计时,营造出一种喜悦而神圣的气氛,国家与人民之间的感情在这一瞬间迸发,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春晚成为了新民俗,春晚不仅孕育了早期的《综艺大观》、《正大综艺》等节目,目前也衍生出了戏曲春晚、卫视春晚等,除此之外,节庆晚会、行业晚会等也层出不穷,颇受观众喜爱。如果说春晚塑造了国家形象的神话,那么早期的《综艺大观》等节目就塑造了节目日常的神话,这两者完美结合共同构成了对综艺节目的日常诉求和整体诉求。这种以表演为主,融合了戏曲、舞蹈、杂耍等形式的艺术形式,彰显了节目强大的内核力量。

20世纪90年代的到来拉开了电视综艺节目的第二个序幕,这个阶段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为主要标志,主要特点是融入了游戏娱乐类真人秀节目,在主持人和嘉宾选取上独具特色,草根明星用一种狂欢的形式进行整体表演,为观众贡献了不少娱乐笑料。进入21世纪,综艺节目进入了崭新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节目实现了跨屏传播,《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女儿们的恋爱》等节目层出不穷,尤其近些年文化类综艺节目也映入观众眼帘,这种喜闻乐见的节目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融入观众的生活,在传递快乐的同时,给观众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内容享受,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观众。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信息的时代,观众渴望在群体环境中获得一种乌托邦式的认同感,这种话语权蔓延到阶层认知和社会地位的标榜,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多元化的主体形式表现蔓延到媒介传播领域,势必会引发一场新的媒介革命。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电视综艺节目从早期的仪式化传承到草根明星大众的狂欢和表演,再到当下观众的整体消费产业链发展,有了一个整体的巨大变革,节目和观众的关系也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从早期的单向传达慢慢走下神坛,再到现在以观众为主导的市场化运营模式,这种整体制作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作为电视综艺节目来说,想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根植群众土壤,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制作出更符合观众口味的节目内容。

参考文献:

[1]赖黎捷,颜春龙.仪式、狂歡、互动——对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传受关系变迁的思考[J].中国电视,2019 (03):39-44.

[2]马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互动传播策略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9 (04):241-242.

猜你喜欢
电视综艺节目变迁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象棋子的变迁
电视综艺节目运用新媒体手段的表现方式
浅析电视综艺节目主持群模式
“延吉三打一”项目推广策略分析
综艺节目主持人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