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综述

2019-09-10 07:22陈艳芳桑彬彬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

陈艳芳 桑彬彬

[摘 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旅游职业教育作为旅游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旅游行业提供一线服务人才的重任。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定性分析法,对旅游教育和中等旅游职业教育进行概念界定,以国内外旅游教育研究现状为基础,从问题角度分析我国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提出严格执行专业教学标准、增强老牌优质学校的带动作用和“政企校”联合深化改革三点建议,以期对我国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旅游教育;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9)01-0056-06

根据我国文化与旅游部发布的最新旅游数据,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市场高速增长,出入境市场发展平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对高素质旅游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中等旅游职业教育是旅游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为中国旅游业和旅游教育的前期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如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摆正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的位置,怎样更好地发展中等旅游职业教育,是旅游教育界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中国知网”,搜索中外“旅游教育”相关文献的指数分析(见图1),结果发现:自1993年以后,旅游教育的中外文发行量呈波动上升趋势。以百度学术为搜索引擎,以“旅游教育”“旅游职业教育”“中等旅游职业教育”为主题词,搜索到来自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权威网站的相关核心期刊文献近200篇,覆盖年限从1985年到2015年。对这些核心期刊进行分析,采用定性分析法研究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旅游教育研究

(一)旅游教育的概述

旅游教育指的是教育者根据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旅游理论知识、旅游实践能力和旅游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活动[1]。我国的旅游教育分为学历旅游教育和非学历旅游教育。学历旅游教育以旅游学校等相关院校为培养单位,包括旅游教育和其他学科教学中与旅游相关的教育。学校旅游教育即学历旅游教育分为高等旅游教育和中等旅游教育。高等旅游教育指的是大学专科以上的学校旅游教育,主要包括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培养宏观及微观范围内旅游行业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专家和教师。中等旅游教育指的是大学专科层次以下的旅游教育,培养微观范围内旅游企业需要的初中级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它以技能训练为主,无需较多的理论教学[2]。而非学历旅游教育则指的是除学校旅游教育之外各种形式的旅游教育。

对于旅游教育的性质,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和看法。申葆嘉、卢华语等人认为旅游教育大体可分为两种性质,大学专科以下的旅游教育属于职业教育性质,而大学本科以上的旅游教育属于高等专业教育性质。王景荣、刘志江、李天元等人认为旅游教育均属于职业教育性质,专科以下层次更是如此[3]。综上可知,大学专科以下层次的旅游教育即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性质是教育界的共识。

关于旅游教育的目的,根据教育部的学科专业目录和《中国旅游业“十一五”人才规划纲要》等文件的阐释,可将旅游教育目的归纳为“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旅游发展需要,并且理论基础扎实、旅游业务娴熟和道德品质高尚的高素质旅游人才。”[1]

(二)国外旅游教育发展现状

国外旅游教育始于酒店管理专业,以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创立为标志。学者吴必虎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70年),主要有旅游企业和机构自发组织的教育培训,实用性强且极少涉及理论教育;形成阶段(1971~1980年),政府和机构开始介入旅游教育,理论知识逐渐得到加强,旅游高等教育形成;高速发展阶段(1980年以后),旅游专业教师的学科背景更加广泛,逐渐形成多层次和多学科的教育体系[4]。本文以最为典型的三个国家为例做出以下分析。

瑞士饭店协会(简称SHA)创建的洛桑饭店管理学院是世界旅游教育的起点,其宗旨是通过合作努力提高饭店的效率、竞争力和市场形象。国际酒店行业高度认可洛桑学院培养的人才,关键在于其严谨的治学精神与学以致用的教学成效。闻名于世的“洛桑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面向国际化办学。以国际化标准培养全球顶尖酒店中高层管理人才。第二,“以店为校”的培养模式。学生能在工作中将实践操作技能和业务管理充分结合。第三,注重回炉培训。学生脱离工作实践,不断地打磨自身,紧跟行业发展,精通专业技能。此外,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是SHA直属的第一所用英文进行教学的高级酒店管理学院,是唯一一所可颁发国际公认的经理任职资格证书和可授予酒店管理学士学位的瑞士首家高级酒店管理学院。凭借完备的教学纲要、强大的师资力量以及雄厚的财力,理诺士学院在国际酒店业已获得良好的声誉和威望。

