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年级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9-09-10 20:43张芬明
高考·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培养分析

摘 要:本文以农村语文教学作为研究背景,首先简单调查了农村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现状以及产生现状的原因,其次则分析了语文自学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文章简单研究了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旨在通过研究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语文;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分析

引言:农村小学是国家精准扶贫项目中的重要步骤,因此国家始终格外重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状态。当前国家正要求各个教育机构重视于培养学生的长效能力,而农村小学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其便需要更加完善的开展教育教学行为。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字素养、语言素养的重要途径,且中年级阶段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核心时间段,故各个农村中年级语文教师便应该妥善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完善辅导中年级学生语文能力成型。

一、农村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现状调查

(一)未明确自学的意义

小学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建立相对完善的逻辑能力,但他们对于除“听课”外的学习形式仍然未建立认知。他们能够明确得知“阅读”、“听写”等学习行为的表现形式,但对于预习却往往无法进行准确的理解。对学生进行口头调查后可知,部分学生会认为预习就是把课文读一遍,标出一些生字生词等待教师课上解答。而也有部分学生会认为完成阅读熟悉了课文即可,无需进行标记。

(二)预习态度较差

部分学生虽然能够在初期阶段坚持预习,虽然收效甚微,但实际上坚持也能够达成一定的预习成果。但到后期阶段已经很少有学生能够坚持认真阅读课文和批注。而当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要求时,也有部分学生对此表示出厌倦的态度。他们认为自己在课前进行阅读并无任何作用,这种较差的预习态度也是当前比较常见的自学现状。

二、农村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低年级教师对学生要求偏低

当学生在语文自学方面产生问题时,教师的影响作用不能忽视。学生本身实际上不会形成自学习惯,而是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指导。而之所以当前中年级的学生未掌握自学能力,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在低年级阶段教师未能及时对其进行指导所致。学生学习语文的初期阶段必然比较吃力,于是部分教师便一再降低教学标准,继而并未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缺乏方法的指导

当中年级教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这些教师也往往仅会要求学生完成自学,但却并不会告知学生具体应该使用怎样的方式。于是学生在漫无目的的状态下便只能反复阅读课本,而不会有意识进行标记或批注。故当学生“自学”完毕后,其所达到的效果也仅仅是熟悉了课本内容,并未对课文的具体意义产生记忆印象。

三、语文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一)语文自学能力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工具

在小学中年级环境中,学生的语言逻辑以及思维能力基本成型,他们需要在语言体系相对正确的环境中不断夯实自己的能力。但农村语文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空间仅局限在教室范围中。一旦学生脱离课堂,他们便无法继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这样才能拓展学习空间,令学生在仅有一人的情况下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提升自身语文素养。

(二)掌握语文自学能力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当学生能夠在课下通过自学熟悉课本内容,明确课本重点和自己未能理解的内容时,学生便可以在课堂中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快速的明确学生不懂的地方,继而进行精准教学。以往的传统课堂中教师之所以无法提升课堂效率,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教师无法精准得知学生的内心想法。而在学生自学行为的铺垫下,教师便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四、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语文课堂中渗透自学能力

首先,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从课堂教学中入手,在教师监管和指导作用的辅助下引导学生形成自学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先选择课文中理解难度较低的段落,而后将这一段落设置为“课堂检验”,要求学生进行短文解读训练。初期阶段教师可以明确提出解读要求,令学生熟悉这种训练方式。后期教师便可以直接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再提问学生对于课文选段的理解。如此,学生的自学能力便能够被妥善培养。其次,教师也可以引领示范,一字一句的引领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直至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明确自学方式。

(二)端正自学认知,明确自学要求

教师需要扭转学生的自学认知,要令学生明确课前预习的尺度,即除了要通篇阅读课文外,还要独立的解决课后问题。这样一来,在教师的要求之下学生便能够妥善养成信息检索能力和文章感悟能力。教师也可以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和鉴赏能力,具体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发问,由学生进行解答,如此,学生之间便可以互帮互助,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自学习惯

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自学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对学生的自学习惯进行要求。例如要求学生在阅读后即刻对文章进行勾画或圈点,或者直接写出读后感等等,总之学生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五、结语

综上,文章以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为主,对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分析。希望文中所述内容能够为各个语文教学人员提供一些教学改良方面的参考素材。

参考文献

[1]邵磊.小学语文自学能力与教学效率的相关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5):175-176.

[2]孙淑红.小学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11):130-131.

作者简介:张芬明,男,1976年4月,福建三明人,福建省科学学会理事,一级教师,宁化县客家学校教务主任。研究方向:小学语文研究,校园文化,学校内涵发展

猜你喜欢
培养分析
依法治校背景下师范院校学生教育法律素质培养分析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
微传播语境下圈商广告文化对消费者的培养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分析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的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分析
浅谈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