美国旅游教育起源于1922年建立的康奈尔大学旅馆管理学院(现酒店管理学院),该学院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广阔的基础学科建设,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专门设计了不同的学位和课程,其旗下的研究中心和研究刊物为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知识发展动力。除此之外,被美国《饭店与旅游教育》评为全美第一的普渡大学饭店与旅游管理系则加大了学生参加组织活动的力度,其主要特点是注重行业动态的研究。美国休斯顿大学希尔顿饭店学院是校企合作的典范。它十分重视构建追踪产业发展的科研体系,多年以来建立起来的客座教授体系和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其主要特征。20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酒店管理与接待服务教育的发展十分迅速,现旅游教育已几乎渗透到所有名牌大学中。

澳大利亚的旅游职业教育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分为“旅游接待”和“普通旅游”。前者主要涉及饭店和餐饮的运作,侧重于职业技能,而后者则包括旅游交通、服务设施和总体规划等,侧重于基本理论,这两种教育类型之间建立了和谐平等的互通互认机制。澳大利亚采用以终身学习为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技术与教育模式(即TAFE模式)。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建立了“立交桥”式的教育通道,TAFE学院和大学的成绩相互认可,相互订立了课程衔接与学分互换协议。在澳大利亚的旅游教育中,行业协会如澳大利亚旅游理事会、旅游研究局和旅游研究理事会等共同推动旅游教育和研究,政府发挥着引导和支持的作用,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并要求学生必须获得相应的证书方能从事相关的岗位。旅游企业积极与高校联合并参与旅游教育的研究和培训,通过遵循国际认证制度来促进旅游人才的培养,推动职业化进程。

从以上分析可得出:在国外旅游教育中,旅游教育以酒店教育为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行业协会起主导作用,倡导校企合作办学,注重高等旅游教育,并面向国际进行办学。

(三)国内旅游教育发展现状

1.国内旅游教育的发展历程

从1978年成立的第一所旅游中等专科学校南京旅游学校到1979年成立的第一所旅游大专院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后,各校纷纷开设旅游专业。直到2017年,全国开设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608所,高职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1086所,中等职业学校947所[5]。南开大学韩宾娜教授将我国旅游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78~1988年),改革开放促使我国旅游业获得极大的发展和进步,增加了对旅游从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和多渠道的旅游教育格局;跨越式发展阶段(1989~1997年),旅游業对旅游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要求,实现了旅游教育由初等教育与初级人才培养向高等教育与中高级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繁荣和改革阶段(1998年以后),旅游市场渐趋成熟,旅游教育由粗放型教育模式向集约型教育模式转变,并在稳定中改革和不断深入[1]。

2.国内旅游教育的发展特点

(1)侧重发展高等旅游职业教育

我国学校旅游教育始于中等旅游职业学校,而近年来随着旅游教育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改革,中等旅游职业学校的数量逐渐缩减,高等旅游职业学校不断增加,与其相关的研究文献也呈递增趋势,旅游职业教育出现了侧重发展的状态。

(2)旅游教育适应需求并发展迅速

在旅游业的推动下,旅游院校数量急剧增长,现已形成各层次旅游教育,基本形成专业体系,布局与区域发展相呼应。教学建设获得长足发展,教学改革逐渐深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6]。

(3)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未能深层次改革

从职业培训中发展而来的学校旅游教育,教学模式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实践课只进行简单的职业训练,缺乏“前沿性”和“创新性”,未体现现代旅游业的特色[7]。虽然教育部和各旅游院校及相关部门正努力进行改革,但深层次改革任重而道远。

3.国内旅游教育的发展趋势

(1)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双师型”教师已成为旅游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和重点。师资是教育的灵魂,“如果没有好的师资,就谈不上高质量人才的培养”[8]。马继明认为,建设一批理论扎实的“学者型”和技能过硬的“实践型”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势在必行[7]。2016年,我国教育部已批准培养“职业技术教育(旅游服务)”专业硕士,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良好开端。

(2) 呈国际化方向发展趋势

2007年,第一届旅游教育国际论坛在广西桂林举行,旨在追踪国内外旅游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探索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的新途径[9]。如今,我国已有不少的旅游院校与世界各国知名旅游学校开展国际合作,已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国外旅游教育研究,这将推进我国旅游教育朝国际化方向发展。

(3)推动旅游职教集团化发展

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是以能力培养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纽带,以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校协联手为服务宗旨的办学模式,是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的典型代表[1]。近年来,我国各地开始兴办区域性旅游职教集团,充分整合优质旅游教育资源,使旅游教育与旅游业的供求关系更加紧密。

(4)行业协会开始发挥作用

2008年9月25日,国家旅游局主管的中国旅游协会二级机构——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正式成立。分会的成立为旅游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将使我国未来的旅游教育管理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

(四)国内外旅游教育比较

1.教育体制方面

瑞士旅游教育属于私立教育,所有旅游学校均由各州政府掌管且必须经过认证才能招生,通常会加入不同的协会。美国现行的旅游教育体制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以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旅游教育为主,从属于义务教育。澳大利亚的教育体制继承了英国的双轨制,由各州政府自行管辖。相比之下,我国旅游教育由政府统一管理,旅游院校、旅游局、科研机构共同办学,以国家政策为导向。

2.培养目标方面

国外的旅游教育机构有明确的办学目标,或偏重理论研究,或偏重技能训练。如美国普渡大学酒店与管理学院的办学宗旨“培养全面专业化的技术人才。”休斯顿大学的培养目标“给饭店与餐饮行业培养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领袖。”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目标“为国际接待业培养高级管理者。”而我国旅游教育存在办学层次不清晰、教学设计针对性不强、缺乏人才细分等问题。

3.师资建设方面

在美国,旅游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绝大多数教师在各旅游企业任过职,他们通常把行业中的新发展、新动态和新问题带入课堂,实行案例教学[10]。在我国,部分毕业于相关专业的旅游专职教师,旅游理论知识不扎实且旅游行业的从业经验较少;而部分毕业于旅游专业的旅游专职教师,专业知识扎实却不熟悉教学。此外,兼职教师多从企业中聘请,旅游业务娴熟但不太懂教学,理论知识不精通。另外,教师的学历层次偏低,国际化程度低[11]。

二、中等旅游职业教育

(一)中等旅游职业教育概述

1.中等旅游职业教育

中等旅游职业教育指的是在初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中等旅游专业教育,亦称为中等旅游职业技术教育[3],办学形式包括旅游职业高中、旅游职业中专和旅游职业技校。中等旅游职业教育是我国学历旅游教育的创始者,在我国旅游教育的发展中曾经占有重要地位。1978年后,以旅游中专为龙头的中等旅游职业教育获得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初期阶段为中国旅游业培养了大量的旅游专业人才[5]。中等旅游职业教育是培养旅游一线服务人员的教育,属于基础旅游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旅游教育层次。因此,如何继续发展和提高中等旅游职业教育,是旅游教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2.中等旅游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

旅游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由国家最高旅游行政部门确定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旅游教育具有不同的具体目标。我国现已形成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多层次旅游教育体系。其中,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中级服务员和基层管理人员。毕业生面向的职业岗位为酒店前厅、餐厅和客房等部门的服务与管理工作;旅游社的导游服务与管理工作;景区景点的服务与管理工作等。

3.中等旅游职业学校的规模

根据近7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数量和招生数量统计(见下页图2),可以看出:我国中等旅游职业学校的数量和招生数量呈整体下降趋势,多数学校都在求生存的边缘中挣扎和发展。从2013年起,我国中等旅游职业学校的学校数量和招生数量开始下降,并在2015年达到最低水平,而2016年至2017年则略有回升的趋势。这说明,中等旅游职业学校仍具有存在和进一步发展的现实意义。

(二)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中等旅游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存在各地區发展不平衡的格局

根据在校生数量和规模统计结果分析,广东、浙江和四川是中职旅游人才的“高产区”,云南、海南、重庆和广西是中职旅游教育的“活跃区”,而其他地区的在校生规模则相对较小[12]。由此可知,南部地区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优于北部地区。

(2)专业建设标准化的普及程度较低

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全国中职旅游类专业标准》在全国中等旅游职业学校的普及率不高,“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往往由于学校和企业目标不一致而困难重重;课程体系无法真正实现与行业发展同步更新;符合条件的双师型教师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难以保证等,这均为专业建设标准化必须突破的问题。

(3)人才培养的规模、规格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中等旅游职业学校的数量有波动下跌的趋势,招生数量逐渐减少。而我国旅游行业在高速发展中陷入了旅游一线从业人员供应不足的困境。中等旅游学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无法与行业发展状态对接,亦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行业需求。

(4)中等旅游职业学校向高层次方向发展

近年来,由于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多数中等旅游职业学校向高等旅游职业学校转型,剩余的中等旅游学校或是在挣扎中求生存,或是老牌中等旅游职业学校。这造成了高等旅游职业学校的增速不断加快的趋势。

2.促进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1)严格落实最新的中职旅游类专业教学标准

2014年国家教育部发布的中职旅游类专业教学标准,以旅游服务与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和旅游外语四个旅游类专业为主,明确规定了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结构、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关键环节,为中等旅游职业学校的教学和评估提供了基本依据。此外,全国旅游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全国中高职旅游类专业制定的实习标准是中等旅游职业学校规范实习教学的重要参考。若我国中等旅游职业学校能按照以上教学标准严格执行,其教学质量必将更上一层楼。

(2)增强老牌优质旅游中职院校的带动作用

2015年,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海南省旅游学校、四川省旅游学校、北京市外事学校、沈阳市旅游学校和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学校六所老牌中职旅游学校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旅游中职教育七金联合体,共同致力于在原有的办学基础上深化改革,这形成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目前,其正在探索建立教师交流平台、教科研合作平台、学生交流平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等合作平台[12]。今后,若有更多的优质学校加入或者成立类似的协会,共同研究和发展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带动其他中等旅游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化,将更加有利于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

(3)政府、企业和学校联合深化中等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国外旅游教育模式中的行业协会和校企合作经验给我国中等旅游职业教育提供了重大参考。在国内职业教育改革的潮流下,我国的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开始注重“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等办学模式,并出现了诸多此类研究课题。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旅游中职教育七金联合体等机构的出现和各旅游职教集团的创办为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希望。若政府、企业和学校能够积极而充分地联合起来,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到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与发展上,该教育将会在我国旅游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优势和作用。

三、总结

旅游教育在旅游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办好旅游教育是旅游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我国旅游教育亦从酒店接待业的职业培训中发展而来,中等旅游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正规旅游学校教育的开端,曾经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在我国高层次旅游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中等旅游职业教育仍然不可或缺。为了适应旅游行业的发展和满足一线旅游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和文化与旅游部开始联合采取重要措施,如成立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和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旅游职业教育科研课题,出台与旅游职业教育相关的发展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各中等旅游职业院校也积极联合起来,成立中职旅游教育七金联合体和旅游职教集团等,致力于旅游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这些举措让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的支持者们看到了中等旅游职业学校发展的曙光。因此,文章以旅游教育的发展为研究基础,分析其定义、性质和目的,研究国内外旅游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定义、培养目标和招生规模入手,分析中等旅游职业学校的发展概况,通过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应地提出了严格执行专业教学标准、增强老牌优质学校的带动作用和“政企校”联合深化改革三点建议,期望为今后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韩宾娜.旅游教育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2]申葆嘉.论旅游学科建设与高等旅游教育[J].旅游学刊,1997(S1).

[3]薛秀芬.旅游教育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4]吴必虎,黎筱筱.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J].旅游学刊,2005(S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与旅游部. 2017年全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EB/OL].(2018-04-19)[2018-09-20].http://www.cnta.gov.cn/zwgk/lysj/20180 4/t20180419_863656.shtml

[6]刘志江.我国旅游教育的回顾与前瞻[J].旅游学刊,1996(S1).

[7]马继明.中国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15).

[8]程胜龙.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问题和国外相关经验的借鉴[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9).

[9]朱锦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国际化办学之路[J].今日中国论坛,2013(5).

[10]谷慧敏,Raphael R. Kavanaugh,俞聪.中国旅游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2006(S1).

[11]狄保荣.国际化背景下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12]中国旅游中职教育七金联合体[EB/OL].(2015-06-13)[2018-09-20].http://www.ustscn.com/.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
产业经济研究的发展新进程
敦煌古代武术研究综述
心理健康教师能力构成的研究综述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